相伴時刻《半島風聲 相放伴》
3月
30
2020
半島風聲 相放伴(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4次瀏覽

洪姿宇(專案評論人 )


在疫情蔓延、島國人人自危,劇場紛紛停演或延後的艱難時刻,《半島風聲 相放伴》(下稱《半島》)在半島的重演來得剛剛好,似乎也提醒我們在國家之外,傳統社群與藝術的力量,如何能共組彼此支援、互助的系統。

《半島》以全台語演出,是現代劇場與恆春傳統的民謠、四句聯合作的演出嘗試,劇中邀請恆春民謠傳藝師阿公、阿嬤們現場彈奏月琴、演唱民謠,並與以現代劇場技巧演出的主要故事線彼此對話、穿插。故事設定在1960、70 年代,那是恆春傳藝師們的年少時光;故事圍繞三名屏東女性展開:半島冊店的頭家娘Yuki、滿州女孩阿滿及恆春女孩阿春。正值青春年華的阿滿和阿春來自不同的社會背景,農家女阿滿一出場就挑著扁擔,穿著素樸寬鬆的布衫,不想出嫁的她正為父母的媒妁之言煩惱;高中生阿春則背著書包、穿著制服,她每週從恆春通勤到市區讀書,相信女孩有自己選擇未來的權利。兩人相遇半島冊店活潑美麗的頭家娘 Yuki,後者經營的半島冊店如雜貨店,是小鎮的聚會所、托兒所、訊息集散地。

如同評論人吳岳霖所觀察,【1】劇中這些傳藝師們,不只是作為配角的裝飾點綴,事實上角色的故事也是她們生命記憶的縮影。本劇瀰漫中心、邊陲觀點的多層互動和移轉,例如恆春女孩阿春相對滿州女孩阿滿是屬於中心,但阿春仍需要每天到市區唸高中,阿春高中畢業後,追逐「去台北打拚」的夢想,又再往更「中心」的台北流動,應徵光鮮亮麗的金馬號車掌、百貨櫃姐。但這些都會工作卻需要英、日語能力,由於她的閩南語背景,阿春遭遇無法融入都市的挫敗,最後選擇回到恆春。不過,此時她肯定地宣告:「我想做的工作一定要和我們的土地有關」,阿春似乎體現了恆春人從追逐都市中心,經歷都市經驗的洗禮後,更進一步肯認家鄉價值的記憶,邊陲在認同中不再是邊陲,新的中心儼然在移動和回返中被重新形塑。

這種移轉關係似乎也能與《半島》演出地點的轉移並置。本劇在去年十月首演於恆春古城,今年在屏東市的屏東演藝廳重演,當阿春說到「市區」讀書時,暗指的可能正是演出所在的屏東市中心,而她嚮往打拚的台北都會,指涉的恰是筆者與部分其他觀眾今日往返的彼方。在《半島》的演出過程中,屏東市與台北市都已成為「他者」,本劇的演出如同一種宣言,公開演出本身便是肯認鄉土價值的行動實現。

半島風聲 相放伴(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攝影劉人豪)

當然,《半島》呈現的更是民謠與四句聯藝術在這個認同過程中的重要。劇中阿嬤們渾然天成的歌聲和月琴樂音與劇中故事交錯,展演恆春民謠如何與常民生活的脈動密切扣連,例如阿滿決定要出嫁時,傳藝師阿嬤們化身阿滿的長輩,演唱古城春民謠〈牛母伴〉──這是女兒出嫁前夕的惜別宴上,長輩演唱給新娘的祝詞,歌聲真假變音、尾音綿長、哀惋淒淒,聽者莫不為其中瀰漫的不捨和牽掛之情動容。當阿滿最終妥協,並與阿文步入農家婚姻後,她再次回到半島冊店,趁阿文不在家時與 Yuki 和回鄉的阿春一起快樂的練月琴和唱民謠;但劇中暗示阿文對妻子學唱民謠頗有微詞,甚至上演阿文提早返家時,阿春和 Yuki 陪阿滿一起趕回厝裡,好為阿滿在夫妻吵架中壯膽的戲碼。

至此,《半島》演示了不同於所謂現代觀念的社會與家庭關係的存在。在今日台灣,媒妁之言普遍被認為過時,自主戀愛是女性自由的實踐之一,那麼該如何在這個時代再現阿嬤們的生命故事,亦能與現代經驗對話?《半島》並沒有選擇呈現一個打破傳統、「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敘事,那或許是當代對傳統凝視所想像出的修復式神話;相反的,本劇重新肯定了地方社群與傳統藝術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告訴我們的是──彼時的恆春小鎮婚嫁依父母之命,但阿滿並不是孤身封閉在婚家牢籠中。通過民謠藝術的傳唱,恆春女性共築互相扶持、支柱的緊密社群,在農忙與家務勞動之中,她們未曾孤獨面對生活的種種困難,而能透過傳統音樂藝術,找到抒發情感和連結彼此的出口。在這層意義下,阿滿何嘗不是自由人。

散場後的屏東陽光普照,步出劇場後,再度投身被資訊和恐懼淹沒的焦慮時刻,若說《半島》提示了藝術此時能有什麼介入的可能,那大概是令我們不要遺忘,社群內的彼此扶助和悅納,可能才是引領我們度過世代/時代困局的關鍵。


註釋

1、見吳岳霖:〈故事的可能與不可能:評台南人劇團、斜槓青年創作體《半島風聲 相放伴》〉,《PAR表演藝術》第324 期(2019年12月),頁 68。

《半島風聲 相放伴》

演出|台南人劇團、斜槓青年創作體
時間|2020/03/22 14:30
地點|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什麼內容觀眾或許半聽半懂,唱什麼歌詞我們也許一知半解,但聽著那貫穿整齣戲嘹亮熱烈的歌聲,觀眾一定會被那積極蓬勃的生命力感動。帶著彷彿來自恆春狂野激昂的落山風,民謠吹進每個聽眾的心中。(吳依屏)
7月
28
2022
劇中的月琴,不只是實體的演奏樂器,更像是一種提醒般的存在,生命的悸動與感動,都可由自己演奏。月琴與說唱密不可分,一把月琴、一個人,就能道盡生命的汗與淚,而本作以月琴將劇中的所有女性連結的更緊密且恆久。(黃星達)
11月
26
2020
無論是故事或是歌謠,離我們身處的時代畢竟去日遙遠,《半島風聲 相放伴》所營造的時空即便暖若冬陽,觀賞起來卻仍多少讓人有種以今人之眼「想像」昔日之景的感受。當然在這短短九十分鐘的製作,重現某種景象或許過於困難,但至少可以「復刻」。(蔡孟凱)
3月
30
2020
此處也引出本劇一大命題:「命運是否自決?」正叩問著半島女性是否因彈唱月琴運命有所轉變?離鄉北上求職是否美夢成真?而國境之南難道真無法成為安身立命之所?再再緊扣《半島》展演地方的本質訴求:女性只能委屈卑微?地方就該日益凋零?(楊智翔)
3月
30
2020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