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名不留青史《南洋情報交換所》
10月
16
2018
南洋情報交換所(柳春春劇社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2次瀏覽
許仁豪(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嚴格來說這不是戲劇。

這是一次的表演,或是藝術性行動,藉學術語言名之,一種表演性(performativity)的啟動。

不是戲劇,因為沒有敘事的起、承、轉、合。沒有人物心理狀態隨著情節的變化,沒有衝突與高潮,更沒有一個結尾(resolution)帶來的滿足感,觀眾無從認同人物,也無法安置懸念,在時間的流逝裡,沒有故事開展。

舞台上的兩個演員並不扮演人物,他們是兩具肉身載體,鄭志忠與Ayam Fared,各自的肉身有著鮮明的先天生物特徵,在社會符號銘刻肉身的過程裡,觀眾很容易把這些生物特徵解讀成「小兒麻痺」與「馬來人」。演員卻在表演過程當中,以精湛的肢體動作,持續變換身分,一再打開符號銘刻身體作用的機制,讓我們看見身體是符號的載體,也可以對抗符號的銘刻。身體在不斷承載符號的過程裡,總是會溢出符號,在與符號欲迎還拒的過程裡,身體尋找自己的姓名。

不扮演的表演揭露了「取得身分」注定是「身不由己」的行動過程。幕啟,四方舞台上鋪著布幕,在微光中,布幕被拉進舞台左上的一個黑洞,舞台此刻便成了汪洋,阿忠露出的上身,像是船難過後漂浮海上的無名屍。等燈亮的時候,阿忠身上的穿著讓我們看明白了原來他是一個被派遣南洋的日本兵,廣播與投影點出時序,時值日本帝國主義南進戰爭,臺北放送局之歌用歌頌天皇一般的日語說著:「黎明照亮南方天空」。而舞台另一方Ayam Fared用漁網努力補魚,兩人的行動與身上的視覺符號很容易讓我們把眼前的狀況詮釋成「帝國日軍與被殖民土著」的相遇,然而非寫實的情境與近似《等待果陀》的雙人表演,讓我們閱讀符號的過程不停被挫折。他們時而對峙,時而遊戲,時而交纏,時而彼此冷落,兩人之間不像在對戲,而是在各種情境變化下遊戲,隨著各種迸出的物件與視聽元素,默劇一般彼此交換情報。

兩人間除了彼此情報交換還要與觀眾交換情報。情報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戰爭的集權狀態,讓人與人之間失去了最後的信任,敵我黑白二分,透過情報我方要徹底掌握敵情,才能控制敵方,達到我方安全的完整。

觀眾看演出不啻是一種情報解讀,在黑暗裡我們偷窺舞台上發生的一切,求的是徹底了解那方發生了生麼,了解後保持距離才能確保我方的現實不受干擾。換言之,能對情報正確解讀是維持敵我界線重要的行動,然而在《南洋情報交換所》舞台上釋放出來的一切訊息,看似明白,卻在文本符號的交叉互射下變成無解的謎團。

這是編導區秀詒處理歷史記憶的顛覆性美學策略。以故事說史總是要固化敘事者的主體位置與敵我意識,在這裡,我們看見的是文化記憶的碎片痕跡,比如收音機放送的聲音,冷戰時期關於「南洋」老電影的音樂與對白,日本兵的回憶錄,荷屬東印度公司的風土紀錄,還有馬來亞民間傳說與詩歌…這些關於「南洋歷史」的諸種材料眾聲喧嘩,彼此交錯,相互辯證,搭配著兩個演員的肢體動作,歷史痕跡下幽微而複雜的形成迴路,在這裡透過「表演性」的作用,被打開,被攪動,讓試圖解讀「情報」的我們再也無法理出一個邏輯清晰而敵我分明的歷史敘事,歷史書寫背後的權力意志被瓦解,我們被帶到了一個「歷史、政治曖昧不明的地帶」。【1】

這是為何《南洋情報交換所》不是戲劇的原因。戲劇藝術的本質是說故事,在這裡說故事被刻意解構,舞台上的展演不停地在逼問觀眾:「為何要說故事?」、「怎麼樣說故事」說故事的衝動如果來自於記憶之必要,舞台上看見的是「記憶的閃現」,像是黑暗裡突然亮起的視線,很快又沒入黑暗,視網膜上還殘留著顏色、形狀與輪廓,而這些殘影又如何勾動心神對時間、空間、甚至命運的思索呢

