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毛若重與泰山若輕的反身性不足——《好事清單》
3月
07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90次瀏覽

丁家偉(表演藝術工作者/台大戲劇所研究生)


《好事清單》(以下簡稱《好》)是一個非常有名且經典的外國作品【1】,之前有幸在因緣際會下觀賞了原版的演出,同樣也是獨角戲的形式,卻讓我對這個作品印象十分深刻。這是一個關於憂鬱症的故事,劇中的角色從小經歷了小狗過世、媽媽自殺未遂、與輔導老師諮商、決定撰寫好事清單、談戀愛、帶女友回家、飯後吉他同樂、婚後憂鬱、離婚、母親自殺、重新打電話給國小的輔導老師,到最後重新撰寫好事清單,並以一首歌曲作為結尾。《好》一劇成功之處便是觀眾參與劇中演出的形式,透過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唸出紙條上的字句、扮演劇中的角色、參與對話等手法,很成功的收束觀眾的投射對象,也因為這些有機的橋段,讓這個作品更具有共鳴的可能。

而四把椅子演出的《好》,在文本的翻譯與改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原本非本地語言的劇本在地化,恰如其分地穿插時代性和當代性曲目,讓《好》的演出非常接地氣的沒有任何語言翻譯上的隔閡感與疏離,也是《好》這個演出最為成功的核心。再者是透過演員的表演,強烈的能量與高超的獨白技巧,讓整個劇場沈浸在演員的敘事中,同喜同悲。而我認為演出最為亮眼的部分在於一開始處理寵物離世的片段,演員以一個小孩之姿,適時的疏離給予參演的觀眾指令,下一刻卻又能精準的回到劇中角色的身份,此處表演細節之精巧與俐落,足以說明演員深厚的演出基底與長期經驗累積的能力。於是,隨著演員的敘事時抱起由外套做成的假小狗,以及參與演出的觀眾用原子筆打針,那隻記憶中的寵物狗就這樣安詳離世。表導在節奏上的掌握與氛圍的凝結,讓一個生動有機的劇場安靜了下來,不過分的悲傷凝結在空氣中,懞懂的主角與第一次寵物的死別,鴻毛如重。

《好》一劇第二個發人哲思的是母親第一次的自殺失敗,小孩主角與父親在車上的對話。面對憂鬱症自殺的情況,身為小孩的不解與無止盡的提問:「為什麼?」,這個疑問無疑的是許多人心中對世界運行的不平等、對於人生迷惘的不安、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物的發生、對於無能為力的自己的自責。在這個演出片段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父親說出:「當你知道這個世界越多,你會越痛苦。」點出了時間逝者如斯,而我們不捨晝夜的長大時必然會面對的無解的叩問。之後的表演,便順著演員的呈現有喜有悲,觀眾看著角色一路成長,經歷了各個人生階段,嘗盡了各種酸甜苦辣,隨著最後一首歌曲輕巧落地。

綜觀而言,四把椅子的《好》,更像是一個人的一生反身性的敘事,沒有屈就於演出形式,而是讓表演的本質駕馭其上,一反尼采「形式先於本質」的概念,而是加強了生命故事的本質,而形式作為一種輔助的手法。倘若要分析這個文本是否能成為一個獨角戲,我想答案是必然的,然而正因為有了形式上的制約與空間,讓《好》這部作品擁有了更多有機、多元、再現的可能。

然而,《好》接續整個觀演的脈絡而言,這種反身性的敘事也有令人不解的部分。整部作品都在討論憂鬱症的某種質地,整個演出也順著故事發展,主角在婚後也罹患了憂鬱症,進而導致離婚的片段。當故事線進行到這部分時,我們終於能從一個他者對於憂鬱症的觀察,進而轉換人稱的看見憂鬱症如何被「再現」在演員的演出中。憂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因為某些外在或內心的因素,導致腦內分泌血清素的機制失調,進而導致長期的情緒低落的單極式的精神狀態。這種單極性的狀態,演員並沒有如之前一般的抓準狀態,反而以一種相對淡然的敘事狀態帶過了離婚,甚至是母親的自殺身亡。原本應該具有重量的血親死亡,卻在表導的選擇下,泰山若輕的帶過。於是我不斷反覆思考這個「憂鬱症」的再現方式,是站在什麼樣的角度被詮釋的。

