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遊戲的空間探索《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
10月
11
2016
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安娜琪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8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透明的水,透明的瓶身,不透明的身體。所有那些記得的,交給身體在有形無形的訊息滿載城市裡,藉由移動,透視所有生命重量。”『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是由編舞者董怡芬與安娜琪舞蹈劇場舞者們共同創作。以特殊場域表演形式出發,開放觀賞者的參與方式並嘗試實踐主動貼近大眾的概念,希望藉此演出,反思我們如何更有意識地發掘自身所處的環境,並啟動內心最珍貴的那份好奇心。觀賞演出的同時,觀者也創造了自己的“那些記得的”獨特經驗。」

—《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演出介紹

董怡芬與安娜琪舞蹈劇場合作的作品《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以戶外演出與環境結合的方式呈現舞作,這支作品是《那些記得的》系列作品中的一支,之前的另一支系列作品《那些記得的—竹林城市》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戶外廣場演出過,這些因地制宜、特定場域(Site-Specific)的作品,以所演出的特殊環境為創作題材,配合現場情境來創作演出,擺脫了鏡框式舞台的表演空間限制,而將演出帶入日常生活領域,與觀眾當場即時進行互動,讓演出者與觀眾融入所處環境中,而這樣的表演形式,似乎也在美術館與舞蹈跨領域的合作方案中,成為近來火熱的跨領域藝術實驗形式。【1】

《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以舞者的身體、一旁音響播放的聲音(剛好今天出現不少直升機飛過的聲音),加上礦泉水瓶的物件等元素,用接觸即興技巧與身體訓練的手段,來表達對生活周遭環境的重新探查,舞者好似小孩子一般,將一個日常所處環境去熟悉化,以全新的目光來凝視自己與特定空間之間的關係。在這個作品裡面,看到許多純真的好奇心,表演者彷若在提問:該如何在開放空間中使用身體?在一個平常系所教室外的中庭迴廊與樓梯走道,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讓自己在這些空間裡面移動呢?

在義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之中,作者透過跨越虛實分界,讓讀者可以對文本產生多重解譯的思辨關係,城市是近代文明發展的源頭,而城市的存在,與記憶、慾望、符號往往有多重變奏的關係,小說是用隱晦的象徵暗喻,來取代單一的故事語言,而這種頗為後結構主義的文學觀點,似乎也與這支舞蹈重新看待空間使用的方法態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聯想到法國哲學家Michel de Certeau在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這本書裡,描述行人如何透過游擊策略(Tactic)的方式,漫遊在城市中尋找非都市計畫設計者所安排的路線,而《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舞蹈,似乎也讓人想到這種對抗策略(Strategy)的游擊戰略,在不是作為表演廳堂使用的日常建築中,用充滿好奇心的身體,探索移動的不同可能性。

在動作一開始,從礦泉水瓶的拋擲、扔砸,到放置水瓶於地上的排列組合,我們看到舞者游移在中庭和樓梯上下,正向的走、倒立的移動、從玻璃牆上爬上天花板的方向、蹲在樓梯角落...如果現代舞從芭蕾的向上顛高往地板移動,這支舞顯然重新定義了地板的可能性,或許有如後現代舞蹈家崔莎·布朗(Trisha Brown)70年代的著名作品”Man Walking Down the Side of a Building”的提問:為什麼一定要水平方向跳舞呢?舞者可否對抗地心引力來舞動?在這支作品中,從接觸即興般的身體探索開始,舞者們從身體的一個部位作為接觸點,開始以此為中心,移動彼此的身體重心,除了雙雙兩兩的點對點式移動,偶爾也加入更多的舞者,以每個觸碰的點作為支撐處,向四周尋找重力變化之間的移動,而這些對身體「點」的探索,也逐漸轉化為用物件(礦泉水瓶)來對身體互動時重心轉換過程的介面。

在這個探索身體可以怎麼運用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思索著身體的效率性問題,尤金諾·芭芭在《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A Dictionary of Theatre Anthropology: The Secret Art of the Performer)中,描述了印度舞者對日常動作(Lokadharmi)和舞蹈動作(Natyadharmi)的差別,前者技巧原則是「用最少的努力」,也就是最有效率的做完身體動作;而後者則是運用某種極端技藝來達到異於日常生活的「另一個身體」。【2】而令我感到疑惑的是,這齣看似在實驗日常生活中身體移動的不同可能性之表演,舞者在身體重心變換的過程中,卻偶爾會出現突然把腳抬很高,以一種「優美的姿態」再現的身體形式,這很顯然是並沒有那麼有效率的身體移動方式,如果此舞意圖打破日常動作和舞蹈動作身體之區隔,那我不能確定此種「美麗的身體移動方式」是否必要?畢竟在身體移動轉換的段落,自然有種精力飽滿的流動性,然而在移動中刻意要抬起的腳,似乎將這樣的順暢性給稍微破壞了。

然而整首舞作的進行中,在身體軀幹、手腳、不同身體部位之間,有一種輕鬆、隨性的、很愉悅的感覺,在玩耍般的身體動作之中逐漸累積,特別是在後面搶礦泉水瓶的段落,那遊戲性特別明顯,讓觀眾也忍不住開始微笑起來,再一次感覺舞者和觀眾都變成了小孩子,重新去探索這個世界跟自己的關係,不在乎他人的目光,而是盡情在遊戲中感受四周環境。下一個段落,舞者開始邀請觀眾一同拿著礦泉水瓶嬉戲,在這個參與式的開放空間,許多觀眾也樂於找回童稚的心,成為作品過程的一部分,而這個後現代的概念與因地制宜、特定場域的表演概念結合地恰到好處。

觀眾、表演者、編舞者,在微微細雨的北藝大戲舞大廳中庭中,好似化為一個整體。舞者的衣著漸漸與草地上的泥濘混合,身體的汗水、雨水、礦泉水揮灑在整個空間中,一個小時不停歇的演出,確實讓人重新思考空間、身體移動、環境與自我的關係,而這一切,是在好玩的遊戲氛圍中慢慢體悟。

註釋

1、有關舞蹈表演在博物館的相關討論。請參考拙作張懿文,〈美術館脈絡下的舞蹈表演藝術〉、〈 舞蹈表演在美術館:以美國惠特尼美術館和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為例〉, 《藝術家雜誌》(2016/06)

2、尤金諾·芭芭,《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 2012,書林出版有限公司。頁7-8.

《那些記得的—城市訊息》

演出|董怡芬X安娜琪舞蹈劇場
時間|2016/10/19 16: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戲舞大廳中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場水的嬉戲,就像世故的遊戲。當舞者透過身體的不同部位,玩起接觸即興,把水瓶傳送到這裡、那裡,再靜靜地傾瀉而下、流入水溝,觀眾所感受到的,盡是一段段關係的相遇與結束。(錢苾先)
10月
21
2016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