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要誰來地方看戲?──2020魚池戲劇節【魚池遮;戲佇遮】
8月
04
2020
節氣小劇場 大暑(魚池戲劇節提供/攝影羅裕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77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由在地青年巫明如發起,已邁入第三屆的魚池戲劇節,主題從「魚戲池中央」、「轉來看戲」到今年的「魚池遮.戲佇遮」,皆直接了當地傳遞出戲劇發生的所在即是戲劇節興辦的理由,渴望人們透過此一平台能來到這個地方觀戲、駐足、體驗、享受,以戲劇作為手段,試圖行銷「地方」未曾公諸於世人眼前(或未曾想像)的一片內地夜生活風景。

走入第三年,從名稱來看,該要期待一個「在魚池」的戲劇節就好,抑或是「有魚池味」的戲劇節呢?自黃昏轉入暗夜,有趣的風景除了預先安排好的節目外,成排高掛整齊畫一的魚池形象商圈燈箱逐漸復亮、一大群浩浩蕩蕩的外來者行走在巷弄中輪替換場(而且還兵分兩路),一個點亮索然無味的寂寥夜色,一個重啟商家與居民炯炯的目光,究竟哪個風景更令人意外?究竟是誰在看誰?是要誰來看誰?又是誰需要誰?一切的一切,在不若都會區容易、快速抵達的魚池,又操演出怎樣的藝文供需法則?時間的安排、參與的方式及節目的策畫是值得切入其中的關鍵。


戲劇節的時間

連續兩週末(7/17-19、7/24-26)共六天的演出,訂於晚上六至九點進行,雖於六月起即於魚池戲劇節臉書粉絲專頁介紹演出團隊及節目,卻遲至七月十四日(開演前三天)才公布各演出團隊的確切日期,但仍未說明各節目真正的演出時間。令人納悶:莫非是每個節目將各演三小時?或是將重複演出多場,於三小時內可自由移動觀看?(網頁裡所分享的阮劇團粉絲頁演出資訊卻又寫時間為晚上五至十點,究竟是幾小時?戲劇節又該如何觀賞?)於第一週演後,網頁公布注意事項中提及「演出將進行約『一百五十分鐘』,因參與方式為『團體行動』,如果中途離席,無法繼續參與後續演出……」【1】,筆者在前往觀看第二週演出前,因此貼文,終於較能理解屆時觀演的方式。

在地方籌備戲劇節固然有其更高度的挑戰,舉凡社區居民與公私部門的溝通、資源籌措與分配、演出團隊的邀約、外部環境的臨時變化及分散四處的團隊成員溝通等,還有高度不確定性的「究竟有多少觀眾會來?」(將影響團隊如何分配觀眾隊伍、路線,並連帶須及時調整當日所有劇團各演出場次)然而,演出資訊的紊亂模糊,不僅牽動著外來觀眾的參與意願(造成雙向牽引)、可能困擾合作劇團的表演安排,更緊繫「魚池戲劇節」所建立的品牌形象。作為一個地方品牌,能越發壯大並跨步走至第三屆實屬不易,倘若能降低資訊的誤差、提升與觀眾接觸的介面服務品質,或許將能進一步提升觀賞人次及觀演感受,亦將黏著未來延續辦理時觀眾對品牌的信任忠誠度。

此外,關於時間,著名的觀光景點「日月潭」即位於魚池鄉內,距離演出地點交通時間不過十餘分鐘,開演前,相當適合安排一趟地方小旅行,而筆者也確實在觀眾中,發現到日間同搭遊潭船隻觀光的人群。演後早已邁入黑夜,魚池並非如都會區交通便捷,撇除在地或近地觀眾,外來者能有多少人選擇留宿一夜,或隔日再次欣賞不得而知,【2】不過主辦單位有意識地推出包套行程供選擇(包含車票、住宿、門票及小禮),即意味著演出時間是有意安排便於銜接其他旅遊行程的。

同時,肯連續安排多日在夜間進行,除了深具膽識、勇氣外,也開啟了不同程度的魚池夜生活經驗與消費空間(擴增在地居民晚間娛樂的選擇、創造遊客來訪的遊程安排、提供觀眾走入地方生活的契機)。有了需求與供給,便迎向了地方的創生機會,從親身前往、參與到投入的進程,「居民─遊客─觀眾」互相滲透彼此的身分,使走在魚池街道上的三者早已難以切割,這個不易與不必,筆者以為是本戲劇節最津津有味、事後還會回甘的標誌性經驗。


走入「地方」場景

買票看戲是觀眾習以為常的慣性,遊客則是習慣在移動中經驗非慣習的生活,而居民異於兩者的是,同樣一條街百走不膩,卻也可能百無聊賴,因為那是活生生的生活,並非戲劇中的「寫實」。

