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勞及其所創造的《詭跡》
5月
20
2020
詭跡(稻草人現代舞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5次瀏覽

陳祈知(專案評論人)


「存在物既無過去也無未來,從一個現在落入另一個現在。」——沙特《嘔吐》

稻草人現代舞團舞作《詭跡》(Dripping)2015年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首演,今年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將九十分鐘的首演版凝鍊成六十分鐘的2020年再現演出。《詭跡》的創作靈感源自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的小說《嘔吐》(La Nausée ,1938),將舞團排練場漏水的真實景象延伸到劇場裡,舞者羅文瑾與李佩珊以「詭」異的行「跡」凸顯存在的荒謬性, 以及現實的虛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這段期間,無數的表演都取消了,《詭跡》是極少數維持原時原地演出的作品。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三月二十五日宣布公眾集會活動室內超過百人建議停辦,因而《詭跡》每場演出僅釋出六十張票券,而此舞作也在瘟疫蔓延時,對人的存在與本質提出反覆的扣問。

舞作一開始,右下舞台以一百多個亞鉛水桶堆疊成一堵牆,舞台中間是兩張背對背的椅子,其中一張椅子上面放了一只亞鉛水桶。由歌手暨鍵盤手米莎、低音大提琴手孟濂、打擊樂手蔡易成三人組成的爵士樂團則被安排在左舞台,樂團以規律的擊鼓聲製造水滴一滴滴落下的音樂節奏與神秘氛圍。李佩珊率先登場,以直線、塊狀燈光打出她的動線,她的動作規律富機械性、動向筆直,接著羅文瑾頭戴水桶出場,扭動著有機的身體,兩位舞者幾乎沒有互動。若說李佩珊代表理性,羅文瑾就代表感性,她們所表現的是,同一個人在平行時空裡,理性與感性一直在轉換。沙特的存在主義思想核心,就是「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在先,然後才能夠賦予其本質。對沙特而言,「存在」是先天普遍的、固有的、恆常不變的,而「本質」則是後天生成的、非固定的、可以轉變的。如節目單所言「李佩珊代表的是規則切割的機械時間與理性空間,羅文瑾代表的是隨性扭動的身體時間與感性空間」,於是乎,李佩珊象徵的「存在」先於羅文瑾象徵的「本質」,《詭跡》在角色設定與動作質地上與沙特的存在主義建立了連結。

排練場漏水和這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同樣讓人措手不及,同樣迫使人的生活脫離常軌。兩位舞者疲於奔命、狼狽,一再重複地用水桶接漏的徒勞如同是薛西弗斯的徒勞,勞役之苦永無終結之日。當她們終於理解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時,她們決定逃避現在,躲藏在「過去」裡,於是她們把頭埋進水桶裡,拒絕回應現實之荒誕,生命之殘酷。而那些荒謬的行為,諸如:羅文瑾將水桶一一穿戴進自己的四肢,形成身體的窘迫感,或是將數十個水桶堆疊起來,水桶山逐漸拔高,終至傾倒,水桶散落一地,抑或是在首演版本沒有出現,以大腦的形象打造其造型,象徵思想、意識的角色於再現演出時從右下舞台衝出,將那堵水桶牆打散,象徵「思想竄出了腦門」,這些無非都是在表現現實之荒謬,以及生存之困境、人之所以為人的艱辛。


詭跡(稻草人現代舞團提供)

身穿白色大衣、頭戴水桶的無臉人在舞台間緩緩穿梭遊移,與場上的舞者沒有任何交會。李佩珊飾演這個角色時,大衣是正穿的,而當羅文瑾飾演這個角色時,卻是反穿白色大衣,大衣的開襟、口袋都在背後,羅文瑾往前走時,白衣無臉人其實是後退的。這個「他者」的存在超乎我對《詭跡》的閱讀能力,觀眾/讀者對其詮釋是具有開放性的,藉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從作品到文本〉(From Work to Text)的開創性概念言之,作品其自身的功能是一個一般符號,它代表這個符號文明的公共範疇,意義近乎「符號」(sign);文本是一種開放的、無窮無盡的象徵活動,是一種可被理解、可被接受的符號。作品是單一的,文本是多元的,文本的意義是不斷地游移、散播、自相矛盾乃至於自相傾覆的。閱讀作品的意義,源自於自以為讀懂意義,達到終極的消費性愉悅,是一種順從文化習慣和先驗傳統的愉悅,是受制於意義的,因而是有限的愉悅。閱讀文本的快感,則是一種遊戲的、不受限制的愉悅,其性質近乎狂喜,這樣的愉悅才是讀者所應當追求的。作者的死亡,就是讀者的誕生。

舞作最後的高潮,李佩珊與羅文瑾慌亂地收拾水桶,樂團演奏一首爵士樂,女歌手米莎執起擴音器湊近嘴邊唱起爵士名曲〈Some of These Days〉,這是沙特的《嘔吐》結尾,主角羅岡丹最喜愛的一首爵士樂曲。接著,燈光漸暗,舞台上的一切歸於沈寂。在此,〈Some of These Days〉所指涉的,是一種超越存在的東西,一種近乎柏拉圖理型(idea)的形上概念。

兩位舞者以飽滿的身體能量貫串全舞,身體能力強大而多元,演技生動。羅文瑾擅以文學文本編創舞作,《詭跡》是她極為出色的作品,這個作品從生存之徒勞出發,讓觀眾看見從徒勞延伸出來,各種滴與漏的存在詭跡及其所創造的種種。

《詭跡》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團
時間|2020/05/10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