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效果滿足與過飽的平衡《探索侏羅紀―搶救任務》
4月
15
2021
探索侏儸紀-搶救任務(瓶子先生魔術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31次瀏覽
謝鴻文(特約評論人)

理想中的兒童劇,應該是娛樂性、教育性和藝術性兼具,如同金字塔穩固的底座三端,撐起一齣兒童劇的骨幹。

以此標準來檢驗瓶子先生魔術劇團《探索侏羅紀―搶救任務》,先說娛樂性,魔術本身具有強大的奇幻吸睛效果,當它與戲劇結合成為「魔術兒童劇」這樣的新品種時,形式上的創新,是一條可以持續探索開拓的創造之路。就這齣戲運用的各種魔術來說,手法俐落、戲法敏捷多變,確實有讓人目不暇給的感受,戲一開始至結束,耳畔不停聽見孩子發出「哇」的驚呼,那是真誠的讚美,是驚喜的愉悅享受,毫無懸念,娛樂性滿分!但也因為魔術的表演橋段,以及使用魔術互動的過程,一直使氣氛處在一種情緒高漲的催速狀態,有如坐雲霄飛車,瞬間飆升腎上腺素的體驗,是很過癮沒錯。可是,對兒童心理,以及理想的兒童劇而言,節奏起伏律動,不是一味追求激速快衝,而是能夠巧妙透過情節快慢適中的調節調度,讓急緩有致的節奏隱然成為一條貫穿情感和思維的線,比方小傑與考古研究者瓶子先生要穿越時空回到侏儸紀時代,此時以手影戲法呈現,可惜小傑與瓶子先生在此台詞太囉嗦多餘,當手影做出鯨魚、大象、老鷹等生物圖像,讓觀眾安靜欣賞想像並不難解,實在不需要把每個生物圖像的名稱也一一道出;而且這裡的背景音樂若能用科幻或充滿神秘感的音樂,取代戲從頭到尾多半是歡快熱鬧的音樂,讓戲的氣氛營造出穿越時空的神祕氛圍,拉開的想像空間,有助於情感對接下來的侏儸紀場面產生更大的期待與興趣,當然還有細緻的欣賞。然後,再激發觀眾對拯救任務更深刻的情感認同,也許更能體會小傑姐姐為何失蹤,先行來到侏儸紀世界執行搶救任務遭遇的困難、哀傷與希望之種種。

換言之,使觀眾的審美感受能從感官娛樂層次,進而通往內省的審美覺知時,藝術性的提升,自會加乘娛樂效果,讓戲更美好雋永可一再回味。這齣戲將來再演出,務必要再思索如何讓娛樂效果滿足,卻又不致過飽的平衡;就像品嘗美食,吃太撐絕對會不舒服的道理。這齣戲中過飽的地方,又如許多指示物件的台詞,說明那是一朵花、那是一條魚、那是什麼東西……其實都可以刪去,不用擔心兒童看不懂。語言的細琢是台灣兒童劇本常忽略的部分,有時「言有盡而意無窮」是美,凡事都說明說破,反倒失去美;當小傑看到花,台詞說到:「哇!那裡有一朵花,我喜歡花。」走近時卻又說:「我對花過敏。」然後打了一個噴嚏,恰好可以運用魔術讓花一瞬間枯萎。可以理解這裡要呈現的娛樂效果,然而卻造成教育性的扣分,一個明知道自己對花過敏卻又靠近的人,這樣的舉動豈不是有點傻!此處倘若改成不多說話就走過去看花,嗅聞一陣,突然打噴嚏,表演乘載的意涵一樣可觀可感。

話說太多之處,另見於演員習慣性地讓太多台詞都加上「哇」、「啊」、「唉呀」等語助詞,不管用在句前或句尾,使用過於浮濫,且音刻意拉長,很容易讓表演變得浮誇,這也是台灣兒童劇演員普遍的通病。既然話語太滿了,淨化之後的留白,也是讓感官鬆弛呼吸,不致於有被雍塞的感覺。

壅塞,最需要調整改善的還有演出空間,這齣戲演出的場地真的太狹窄,加上魔術表演道具與佈景甚多,演出中就出現幾次演員走位時把道具碰撞倒地,幸好演員足夠專業應變,巧妙帶過化解尷尬。將來再演出勢必要慎選場地,對戲的完善絕對有益。

最後還有一個看法,即這齣戲標榜「沉浸式劇場」,然而除了觀眾有參與寫下拯救恐龍的方法之外,其他時候觀眾仍是被動的欣賞者,離沉浸式劇場還是有些距離。按傑森.華倫(Jason Warren)《虛擬真實:沉浸式劇場創作祕笈》指出,沉浸式劇場可以看到的共同線索,「這些作品在兩方面上有所(或者試圖要)創新:觀眾的角色,以及如何使用劇場的空間。」概念方向有所指引,若要繼續以沉浸式劇場形式創作,必然要再審度琢磨。捨去標榜「沉浸式劇場」亦無妨礙,畢竟在兒童劇創作還在起步階段的瓶子先生魔術劇團,只要專注精雕細琢凸顯自身獨一無二,別人無可取代的「魔術兒童劇」,讓娛樂性、教育性和藝術性齊備,使觀眾樂於沉浸其中,成為台灣當代受歡迎的兒童劇團是可以期待與祝福的。

《探索侏羅紀―搶救任務》

演出|瓶子先生魔術劇團
時間|2021/04/11 10:30
地點|杯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