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璀璨的合唱宴席:台北愛樂合唱團50週年《聲之華》-璀璨人聲響宴
1月
19
2022
聲之華(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攝影周定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1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那一晚,在音樂總監古育仲的帶領下,台北愛樂合唱團(以下簡稱「大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以下簡稱「室內團」)和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以下簡稱「管弦樂團」),三團共同挑戰難度極高的經典合唱作品。【1】不只為「愛樂50」璀璨啟航,也在 2022 年韶音傳唱,持續點燃合唱的聖火。尤其在疫情升溫的當下,無疑是最溫潤的安慰與鼓勵,更印證了時間是讓生命醞釀醇香的美好因子。


五十年堅持下的歡樂慶生

一個業餘合唱團的經營實乃不易。職業樂團的團員或許在人事行政上比較穩定;然而業餘合唱團的團員不但義務奉獻自己的聲音、時間、精力,在工作之餘還要盡心盡力的把每一首曲子練好,同時也有繳交團費的責任。歌手們既出錢又出力,若非對於合唱音樂的強烈執著,以及對於合唱團的向心力,恐怕很難撐起一個大型業餘合唱團,更何況「台北愛樂合唱團」堅持了五十年。

筆者由衷敬佩台上的每一位認真的團員,雖然這兩年受到疫情影響,曾幾度取消實體團練,也因此造成團員與觀眾的流失;但能在恢復正常練唱的短短兩三個月內同時準備三場音樂會【2】,挑戰艱鉅的曲目,並在這段非常時期仍堅守音樂的理想與熱情,相當難能可貴。


聲之華(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攝影周定國)

整體來看,這場音樂會從製作到行銷,為廣邀不同的族群來欣賞合唱音樂,因此同時選用了 OPENTIX 與 TixFun 進行售票。此外,擁有高人氣的古典音樂名嘴林伯杰也在場擔任導聆,除了知識分享之外,讓原本嚴肅的音樂會增添了趣味性,猶如參加一場快樂的慶生會,抑或是走進以合唱為主餐的尾牙,熱鬧滾滾。從現場滿滿的觀眾與歡笑聲,便可知台北愛樂合唱團雖為五十年的「老字號」,但不局限於傳統的窠臼,不斷地嘗試多元化的跨界形式,與不同的族群對話。


勇闖艱鉅作品的膽識之外

音樂會上半場是由室內團擔綱演出四首宗教作品,包括八聲部的加布里耶利《讚美上主》、蒙特威爾第《聖母晚禱》選曲 、阿雷格里《求主垂憐》、巴赫《向主唱新歌》。每一首曲子都是極品,如同挑戰攀登「合唱聖母峰」,每一個環節都嚴峻的考驗著歌手們的音樂能力、團體默契,以及現場演出的穩定度。

雖說蒙特威爾第、阿雷格里、加布里耶利皆為義大利作曲家,巴赫也在音樂中運用了很多義大利的音樂元素(譬如義式旋律、對位結構等等),但他們的作品不見得適合使用類似義大利歌劇的美聲法來演繹;反之,音準、音色、音樂性、聲部的平衡才是最關鍵的事。因此,筆者在聆聽時不禁感到些許聲音上的扞格;在探尋聲線脈絡時,又不時在心中延伸出一點失落感。

但,也更能由此領略:如要「勇闖」這些作品,除了膽識之外,還必須瞭解許多音樂架構的布局、速度結構的改變、每一個樂句的細枝末節、每一個和聲色彩的推移、每一次音樂織度的複雜層次、每一個歌詞咬字的清晰精準等等。以上全部都需要小心翼翼地處理、面面俱到地演繹、無微不至地照顧,否則對於演出者或是觀眾,恐怕都很容易產生挫折感。


歡樂與光榮:另一個起點

而下半場的舒伯特《降A大調第五號彌撒》,是舒伯特晚期代表作之一。該曲不但結構完整,和聲與節奏也頗為複雜,演出者需要更加優秀的音樂技巧方能勝任。由大團與管弦樂團共同演出,整個聽下來的確氣勢磅礡,可看出團員們的努力與敬業,尤其在〈光榮頌〉與〈信經〉的賦格樂段,完整度很高。然而在部份層次處理上,團員們仍有進步的空間,譬如「Tu solus」的緊接段 (Stretto)還可再細膩精確些;而四位獨唱者的表現也都在水準之上,可惜的是,聲部平衡仍有明顯的失衡。但整體來說,在這麼有限的時間準備一場音樂會,還能有這樣的表現,值得嘉許與鼓勵。

整場音樂會在古育仲的指揮下,雖沒有浮誇與煽情,但也讓人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可能是整個團體默契尚未成形,許多地方張力不足,對比不夠。在很多速度及力度變化時,聲音聽起來有些渙散。譬如,在「dona nobis pacem」弦樂聲部的切分節奏亦可再求精準。此外,合唱團整體音色亦可再調整的更細緻,譬如〈垂憐經〉合唱團進場時,力度標記是 p、pp,故宜再輕柔,方能遊刃有餘處理對位的層次,才不致讓音流產生混濁感。


聲之華(台北愛樂合唱團提供/攝影周定國)

當然,在舞台上演出,本來就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可避免的風險。先撇開上述的難處,這場音樂會曲目的安排相當精彩,縱使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但足以見得台北愛樂本著承先啟後的精神,在時代的巨輪中扛著合唱藝術的大旗,繼續共同努力。

因此,本次音樂會選擇演唱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的片段作為安可曲,除了帶來喜慶氛圍,這應該也是台北愛樂這五十年來最常演唱的曲目了。於是,這首曲目不僅代表了台上每一位團員的心聲,同時也用歌聲傳遞祝福給在場的所有人。我們也深信這場演出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台北愛樂已然跨出堅定的一步了!


註釋

1、「台北愛樂」是一個具指標性的藝文團體,半世紀來為臺灣合唱音樂推廣與教育的卓越貢獻,有目共睹。其所屬的「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旗下包括約一百五十人的「台北愛樂合唱團」、約三十人的「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和「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等。

2、三場音樂會包括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浦朗克《光榮頌》、荀貝格《平安賜福大地》、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以及這場《聲之華》音樂會。

《聲之華》

演出|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
時間|2022/01/10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