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易明・正義難伸《費黛里歐》
7月
27
2015
費黛里歐(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0次瀏覽
鴻鴻(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歌劇史上有不少音樂超卓、劇情蹩腳的名作,《費黛里歐》也許可算其一。說「也許」,因為當代導演像醫師,有的擅長整脊、有的擅長整容,再荒謬甚至糊塗的劇情,都可能剖現天機的曙光。有能耐的導演出手雖奇,卻不致喧賓奪主,除了用表演修繕劇本之不足、彌補音樂的留白,更能夠化羈絆為助力,讓音樂的特色格外豁顯。從柏林喜歌劇院到蘇黎世歌劇院的掌舵者,安德理亞‧荷穆齊(Andreas Homoki)這次用《費黛里歐》做了漂亮示範。

《費黛里歐》是一個精神分裂的劇本,主軸雖是女主角千里救夫,卻前半寫成情愛扮裝小喜劇,後半轉向悲情正義大合唱。荷穆齊的關鍵剪裁,便是將這兩半用一個框架統合起來──費黛里歐的死亡。開場序曲未出,先演結尾前的生死衝突,且讓女主角橫死惡人槍下,而非原劇書寫的,機器神(部長)降臨解危。女主角既死,始接序曲,讓她從死中坐起,看著後牆打開,眾多男女情侶雙雙團聚,彷彿夢中的美好天堂。字幕浮現,第一個名字就是貝多芬,明示以下是作曲家的版本登場。當全劇依序進行到尾聲時,同一場景再現,正義的號角及時響起,部長主持了正義,惡人伏法,夫妻團聚,萬民歡騰歌詠自由與真愛無敵。在音樂結束前最後一刻,卻又突然重現女主角的死亡場景,讓人驚覺這才是現實,不可思議的拯救只是作曲家的一廂情願,或者是費黛里歐只有死後才能達成的幻想。

全劇在狹仄的三面灰牆間進行,人物像是困獸在籠內奔突,讓第二幕的監獄意象提早貫穿全局。演員全著黑白服裝,燈光也注重光影、不上顏色,黑白色調統一了視覺,彰顯這齣戲理念強過寫實,也強調了音樂的精神層面。對白一律刪除,瑣碎的細節也與之俱去,只用簡約的字幕介紹人物和原劇要求的動作或場景,演員不時抬頭閱讀,彷彿在依循指令前進,被作曲家牽著鼻子走。其效果便是重唱、獨唱、合唱一首接一首,演員以身體動態傳達情緒和關係變化,集中了戲劇張力,也突出了音樂的對比表現,從「說唱劇」蛻化成更純粹的「歌劇」。第一幕的情愛糾葛經過去脂手術,反而綱舉目張,呈現了飽滿的情感強度,足以和第二幕在風格上接軌。

十八世紀戲劇與歌劇特別喜歡玩的扮裝把戲,固然能滿足觀眾突破本身階級身份限制的潛意識,卻往往令當代導演傷透腦筋,成了劇情可信度破功的罩門。荷穆齊選擇正面迎戰,一開始就讓獄吏之女瑪彩琳娜幫蕾奧諾拉改換男裝,後來還深情互吻,擺明她從未以為費黛里歐是男兒身,坦然面對一段女女戀,反而讓這段關係順理成章。另一個大膽改動是讓合唱團完全穿當代西裝,擺脫衰弱的囚犯身份,而成為渴望自由的全體人民化身。

再有一個調動令人激賞,就是把老獄吏「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歌曲,改成他收錢答應協助典獄長殺人之後,讓他的陰暗面呈現出來,豐富了內心肌理。這些「微調」手段疏通了全劇脈絡,讓每個人物都更有真實感。把劇情弱點排除,讓觀眾聚焦在作品真正傑出的:音樂上面,這是導演深入劇情工作之後,所能達到的最佳成果,讓呂紹嘉領導的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火力全開,而國內外歌手也能夠在複雜的場面調度中,展現音樂和戲劇表演的充沛能量。

經典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費黛里歐》此刻的演出,卻與當下在台灣最受矚目的社會/政治事件,奇妙地彼此呼應。導演給劇中政治犯的鎖鍊,事實上是一塊蒙眼布,代表威權最恐懼的,便是讓人看見真相。一如荷穆齊深具洞察力的當代詮釋:民眾雖能張眼望見真相,卻總是來不及拯救無情的現實。主持正義的「部長」只存在作曲家的想像裡,現實中的「部長」反可能正是迫害正義的劊子手。不過,貝多芬的音樂鼓舞著每一代觀眾繼續與霸權抗爭。我們知道神不在機器上,而在每個人勇於發聲的歌喉間:「長久的期待終於成真,正義與慈悲同時顯現!」

《費黛里歐》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蘇黎世歌劇院
時間|2015/07/2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國內外演員,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已培養出一定的默契,台灣歌手聲音上的說服力,與國外「職業」的歌劇演員也能並駕齊驅,尤其是蔡文浩飾演的洛可戲份吃重,他的歌聲呈現「穩如泰山」的局面。(林采韻)
7月
30
2015
此次跨國製作在戲劇與導演方面,可以算是一個成功的演出,看得出導演荷穆齊對於貝多芬的這部劇作有著透徹且獨門的心得。NSO優秀的製作,只可惜音樂的表現差強人意,別忘了歌劇的主角仍然是音樂。 (武文堯)
7月
27
2015
荷穆奇的製作更可貴之處,不但在於形式上將歌劇劇場化,甚或電影化,而是將尋求自由/解脫的路徑除去政治化。以開麥拉 (camera) 為核心,將英雄歌劇內化、淡化,簡化幾乎為「室內歌劇」,將德語歌劇特有的「英雄男高音」 扁平化;更將英雄式「拯救歌劇」關鍵救援的刺激移除,形而上為心靈的解脫與救贖。(王寶祥)
7月
27
2015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