付款後,觀眾取得一張印有空缺詩句的小卡,被分配入魚、池、戲、劇四隊,每隊皆有一名帶隊者,魚與池一路、戲與劇一路,兩路所觀賞節目除順序不同內容並無差異。戲在迥異的四處進行,每觀賞一節目,詩句將逐步補蓋印完整,最終讀得「笑鬧/(于池央暈開)、(口手眼身步)/(從)腳本(走來)、魚池/(人海/彙集/情意)、(時空/佇立)/聚離/(劇裡)」一詩,【3】〈入場券〉成為題名。字裡行間可見人們匯聚在魚池賞戲的景象,對於親身徒步行走在街道上凝視,且有折返走的安排,不難想像總策劃者巫明如對於觀眾的調度空間,是自由無邊際、全面性敞開,以魚池公有零售市場為核心向外輻射的整體街景。劇終,觀眾完成〈入場券〉,也真正地走入地方,開始書寫關於自己的魚池故事,因有共同經驗,移動中凝視的他者成為足以與在地居民對話的對象,如此介入地方的方式並不刻意,反而由外而內地在實際經驗中內化觀者對地方的認同。

 獅子教練(魚池戲劇節提供/攝影羅裕閩)

巡走式觀演並非獨有,然而魚池戲劇節有別於戴上耳機走讀、付費社區小旅行等近年來臺灣各地湧現的地方展演活動之處,在於買票入場的那個「場」毫無囿限,筆者所觀看場次除了《獅子教練》有關起門來的室內演出(事實上也是全透明玻璃門),其餘節目皆在可自由進出的路口、店家進行。換句話說,中途要離隊逛市集攤位並無不可,當然居民中途晃進隊伍加入觀看顯然也無限制,加上所有演出皆有與觀眾互動對話的安排,多孔通透的觀演關係令人十足驚豔。買票以後,進入夾娃娃機店觀看安排好的喜鬧劇,同時有民眾出入門口的小吃攤用餐、暢談及進入店內打賽車遊戲機,三不五時又加入觀看、議論的獨有經驗,不是隨處可得。

另外,像是阮劇團《節氣小劇場—大暑》演出時,一旁木屐囒換蕃所【4】冒出的女童,不時在過程中走上台與演員對話(大聲回答魚池名產是紅茶的天真模樣使人印象深刻),氛圍詭妙,卻彌補了無人應答的互動尷尬,多次逗得眾人捧腹大笑,也是一則妙不可言的例子。因此,藉著這些通透,我所感覺到的並不是隨便、何必買票的困窘,更非居民也是演員的另類旁觀,反而意會到走進了魚池在地生活的錯視,有一種也想在小吃攤坐下來的衝動,或者去買一包鹹酥雞再回來看戲也不錯的落地安妥感,瀰漫了彷彿是回到家鄉的輕鬆與喜悅。


在哪裡看什麼戲

回到開頭的提問,以「魚池」為名,該要如何期待戲劇節所見的戲?不得不說,剔除前述兩點有關地方節慶活動的形式安排,就戲本身的策劃與觀看前的想像是有十足的落差,原因在於:劇目與所在地方的斷裂及其失衡,「為何要在這裡看這樣的戲?」是我從頭到尾隨身攜帶的疑問。

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魚池戲劇節提供/攝影羅裕閩)

在古蹟燒帶來的《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中,一名流離於東京、台北、嘉義之間的臺日混血,在微醺開根樂團迴盪的「飛機要飛去哪~」唱詞裡,刻意地做著盼尋家鄉的肢體動作,敞開手提箱,射出裡頭預備好的多彩紙飛機後,隨即跳接古蹟燒進行攤車及團隊介紹。未經轉化的思鄉召喚情節擺在開場顯得生硬,豐沛的航空意象與魚池是否能產生對話也十分令人納悶。然而,接續的部落聚會所《獅子教練》也不遑多讓,一名大男孩與觀眾分享他如何發現棄置的戲獅頭,並奇妙地與其共生成為有生命的獅子教練──阿財,情節描述兩者如何相處,並推引出「1+1太難」的生命感觸。雖說演員與鼓手在現場的表演性、娛樂性十足,配合得宜,不過其中的置入(馬步、弓步、獨立步等武術介紹)、戲鬧場面及故事本身,銜接在思鄉召喚之後,究竟目的何在?該要如何觀看、理解與連結?