沒錯,我是以一個同為精神疾病患者的角度在書寫這篇評論的。我有重鬱症、躁鬱症、恐慌症、精神官能症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當然我也曾自殺未遂因而被精神疾病列管。所以在欣賞《好》的時候,我個人是非常能投射在作品前半部「他人」對於憂鬱症的不解,反而是在人稱轉變後,演員的敘事讓我有一種疏離感,甚至在後段重新書寫清單之時,就像是防治自殺的標語一般,我的厭惡感更是無可壓抑。前段的寵物死亡鴻毛如重,後段的母親死亡卻泰山若輕,也許是身為觀眾的我沒辦法理解演員試圖詮釋的角色狀態,又或者是後半段的平鋪直述是一種表導選擇的詮釋方法,我不斷回想那段的台詞是否限制的演員或導演的空間,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這個較為輕描淡寫的敘事是被設計好的,於是接下來我便開始思考:是因為演員沒有相關的反身性生命經驗嗎?亦或者是他們想再現的是罹患憂鬱症狀態中,對於世俗的無關輕重?這部分身為觀眾也無從得知了。

最後我的結論是,將這個「憂鬱症」的再現視為田野深度不足的地方,《好》前半對於憂鬱症的疑惑與自殺的不解,是一個全然他者的魔幻寫實,深刻精準。然而對於後半部憂鬱症的「反身性」再現,卻無法呈現這個精神疾病的層次與人性的深度,雖然並不影響整部戲的有機性與可看性,然而也許對於「像我一樣」的觀眾,卻無法在這部作品中有被同理的感受。關懷身邊有憂鬱症的朋友,在近期的社群平台上一直都有類似的動態與分享,然而有誰真正做到了實質的關懷呢?如同四把椅子的《好》,像是一篇極具影響力的社群動態而被大家爭相分享著,但如何從他者的角度走進、了解憂鬱症患者的日常與生活,顯然在這部作品中不具說服力,更甚者讓「好事清單」成為了一個自殺防治的口號與方式,而這種缺少同理心的手法某些程度上仍然不斷複製、雋刻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排他與抗拒。四把椅子的《好》,也許對於一般多數觀眾而言似乎提供了某些出口與答案,但也許在理解憂鬱症這部分的田野經驗能有更扎實的內化與再現時,或許才是相異的我們能有對話的可能。


註釋:

1、編按:Duncan Macmillan與演員Jonny Donahoe共同發展,2015年於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ringe 2015)首演。2015年與美國紐約Barrow Theatre的演出,成為HBO紀錄片系列作品《每件美好的小事》。

《好事清單》

演出|四把椅子劇團
時間|2022/02/13 19:30
地點|新北市樹林表演藝術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短暫換取的時間70分鐘內,有人成為劇中的醫生、父親、小學老師、大學老師、愛人,重現主角重要的生命片段,這些瑣碎的小事亦如好事的清單,得以讓生命低潮與抑鬱的時刻,有著閃爍的光芒。(葉根泉)
3月
28
2022
正因為「觀眾參與」之不可預期,無論演員如何努力掌握節奏、建立氛圍、引導觀眾,總還是無法面面俱到,或絲絲入扣,演出中的拖沓、縫隙、脫節,都更能凸顯劇場的不安本質,暴露出劇場的粗糙面向,也就是最能藉以隱喻人生的劇場特質。而每一個不同卡司組合,不同氛圍情緒,不同共作關係,也都確定每一個演出版本的獨特性,不啻是劇場不可複製的在場性的最佳印證。(陳正熙)
4月
08
2021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