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定義的叛逆思考-TSO音樂劇場《代孕城市》
8月
21
2018
代孕城市(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70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2018下半年樂季,以「臺北文藝復興」為名,無疑自信地宣告著這一次的樂季內容,是相當不同凡響的。確實,北市交在首場「開季」音樂會,帶給了臺灣觀眾一次震撼、印象深刻的演出。這樣的演出不僅是樂團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台灣表演藝術史上的一次豐碑。在台北捷運北投機廠這個十分罕見、鮮少對外開放的場地,上演德國劇場鬼才、作曲家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首演於一九九四年的經典作品《代孕城市》(Surrogate Cities),衝擊了台灣觀眾對於音樂劇場(Musiktheater)的想像。

十九世紀後半,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提出的總體藝術作品(Gesamtkunstwerk)觀念,影響了整個音樂、劇場等方面的發展。調性音樂漸漸的解放,整個藝術圈中醞釀已久的反骨、不安於傳統的情緒,藉由華格納所引領的一個獨特的現象,而得以釋放。華格納之後,對於歐洲的藝術發展而言,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了二十世紀,社會、政治與經濟環境的改變,加上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一些藝術家對於社會有了不一樣的觀察角度,許多帶有實驗性風格的創作,在這個時候蓬勃發展。生於1952年的郭貝爾,便有著戰後新生代所帶有的叛逆、實驗性的性格,他的許多創作其基本核心都離不開上述的特質。郭貝爾的作品大部分傾向於「音樂劇場」,簡單來說便是嘗試打破音樂的侷限,讓音樂與戲劇、空間、燈光、舞台等各種形式融合,也就是「總體藝術」的擴大實踐。這些作品看似有著複雜的理論與目的,其實並不然。創作者的初衷,是希望讓觀眾在欣賞完演出後,做自己的詮釋與發揮,這種感受完全是主觀的,一個作品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觀眾。

台灣藝術界對於郭貝爾應不陌生,近年來這個名字時字常出現於各藝術節當中,前年(2016)臺中歌劇院才剛演出他的另一代表作《進擊的狂想》(Delusion of the Fury),獨特的劇場語言讓人記憶猶新。此次演出的《代孕城市》,於每個城市演出時,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處理。藉由一個虛構的城市,來影射現實的環境。城市中處處隱藏著危險,看似文明的大衣下,卻不知道有著多少現實、殘酷的權力結構,多數人類依靠著城市、生活在城市、離不開城市,卻也被動著摻和在城市無情的擠壓中,人對於城市來說,就像是代孕者的角色一般。因此,捷運機廠成為了演出中的一部份,筆者認為,演出的開始並不是晚間七點半整、從樂團奏出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算起,而是觀眾剛踏進機廠、一片驚呼與好奇的眼光、手機拍攝中便已展開。捷運對於台北人來說早已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卻很少有人走進過機廠內,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真正離機廠這麼靠近。還在運作的大型機廠本身就是表演的一部份,它所隱藏的風險與機械的噪音、捷運列車行駛的聲音、悶熱的廠房環境,均是構成演出重要的一環。

長達九十分鐘、無中場休息的《代孕城市》,其音樂由數個段落構成,像是一大組曲(Suite)般,不過彼此間仍然有著邏輯、關聯性。整部作品有著爵士(jazz)元素的片段,也有著表現主義式(Expressionism)、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機遇音樂(Aleatoric Music)甚至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ete)的精神與風格,彼此交雜融合,你很難去定義它。大衛‧摩斯(David Moss)既像旁白、又像說唱歌者,除了朗誦詞句外,還配合著像是即興般的聲音表情,用「唸唱法」(Sprechstimme)的方式演唱。〈十首寫給取樣樂器的舞曲〉分別以不同的樂器當作主角,以各種音色、特性做區隔,在這段音樂中便考驗著北市交團員與指揮的配合默契。進行到後半時,一輛配合演出進廠的捷運列車,成為了演出中的焦點,而列車通過前刺耳的警報聲,以及演出中舞台後方鐵捲門開啟時的噪音,都是郭貝爾刻意安排的效果,在不同場地演出時即興加入的部分。

此次演出陣容龐大,除了指揮彼得‧朗德爾(Peter Rundel)、歌手史密斯(Jocelyn B. Smith)、大衛‧摩斯加入演出外,還特別邀請朱宗慶打擊樂團連袂合作。在這部作品中,郭貝爾擔任了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同時也是作曲家的多重角色,讓台灣觀眾得以完整感受了郭貝爾的藝術觀點。能夠促成此次演出,還必須特別感謝台北捷運公司的配合。捷運公司不僅出借了還在運營的北投機場,甚至安排了兩班接駁專車,在演出前讓觀眾搭乘入場。市交與北捷投入的大量人力與心力,實是音樂界的佳話。期待由北市交引領的「台北文藝復興」能夠激起樂壇的關注,並帶動整個城市的藝文發展,屬於台北市民的北市交,此刻肩負著重任。

《代孕城市》

演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8/08/12  19:30
地點|捷運北投機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