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過去與現下迴旋《秋水》
3月
13
2019
秋水(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5次瀏覽
徐瑋瑩(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秋水》堪稱是稻草人現代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眾多舞作中,最多情且具故事性,極為特殊的作品。舞作以《安平追想曲》的歌詞為素材發想,內容環繞在金小姐與其母親共享的生命遭遇—甜美的異國戀情與遙遙無期的等待盼望。故事講述金小姐的母親與荷蘭船醫相戀生下金小姐後即離台杳無音訊,只留下一只十字項鍊,而金小姐長成後,同樣的故事又重演一回,與金小姐相戀的日本軍伕搭船離台後一樣杳無音訊,被命運之神捉弄的母女兩人只能一同在安平港企盼愛人的歸來。當期盼愛人歸來的濃密思念輪轉於兩代女子心裡,那望穿秋水的等待在母女兩重層堆疊的情緒渲染下,更顯露等待的漫無止盡,與其中的耐心與企盼。

有意思的是,在此作品中,企盼與等待並不悲情,也不絕望,而是化為安靜的淒美與柔情的思念;甚至,等待可以是生命續行的動力。母女倆在岸邊望穿秋水的企盼交織著迴盪旋繞的思念,一同點綴生存之日常。而漫無止盡的等待之所以可能,依靠的是最終還懷有一絲絲的希望;於是,憑藉那星光般的希望之火,漫長的等待凝聚為生命前行的支柱。

金小姐的故事在民間只有扼要的傳說,因為與主角相關的人物避談此事且年代久遠,詳實的經歷已無從可考,因此金小姐與其母的具體人物性格為何,並非舞作著墨的重點。【1】再者,因為資料的缺乏,母女倆與異鄉人相戀的細節也無從故事化,因此劇情發展的過程也非此舞作所能呈現。沒有人物性格鮮明的刻畫,也沒有劇情推展,《秋水》在製作過程喪失了說故事的基本要件,但也因此讓舞作轉向另一個更具普世的命題開展—思念。

《秋水》以豐富的視聽覺效果揭露思念之人的心境,在安靜沉默的外表下懸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舞作凸顯了命運之神的無情,同時恰恰彰顯了人世間的有情。命運之神雖然可以主宰人間的生離死別,卻無法主宰人的內心世界與思念對象的深情連結。甚至,在思念的當下,具體的時間已然消逝,遙遠的過去重新回到眼前的現場,再次迴響。不在場的人物景致,瞬間覆蓋於在場的時空中,時間在過去與現下迴旋。甚至,強烈的思念無視具體時間的流逝,將自我陷入極為真實卻又極度虛幻的時空隧道中,與世隔離。這種物理時間之外的時間,讓思念之人不只是重拾往事,更能在此異質的時空中重新創造往事,讓往事變得多采多姿。如此,帶著思念回憶的等待可以是甜美的,而有巨大的能量可轉移專注於現下的孤身淒涼。

《秋水》以多媒體影音、舞蹈、歌曲輪流上陣,多元媒介的運用不只是為了飽和劇場元素,更是透過各種媒介的特殊性傳達其他媒介難以達致的效果。開場使用多媒體影音,透過心跳的悸動聲,揭露思念與回憶促發的生理反應,並以此直擊舞作的核心命題。接著,螢幕出現樹狀枝葉的延伸、燃燒生命般的紅色火焰,最後停留在眼花撩亂的紛飛碎片。觀者或許無法對號入座地將視覺影像指認為某個具特定意義的符號,但這些視覺影像傳達出強烈的情感衝擊,彌補了舞蹈與歌唱所無法具體呈現的濃郁情緒。整體而言,舞蹈偏向安靜與輕柔的迴旋漂浮,展現夢境般游移的色彩,並彰顯金小姐與其母等待與企盼的耐心。母女兩代的性格與時代差異則由服裝與動作的相對多變性表徵。雖然整首作品以舞蹈為主體,然而歌曲出現時,詩意化的歌詞讓一切劇場元素頓時出現意義,同時也喚起觀者自身思念的經驗,而使不少觀眾感動落淚。

《秋水》做為台江文化中心開幕演出之一,成功地以台南在地故事結合在地舞蹈人與音樂家,攜手打造具有歷史記憶與在地特色的舞作。放眼望去,觀眾席坐滿的不再只是從事藝術相關的藝文人士,而是一般民眾且年長者眾多,顯示這樣合作共製的方式比起追求藝術前衛化菁英品味的執著,要親民得多了。然而,親民的製作並不表示容易,舞蹈人在此過程中也能開啟習慣之外的藝術創作路線,開發出既能雅俗共賞又不失藝術創意的製作。

註釋

1、或許能推測金小姐之母能與荷蘭船醫相戀,表示有些外語能力;而在保守的年代敢於動情異鄉人而生女,必然在當時是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

《秋水》

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時間|2019/03/03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個版本在同樣的架構之下,除了結尾加了一段舞,並無太大的差異,僅有細部編修,也都運用影像深化舞作敘事。然而,展演空間、劇場條件改變了,編舞家、藝術家、舞者面臨不同的挑戰,也影響了觀眾的感知經驗。(陳祈知)
4月
09
2019
《秋水》看來只是借用傳聞的情節,表述臺灣早期婦女無從自主的、飽受命運支配的無助與無奈。或可說,《秋水》以等待愛人為隱喻,具體勾勒出許多女性共同承擔的另一種等待,等待女性自主時刻的到來。(戴君安)
5月
07
2013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