不能遺忘,觀看的順序是經安排的,隨帶隊者的路線觀看具有一定程度的導覽指向性,就算兩路順序有別,為何要安排這樣的劇目在該場所發生,原因似乎也應被妥善照顧。接下來的野孩子肢體劇場《無韻律教室─雙人枕頭版》選擇在具有社會意涵的「夾娃娃機店」演出,便格外饒富趣味。依循發展,可了解到原來兩位沒來由的韻律老師是伴侶,為了尋找那隻對方送的筆,而情緒大起大落,又不斷在快節奏的流行歌裡,用體操製造身體快感,嘲諷彼此、逗弄觀眾,將展演空間快速、消耗、聲色、歡快、隨興的質地融入節目,並引人連想此種店家的出現,表示此地的消費市場正有結構性的變化消長。打機台的居民來來去去,與前來觀賞鬧劇的我們或許沒有分別,都只是來找找樂子、看看熱鬧,希望平凡的一天能激起一些些期待。戲雖不長且鬧,寓意或可深遠。

最終由阮劇團《節氣小劇場—大暑》收尾,於公有零售市場帶來子仔樹傳說,描述婦人從年幼到亭亭玉立以後,與擬人的愛玉樹之間所發生的趣事。觀演過程有愛玉可享用,使故事更加具象,穿插多首具時代感的童謠、老歌,使戶戶皆拉下鐵門的市場迴廊霎時活了起來,食譜教學的置入與觀眾互動的橋段既不生硬,主題、形式亦與場所多有對話。事後了解,若非天氣因素,阮劇團原被安排的場地為大街旁警察局一隅戶外空間;幸好,故事意外挪至更有意義的場所,被述說表達,透過戲劇節使魚池更走入人心的機會,因而稍稍有了呼吸的空間。

綜觀整體,回顧今年「魚池遮;戲佇遮」的暗喻及包套行程的推出等規劃,比起去年暨南大學對主辦者巫明如專訪所言「我就是想讓我的父母、鄰居都有戲可以看而已。」【5】顯然早已不只如此,對於外地觀眾、遊客的召喚已具有更積極的作為。是以,戲劇節究竟想邀誰來看戲?或更直接地說,是想要誰來魚池看戲?團隊為何安排這些戲在此發生?在地居民需要的刺激,是這些故事的集合已能滿足?外來者願意來到魚池,能否欣賞到更具地方氣息或空間特質的展演?如何校對或取得更加平衡或合宜的地方創作藍圖,也許是下一屆團隊能夠深思的策展要素。

要誰來地方看戲?是誰在看誰?是誰需要誰?又該如何達到目的?在答案尚未明朗以前,魚池戲劇節仍讓人充滿期待,畢竟返鄉不易,盛開於臺灣本土的地方戲劇之花,難道不值得持續觀察與呵護嗎?

註釋

1、取自「魚池戲劇節」臉書粉絲專頁7月23日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YuchiFestival(檢索日期:2020/07/28)。事後發現,所謂「如果中途離席,無法繼續參與後續演出……」並非實際情形,演出中途不時有晃過來走走看看的民眾,同時也有觀眾在中途離開又回來繼續觀賞的情況。

2、於六天的戲劇節中,7/17、7/18、7/19三日演出節目相同(《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用鹽換一生》、《在魚樂魚池愉樂於此》、《獅子教練》),7/24、7/25、7/26三日的節目亦相同(《用故事交換一份古蹟燒》、《獅子教練》、《無韻律教室—雙人枕頭版》、《節氣小劇場—大暑》),前後兩週則略有不同。此節目安排,與發生在嘉義、由阮劇團舉辦之「草草戲劇節」極為類似。

3、括號內的詩句為節目觀賞後補蓋印的文字,其餘文字為付款取票後即得到的文字。

4、「木屐囒換蕃所」為魚池戲劇節特別設立的攤位,據臉書粉絲專頁說明,名稱源自鄰近演出場地的南投縣魚池鄉東光村,昔稱為木屐囒(bakalan),是邵族木葛囒社的社址,因地利優勢,漸漸成為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匯聚往來交易的場所。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原住民以山產與漢人交換鹽、鐵器等日常生活用品,日本殖民時期遂於此成立了鄉內唯一的「官方交換所」。將過去交換物品的買賣習慣連結現代二手市集的環保觀念,因而設立「木屐囒換蕃所」,演出期間可至攤位上購買由附近居民提供的二手商品,同時推廣在地文化。

5、參考國立暨南大學「R立方電子報」臉書粉絲專頁2019年7月19日貼文:https://bit.ly/3hNGeEb(檢索日期:2020/07/28)。

《2020魚池戲劇節【魚池遮;戲佇遮】》

演出|古蹟燒、部落聚會所、野孩子肢體劇場、阮劇團
時間|2020/07/25 18:00
地點|南投縣魚池鄉路邊、產業文化館、大創娃娃屋、公有零售市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