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不成的異托邦意象劇場《摘花》
12月
30
2013
摘花(河床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6次瀏覽
葉根泉(特約評論人)

進入松菸四號倉庫偌大的空間裡面,彷彿是一個異於外的冷凍白色空間,有如傅柯(Michel Foucault)所提到異托邦──結合了異質性(hetero-)以及空間(-topia)。但走近觀眾席才看到,一個搭建出來小小的舞台,並以紅色外框框限出樂師席與表演區。因此,看似開放的空間,實質更為封閉與內縮。而這樣的

異質空間(異托邦)與舞台被視為虛擬空間(烏托邦)的根本差異性:異托邦為一真實存在,而舞台上所演釋則是一處虛擬世界。

如果異質空間裡,人們可透過現實世界與此空間所產生的對比,做為與主流現實對話或對照批評的基石。在此援引鏡像的原理來解釋異質空間的存在性。鏡中之影雖不真實也不存在,但鏡子本身為主體確為一真實存在的物件,並可做為進入另一空間之入口。這是《摘花》中,時時兩兩演員作出鏡像動作的重複性,兩人如照映鏡子,導演郭文泰藉此,來做為融合傳統梨園戲與現代劇場、虛擬與真實的過場橋樑,驗證傅柯所言:「當我凝視鏡影的當下,鏡子使我發現自我與週遭其他空間密切連結,因而鏡外之我的存在顯得絕對真實;但必須透過鏡中之影才能看到這一點,因此也顯得絕對不真實。」

如此鏡像自我揭露,劇中以扮演花匠董永生角的林立馨,在舞台上直接脫去外衣,拿下帽子,長髮傾洩如瀑,顯露在戲服外衣底下女人的身軀。如此異質性的男相女身,更突顯所扮演角色的混血與虛幻。但可惜的是置放於整個《摘花》的本事中,並未起動什麼特殊作用。節目單上文字描述:「『摘花』成了伊甸園崩毀的象徵──如同聖經中偷吃禁果的亞當與夏娃。」運用在入凡仙女摘下花的剎那,舞台上動作、音樂、燈光瞬間轉換,演員以慢動作配合其中的過渡轉變(transition),也僅此而已,未能達到「變形與雜訊交錯堆疊,從此傳統戲曲進入了超現實之夢……」

這便是此齣戲最大的問題:文字的描繪與言詮大於實際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效果。例如郭文泰裁切文本的架構,卻未能將兩個劇種接榫契合,當梨園戲嫁接到現代劇場時,郭文泰慣用以緩慢的動作來營造夢境氛圍,以不是實存的烏托邦空間,來掩飾如此不同形式劇種生硬組合在一起的尷尬。但實質上,在此異質空間裡面,反而活生生曝露出來,依舊你是你,我是我,無法你儂我儂,特忒情多。

其中出現一段介紹梨園戲的旁白,配合江之翠資深演員魏美慧的示範。這段演出幾乎讓觀眾誤以為此為梨園戲示範演出,而非正式表演。其中梨園戲程式化表演的特質,有所謂的「十八科母」。郭文泰利用此加註現代語境,人間的悲歡離合可用十八種方式訴說:

有十八隻螞蟻在你的嘴角,哪一隻能逗你笑一笑?

有十八條肌肉牽動你的視線,哪一條能將你的目光流轉向我?

有十八顆細沙落在我的睫毛,哪一顆會讓我痛得求饒?[1]

亦如現代層面正是從「荒腔走板的背叛」與「世界的崩毀」這兩個啟始與終了動作開始。在這段旁白的解說中,給予強化的解謎線索。但這樣如《戀人絮語》式的註腳,也未能救起表演形式與內容的空洞。尤其是未思慮清楚如此改動,對於戲劇本質的幫助為何?如導演設計讓樂師離開固定的席位,像希臘歌隊加入表演複頌著唱詞,立意雖好,但這些未經訓練的身體站立於台上,只會自曝其短,不忍卒睹!

到底所謂的意象劇場是什麼?是否只是畫面的堆砌,而不見內在的血肉骨骼?全場只有一個畫面讓我覺得,這兩個劇種是有可能合一:有舞蹈、體操身體基礎的董旭芳將一塊方巾放於地上,當她小心翼翼、先以腳尖輕觸其上,到最後將腳完全放下時,一個清脆鏗鏘的拍板聲響,仿若踩在玻璃碎片之上。

最後必須再次語重心腸地呼籲:求求台灣小劇場能不能不要再用麥克風了!江之翠標榜極具現代實驗性質,團員的身體訓練包含氣功、太極、現代舞、現代戲劇、台灣傳統藝陣、南管、北管等各種藝術形態的養分。為何不能用自己的肉嗓在空間內投射傳遞出能量,透過麥克風不僅毀了梨園戲唱腔之美,更是長久以來小劇場聲音訓練的怠惰!《摘花》既有勇氣不打字幕,讓觀眾不受干擾地即使不懂唱詞為何,仍能聚精會神領略戲曲淑靜優美,為何還須借用現代科技行方便之實,誤以為如此觀眾才聽得清楚,不正是破壞如手工藝傳承劇場精神的最大元凶!

[1]河床劇團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riverbedtheatre

《摘花》

演出|河床劇團X江之翠劇場
時間|2013/12/27 19:30
地點|松菸四號倉庫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摘花》中,我看到了意象劇場的手法將梨園戲身段變成一個意象安置於劇場之中,不但使我重新領會了梨園戲身段說故事的能力,同時又將敘事的權利還給了觀眾。(盧崇真)
1月
09
2014
這個作品的意圖並不是要討論身分認同議題,而係聚焦在創作者以自身生命經歷作為媒介(作為一個澳門人選擇來到臺灣),講述外部環境與自我實踐之間的漂泊與擺盪狀態。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展現了一種普遍性,得以讓觀眾跨越不同的國家與認同身分投入,對於在該生命階段的處境產生共鳴,這個作品就不僅僅是特屬於澳門人來臺灣唸書後在澳門與臺灣之間徘徊的故事,更能觸及有離開故鄉前往他地奮鬥之經驗的觀眾置入自身情境。
5月
09
2024
形式上,主軸三個部分的演譯方式,由淺入深、由虛至實,層次錯落有致,但因為各種故事的穿插,使得敘事略微混亂,觀眾可能會有點難以很具體地理解,主角身上某些情緒發生的原因;再者,希臘故事的穿插雖然別具深意,哲學意涵豐沛,但由於和故事主軸的背景有些遠離,且敘事方式稍嫌破碎,不具備相關背景的人,可能有些不好捉摸,或許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面向。
5月
09
2024
但所有角色的真實身分皆為玩家,因此國仇家恨、生死存亡,都僅僅是一場虛擬扮演,這使得觀眾意識到自己無需太過代入角色,反將焦點轉移到遊戲策略的鬥智、選擇上,以及表演的觀賞性。猶如旁觀著卸載了命運重量的歷史,情節是舊的,但情懷是新的。
5月
07
2024
若將此作品在客家文化景點長期駐點演出,相信會是一部能讓觀眾共鳴十足的的好作品。但若要與一般商業音樂劇競爭,或許也要在客家元素上精確地選擇,並由之深度探索。對筆者而言,這部劇目前呈現了許許多多的客家元素,但作品每介紹一個新元素給觀眾,筆者就會稍微出戲,頓時少了些戲劇的享受,變成知識的科普學習。
5月
07
2024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