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舞者的故事、說雲門的故事:《霞》作為舞者們與編舞者的共同創作
4月
25
2022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9次瀏覽

李宗興(駐站評論人)


由舞者「跳自己的故事、跳著跟夥伴的故事,跳出自己與觀眾的互動」。【1】編舞者鄭宗龍在節目冊上談到《霞》的創作源起,強調創作的核心從編舞者轉到舞者身上,不再是以編舞者為訴說的主體,而是由舞者說出屬於舞者的故事。

此一創作主軸的轉換,讓我得以看到跳脫出冷戰以降、框限臺灣舞蹈藝術創作的人文主義思維:不再將「人」——一種普世概念下對於人類共同處境的想像——當作藝術創作唯一指向的美學思維,進而展現出表演藝術作為表達與溝通媒介的更多可能。用白話文說:我在《霞》中看到了不全然屬於世上每個人、但卻扎扎實實屬於雲門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舞者自身的,是雲門舞者傳承的,更是雲門與長期關注雲門的觀眾共有的。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在《霞》之中,令人想起關於雲門點點滴滴的元素,俯拾即是。例如當舞者群在舞台上各自舞動,讓我想起《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的眾聲喧嘩;當群舞者共同撐起黃詠淮,令其彷彿遊走於山巔或雲端,讓我想起了《九歌》中的〈雲中君〉;當全體舞者聚在一起,切換手勢,讓我看到了《斷章》全體舞者聚集在大樹旁,焦躁的生命姿態;當黃羽伶與黃柏凱時而跳起雙人、時而玩起兩小無猜的踩腳遊戲,彷彿另一種《水月》中的陰陽相映狀態;當陳慕涵站上音箱,張牙舞爪地揮舞雙臂,讓我想起《十三聲》中道士的癲狂;當陳宗喬在頂光所造成的明暗對比中扭轉手臂與手掌,讓我想起《松煙》開場的相似燈光與手勢編排;當舞者再次群聚舞台,看似紛雜又或三或兩舞出呼應的動作,讓我想起《關於島嶼》中群舞的各自舞動又時而兼容。《霞》的一個個片段,或多或少令我想起了某一個屬於雲門、也屬於雲門觀眾的片刻。

然而我陳述上述的相似,並非意圖指摘鄭宗龍挪用了過往舞作的編舞手法。相反地,正是因為與雲門舊作互文的詮釋,勾勒出說故事的主體與觀眾的回應想像。如黃詠淮的山雲漫遊,並非如「雲中君」角色透過身體「凝」的氣勢,帶出神祈強烈的神聖感;反而是透過躊躇、遠望、沉思,挪移於背景山巒圖像,呈現出踏於雲端的舞者面臨的各種摸索與挑戰。又如黃羽伶與黃柏凱的雙人,兩位舞者之前不再是充滿感受性的陰陽氣息流動,而是舞者間因有著長期身體訓練而能夠做到快速、精準的嬉鬧互動。這些與過往雲門舞作有所呼應的片段,讓雲門舞者卸下再現「神」或「人」等大敘事角色的表演美學,透過一點一滴細緻的「成為舞者」,讓我看到一個個由舞者作為創作主體的故事。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這裡所指稱的舞者,不一定是作為個人的舞者。《霞》的舞者很有可能並未擔當過前述雲門舊作的角色;儘管有,也不必然在發展動作時有意識地模仿過往舞作角色的姿態。然而我的互文聯想,正是雲門舞者作為一個集體,長期與觀眾互動的印證。雲門舞者甄選入團後,必然與前輩舞者有所互動,一同上課、編排新作乃至重現舊作。身體動作的姿態與知識,也在這過程中傳遞與變化。這正是一個長期聘任專職舞者的舞團,才有可能產生的舞者身體特質,也是一個長期以作品陪伴觀眾的舞團,才得以向觀眾說出的互文故事。

雲門舞者是個人、是舞者群體、也是「人」。人文主義精神對於普世「人」的關注,是一種詮釋方向,但並非藝術的唯一價值。作為觀眾,我與舞者們可能有著雷同的生命經驗,但那是我作為聽故事的人,擷取的想像與詮釋。我與舞者也必然有相當不同的生命:舞者長時間待在排練室與編舞者工作,與夥伴互動,長期與自己的身體工作,這些都不是非專職舞者的我可以經驗的生命。這一次,鄭宗龍挪出了編舞者的中心位置,讓舞者來說出「舞者」的故事,讓《霞》成為舞者的共同創作。而我作為雲門的觀眾,聽到那些與我生命經驗或有不同,卻依然動聽又充滿想像空間的故事。


註釋

1、鄭宗龍(口述),尤博怡、Arya.S.H(文字整理),〈走向未來前〉,《霞》節目節目冊(2022),頁9。

《霞》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2/4/16 19:45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位舞者從後方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進舞群,燈光霎時大亮,由清水靖晃以次中音薩克斯風重新演繹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號前奏曲樂聲響起。舞者開始流動,或站或蹲,或顫抖或跳躍⋯⋯(鄭宜芳)
5月
16
2022
《霞》的構作成果就如同馬賽克一般,由許多顏色大小不一的碎片所組成,互相扶持、容納,最終形成一片龐大的彩繪玻璃⋯⋯特殊安排的獨舞,與組曲之間銜接的聲音相仿,並非作品中大方向的主軸,卻突如其來地將我們拉出作品之外,不過度沉浸在原有的氛圍裡頭,意識著現實世界的存在。(簡麟懿)
4月
30
2022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