這是《南洋情報交換所》以「記憶的閃現」代替「故事的開展」來解構歷史敘事的目的。面對過往的歷史,我們像是歷史暴力過程後的倖存者,打開埋藏在塵土裡的厚重史書,我們瞥見乍現的靈光,除了在斷簡殘篇裡持續尋找意義之外,在身心震盪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安置自己

《南洋情報交換所》以當代藝術跨界劇場,以當代藝術的批判性認識打開了劇場說書的自我滿足企圖,讓表演成為「身不由己」的主體持續再造過程,讓情報的解讀成為「名不留青史」的歷史解構意識。

面對歷史的迷宮,我想藝術家不是後現代的虛無主義者。在第四幕的《獵虎》與第五幕的《暗光島》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藝術超脫的願望。《獵虎》以馬來語的傳說開始,讓兩個演員演出了日本殖民者與馬來被殖民者權力翻轉的過程。從情報收集到兩軍對峙到敵我不分,兩個演員從人虎交換的演出過程,最後合為一體,在甘美朗傳統儀式音樂下,最後成了一個薩滿之身,既陰且陽,搖搖晃晃之間,把歷史運作裡主奴鬥爭的暴力邏輯,以肉身演繹了一番。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加害者與被害者,最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這個陰陽同體的歷史怪獸身上,我們瞥見了什麼樣的真理?

最後的《暗光島》說的是馬來半島,似乎更像是台灣島,但如果撇開具體的地理空間,其所指涉的更像是當代一人一座的意識孤島。大歷史敘事裡的人文地理如果乘載了特定政治話語的權力意志(比如「南洋」乘載著日本帝國政治野心下的世界觀),表演結束在一個暗光微微的小島,最後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幽冥之所,那裏似乎是國家與帝國的政治野心無法企及之所,是生死之邊界,明暗之接所。

我們再一次聽見了大歷史留下的殘響:冷戰歌曲,皇軍放送…然而這些政治話語漸漸被溫柔而充滿力量的詩歌給蓋過。那是郁達夫生前留下的安魂曲,浪跡天涯的郁達夫是動亂時代的典型,不安的靈魂最後來到了南洋,留日尋找精神寄託的他終究要在南洋與皇軍短兵相接,死於日本兵刀下,命運的諷刺,莫此為甚。他不安的靈魂在南洋最後安息了嗎?他寫道:「她死後,屍體被埋在深林裡。有一天,在她埋葬的地方突然冒出一株小樹來。這株樹長得很快,越長越高,它只有一棵瘦長的樹幹,亭亭玉立,不蔓不枝,樹梢只有幾扇好像羽毛的樹葉,看呀, 它又生出那又圓又大的果子來,這便是世界上第一顆椰子樹。現在熱帶的平原上,河畔、河濱都長滿了這身材窈窕,頭戴亂髮,時時在招手的椰樹,她在夜幕低垂,滿天星斗的當兒,還迎風唱著臨死之前為她的愛兒所譜成的一首催眠曲。」郁達夫是否預知了自己的死亡?敏感如他,是否早洞燭歷史暴力的先機?以文字寫下了給自己的安魂曲,讓自己成為自己的母親,在南洋熱帶平原上,以椰子樹的生生不息,招魂安定浪跡天涯的自己?

如是,《南洋情報交換所》以郁達夫文學的詩情,試圖超越歷史迷宮裡暴力的謎團。在歷史起霧之時,我們都身不由己,藝術超越之道不求青史留名,在霧裡只求一曲搖籃歌,在迷路時還可以讓人安然入睡。

註釋

1、這是導演自己的理念闡述,請見節目單「導演的話」。

《南洋情報交換所》

演出|柳春春劇社 X 區秀詒
時間|2018/10/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匝繞、干擾、游移、片段種種手法,是為了說明歷史與地理的南洋「邊界」不可視與不可定錨?當真實隱於迷離中,連邊界都不可觸及,確實遑論歷史與政治的事實。因為未曾抵達,失去邊界的意義;因為敘事的眼光過於發散,每一個國家、每一段歷史,都成了注視下「他者」(紀慧玲)
10月
20
2018
導演兼舞台設計的區秀詒試圖與觀眾保持如臺灣與南洋之間又近又遠的曖昧距離,以投影字幕、聲光音效、演員肢體,呈現兩種看似對立的南洋形象,刺激觀眾挑戰、思考並翻轉自己潛意識中的南洋符碼。(林冠廷)
10月
12
2018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