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與奏之間,聽見成長的跫音《聽見心中的聲音》
9月
10
2021
蔡承男《ula》(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7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能夠見證一首作品從發想、完成、演奏、觀賞,猶如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創作與演奏相伴共生,透過實際的操練,運用在時間與空間之中、遊藝於自由與節制裡之間,賦予音樂的氣息。

這場演出的推手「時間藝術工作室」,是2013年由長笛演奏家吳正宇所籌組,積極推廣古樂及現代音樂,多年來成果卓越。吳正宇榮獲阿姆斯特丹音樂院 (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演奏碩士文憑,他參考荷蘭當代音樂的運作模式,創立「時間藝術學院」,舉辦作品徵選與讀譜工作坊,有別於一般的作曲比賽或徵件活動,所徵選的是作品的初念,再邀請國內三位知名作曲家擔任工作坊的導師-趙菁文、林梅芳、許德彰,最後再交由專業的演奏家進行首演,讓作品是在眾人悉心照料下成長茁壯。

因此,整個過程只有幫助與啟發,沒有音樂沙場上的成王敗寇;是彼此激勵、互助合作,沒有相互競爭的煙硝味。大家共同經歷試演、點評、個別課、演奏家排練、作品修改等過程,讓「以樂會友」的理念實踐的更為徹底。

長達一週的工作坊,首先訂定一個主題,以室內樂演奏為形式,用實驗精神來探究時間藝術的本質,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中,開創自己說音樂的方式。這個「限制」猶如一個「命題範圍」,所有參與的年輕作曲家必須要以八人之內的室內樂為藍圖、曲長以十分鐘為上限,編制內的樂器有長笛、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打擊、古箏、笙。

共有七位青年作曲家參與這個計畫,每首作品開始演奏前,由作曲家親自向觀眾導聆創作理念,雖有幾位在口語表達上稍顯生澀,但在創作與演奏上卻輒見專注與專業,所以主辦單位如能在現場提供節目冊或些許文字輔助,更能讓觀眾瞭解每一首新作與更進一步認識作曲家。

筆者就一位局外人的理解,在沒有節目冊的輔助,以及全新聽覺經驗的情況下,加上了一些賞樂時的直觀,盼能用文字還原當晚令人欣喜的當下。

首先登場的是陳彥興《數位焦慮》,是一首為長笛、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所寫的五重奏,猶如以焦慮為土壤的資訊符號,不斷衍生出新的樂思,再重新組合,描摹當一個人在滑手機時,同時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貼文與對話所產生的焦慮感,透過五重奏的表現,似乎就是用短小的元素表現訊息的斷裂,使得人腦產生支離破碎的片段影像。

蔡承男《Ula》,是一首為長笛、大提琴、鋼琴的三重奏。光看曲名的唸法就很有趣,臺語的意思就是「有啦」,試圖帶入多元的、正面的、趣味的意義,進而衍生出不同的前因後果,很值得玩味。在複音的結構(polyphony)之中,每件樂器各司其職,在樂曲的後半段,長笛引導其他聲部進入一段異想世界,也使用「打鍵法」產生特別的聲響節奏,每位演奏家也像一人分飾多角,產生豐富的音色變化。

林碩俊《親愛的小約翰》,是一首為古箏、長笛、單簧管、大提琴、擊樂的六重奏,光看曲名,顧名思義就是向小約翰•史特勞斯致敬,令筆者覺得驚訝的是古箏被納入了「小約翰」編制裡。作曲家借用史特勞斯的創作概念,進行重組、改變,運用應答與協奏的形式,在聲響上層次分明,也彷彿是一段探尋音響色澤的過程。古箏獨特的彈撥聲響,以韻補聲,在應答時,也像是一位發球者,其他「隊友」也很有默契的接招,像是花朵依序綻開,形成有機的、璀璨繽紛的構圖。

徐敬彤《Recalling the Past》排練(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

徐敬彤《憶思想起》,是一首為中音長笛(Alto Flute)、低音單簧管(Bass Clarinet)、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所寫的五重奏,充滿回憶與童趣,作曲家大量使用中低音的樂器聲響,是厚實穩重的思索,再以D音為基礎,使用類似複調性 (Bitonality) 的完全5度音程,似乎是由小提琴的高音域來貫穿所有的短音符,形成天馬行空的光譜,用浮動的聲響描繪超現實的回憶。最後再回歸至A音與D音,像是經歷了一陣陣飄渺的想像之後,圓滿的回到最初。喜見作曲家親自擔任鋼琴演奏,與演奏家、觀眾近距離分享這一段心情故事。

黃苓瑄《雙擺》,是一首為中音長笛、單簧管、笙、古箏、擊樂、鋼琴所寫的六重奏。全曲的設計像是二元對峙,讓所有的聲響此起彼落、一同擺渡。在規律與非規律的樂句之間所產生的混沌與「灰色地帶」,才是最引人入勝之處,作曲家用大鼓平衡了所有聲響,完整而有力。因此一路聽下來,呈現出一氣呵成、首尾連貫,允為佳作。

黃苓瑄《Double-Pendulum》排練實況(時間藝術工作室提供)

林子倫《0.666…》,是一首為小提琴、古箏、低音單簧管的三重奏,就是指2除以3的結果0.6666…,也可以是指單拍子與複拍子的交錯並置,而5度音程的比例也是2:3。古箏的彈撥,類似點描方式,從骨幹音不斷開展,形成小提琴與低音單簧管聲響上的平衡軸,兩個聲部的五聲音階旋律,彷彿形成了複調性,同時,古箏拍打琴面,不斷提醒節奏的脈絡,也像是聽覺上的「刻度」。整首曲子聽見各種不同垂直與平行的4度與5度音程,在純淨的聲響上置入五顏六色的想像,也呼應了2除以3的無法除盡,也像是宇宙萬物「量無窮,時無止」的無限擴充,或是「物質不滅定律」的再演繹。

林劭奇《循環》,是一首為長笛、A調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鋼琴、擊樂的六重奏,如同一個循環體放在既有的樂曲形式中,像是環環相扣的二段體,以A音為基礎,讓音樂不斷的滋長,讓每件樂器的聲響設計都很有戲,充滿表現力,先是出現長句旋律,之後又有短音符同音反覆,讓全曲充滿韻律感及統整性。

總之,從歷時性端看,從初念到完成,見證了一首首作品的創作與演奏過程;從共時性探究,就是用脈動、聲響、能量,轉譯某個時期、某個作品或特定元素的反思。實為時間與空間、傳統與創新、東西共融的「黃金交叉」,展開精彩的異質對話。每位作曲家以生活經驗為自己「命題」,期許向不同的群體介紹當代音樂,力圖融情入理用音樂敘事說理。這場作品首演音樂會,除了蘊含教育與傳承的深刻意義,也為當代人演奏當代音樂寫下值得紀念的註腳。

《聽見心中的聲音》青年作曲家作品首演音樂會

演出|演奏家:王昱尹、吳正宇、王冠傑、廖芷誼、周尚樺、謝佩穎、徐敬彤、楊智博、郭靖沐/作曲家:林子倫、林劭奇、林碩俊、徐敬彤、陳彥興、黃苓瑄、蔡承男
時間|2021/09/04 19:30
地點|十方樂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