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共享上的孤獨《如此美好》
7月
08
2020
如此美好(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5次瀏覽
鍾承恩(臺灣大學哲學系學生)

《如此美好》主要的內容是關於一個父親的孤獨,但是作為一個「父親」的身分是如此特殊地建立在對兒女的愛之上,因此這份孤獨注定會種到那些作為兒女的人身上。父親的孤獨造就了兒女的共享與繼承,這樣的生長關係顯然是建立在一些特殊的社會條件上──中產、離家以及一個相對而言健全的家庭。但這些特殊性並不妨礙王靖惇對其自身細緻的梳理,攤開了離家與返家的張力,並以父親的告白化開了這種兩難的困境。

《如此美好》當然是關於一個父親(羅北安飾)的孤獨,同時也是屬於兒子(王靖惇飾)的孤獨。父親在外部所指向的種種孤獨,大多源自於父親對兒子的愛,因此當兒子接受這份愛的時候,往往也得連帶擔負起父親的孤獨,這個特別的繼承關係,透過許多同步的意象:父親咳嗽、兒子嘔吐、父親澆花、兒子淋雨,以及最後非常明顯的,兒子穿上父親的衣服來明示,藉此暗示兩人的孤獨是以共享的模式在發生,對父親而言是兒子離開家鄉,同樣的一件事對於兒子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孤獨。因此,水既是愛同時卻也使兒子掙扎,並且這份愛幾乎是無法被阻止的,就如同重力一般,雨就是會從高處向下墜落。愛因而不是一件輕盈幸福的事情,相愛最大的弔詭在於:為了愛你,你可以少愛我一點。父親因為愛兒子,所以給予最大的寬容,但反過來想,若我們同意兒子也是愛父親的,何其不希望父親能更為自己想一點。正如上述所言,幾乎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去阻止一個父親去愛兒子,這份沉重的愛就形成了兩人之間難解的結。

這樣的張力顯然是建立在離開家的預設,這雖然不是作品的核心關注,但也略為能推敲出工作以及社會型態轉變所帶來的結果。不過作品主要仍是先接受了必須離家的預設,然後再去談如何面對,最後以「如此美好」來重新肯定自我的生長過程。

此處同時處理了兩個時代的父子關係,一個是父與祖父,一個則是父與子。這兩組關係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祖父的離開給父親的感覺是被遺棄,而父親的離開給兒子的卻是祝福,後者的發生正是肇因於前者的遺憾,這是三代之間的繼承關係。第二,父親看著祖父的皺紋感到如此美好,是透過這些皺紋看見與祖父之間的互動,也就是看見自己與祖父的生長過程,如此美好就是對於這些回憶的肯定;而兒子對於父親的如此美好,雖然沒有用台詞說出,但是繼承衣物而不是拋棄,以及最後的手沖咖啡與感受來自天上父親的愛意,應可相當程度地推導出具有類似的和解心理,但這裡的「如此美好」卻完全不同,是建立在有機會聆聽到父親對兒子的告白之上。

這兩種美好的差異同樣建立在很不一樣的條件上,相對於看著祖父變老的父親,始終接不上電話的父親與兒子有著更遙遠的距離,這便接回了一開始所討論的孤獨──也許在一定的程度上,正因為有這種離異兩地的經驗,父子兩方才有機會將這些話給說出來,同時所犧牲掉的,也正是祖父與父親之間那種實在的經驗故事。但無論是哪一種生長的關係,都有其美好與缺憾之處,這便是《如此美好》中細緻的父子狀態。

在形式層面,此劇全程以父親的獨白為主,承接著上述的繼承關係,使這個設計表面上看起來主角是父親,卻同時包括祖父、父親與兒子三人──父與子建立在共享之上的孤獨,透過父親的獨白匯聚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三個時空;另一方面,雖然有繼承與共享的效應,但水箱的設計更細部地展示,兒子雖無可避免地長成一部分的父親,但他也終究擁有與父親不同的生命狀態。這種既成長又迴返的雙重性,回過頭解答了存在於父與子之間,那份離家與返家的張力,給出了一個:人如何擁有作為成人的孤獨,同時不必與過去決裂的狀態。

《如此美好》

演出|動見体劇團
時間|2020/07/04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最終,兒子拿起被水浸濕的一套寬大的衣服,從身材看來應該是父親的衣服,緩慢地穿在自己身上⋯⋯配合著父親的口白可以連結到那泡了水的衣裳就是父親臨終時扭曲的身體型態,那樣經歲月磨蝕的身體看起來是如此美好。(許又云)
3月
31
2022
我們確實很少看到只有父親一方的自白。這個自白的男人不會有別的更重要的身份,而只是一個父親,並且是一個已經孤獨到自己一個人敘述的父親。(王逸如)
3月
10
2022
本作無法、也無意為這樣的圖像尋找解釋、出路,或甚至問題化這類以依附為前提的情感結構,《如此美好》所體現的,是被這種情感結構所牽絆的子女嘗試進行的自我療傷,觀眾流下的淚水,彷彿也正在為自己平反,其實我們仍有無法言語,也無法割捨的愛。(洪姿宇)
7月
16
2020
在這樣凌亂的主題調度下,創作者依然堅持以高度抒情、平緩的節奏跟語調貫穿全劇,恍若無事,使得《如此美好》的核心實際上緊密地朝創作者內心收緊,整部劇的獨白之於創作者,彷彿他活在契訶夫劇本裡自悲自傷者的喃喃自語,最後投射出「想像的美好」。這種美好斷開了與外在世界的連結,因此也難以分享予觀眾。對觀眾而言,舞台上顯然有待解決的戲劇事件,但對於創作者而言,卻已然完成,如此美好。(張敦智)
7月
09
2020
這樣的「私密」仍然是屬於社會的,只不過是處在社會的微觀層次;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也跟編導演員們和這個故事一樣,終將經歷幾場永生難忘的生離死別,而那些思念深處的跌宕糾結,肯定是宏觀層次的社會議題無法取代的。(張又升)
7月
06
2020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