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交替的新身體語彙《春鬥2014》
4月
21
2014
春鬥2014(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2次瀏覽
葉根泉(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今年是「雲門2」創團滿15週年,原藝術總監林懷民正式交棒給鄭宗龍,從太陽花學運以來,社會彌漫著世代交替的氛圍,「雲門2」已先跨出這一步。因此今年的《春鬥》令人期待,在於這些年輕的舞者,是否能扛起如此重責大任,表現出自我的風格與展現新世代的身體語彙;另一層次是在於這些長期和「雲門2」合作的編舞家,隨著年歲與經驗的積累,觀眾是否能看到生命歷練下更為成熟的作品,走出這個世代不同於前人的路徑。但以此次《春鬥2014》主場三個作品:〈杜連魁〉、〈浮動的房間〉、〈Yaangad.椏幹〉觀之,三位編舞家鄭宗龍、黃翊、布拉瑞揚,與「雲門2」的舞者,要脫離雲門林懷民肢體風格的影子,呈現出現當代新的身體語彙,仍有一段路要走。

新任藝術總監鄭宗龍的〈杜連魁〉,取材自王爾德(Oscar Wilde)小說《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故事情節,但名稱卻用了1977年出版王大閎翻譯的《杜連魁》,譯者將書中場景亦轉換為當時的台北,如此現代再轉譯書寫的過程,如同舞作音樂與內容所顯示混雜性(hetro-)、拼貼(collage)。鄭宗龍選擇三重先嗇宮聯樂社演奏北管扮仙曲牌「三仙」,搭配貝多芬鋼琴協奏曲、聖桑《天鵝》La cygne甚至湯姆.威茨(Tom Waits)Fawn,在這樣背景音樂襯托之下,三位男舞者扛起紅色長板凳,以鑼鼓點下的節奏騰跳進場。三人的衣著既不現代又不鄉土,是很刻板農村莊稼漢的裝扮,無論造形與肢體身段,都像回到早期林懷民《薪傳》、《廖添丁》的影子。但鄭宗龍和林懷民不同的是:林懷民早期作品中對中國的想像、探索台灣本土文化根源的歷史情懷,在鄭宗龍的拆解下,只是成為他表達符號的造形。三人無論京劇武功動作和雲手,都是神似卻不相像,而這樣北管音樂和人物身形的選用,是否訴諸一種兒時看戲經驗的回憶?還是以此來作為嘲弄(二位農村莊稼漢蹲立在板凳之上搖屁股),都令觀眾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而這樣表達符號的混淆不清,也在於此支舞作對於女性角色的刻劃過於扁平。無論是與男主角相戀結婚的莎劇女伶西畢兒(Sibyl),鄭宗龍是以杜連魁贈予美服的物質層面來帶過兩人之間的情愛,最後還因愛情的消逝而服毒自殺。鄭宗龍讓這位女角比杜連魁還更像被命運操弄的玩偶,毫無自主性可言,杜連魁至少是自己的選擇,甘於出賣靈魂換取永恆的青春美貌。而舞作最令人瞠目結舌的片刻──女舞者林宜萱以一襲黑衣如引誘浮士德的魔鬼梅菲斯特(Mephostophiles),在J Patrick英文有聲書朗讀到「soul」的cue點時,一道黑色的墨水從舞台上頭傾洩而下,直接淋在林宜萱的頭上。這已不是林懷民在《狂草》舞台設計上墨跡顯現的美感,而是近乎電視上整人遊戲的惡搞,令人質疑這樣的橋段不是應該放在男主角杜連魁的身上嗎?雖然可以理解,編舞者以此象徵「畫像」取代杜連魁成為現實歲月老醜的襲擊,但讓一位女舞者站立舞台,持續承受頂上墨水無情的流洩,是否有其必要如此漫長?有待商榷!整體而言,〈杜連魁〉所想表達的內涵讓觀眾疏離,對於編舞家想從文本去碰觸到未曾面對的自己,反而更包裹在銅牆鐵壁裡,讓外界無法參透。

黃翊《浮動的房間》是2010年版的全新改編,也是今晚最打動我的一支舞。雖然裡面似乎可見2007年太陽劇團(Theatre de Soleil)來台演出《浮生若夢》Les Ephémères圓盤流動換景、2010年英國合拍劇團(Complicite)《春琴》仿日本文樂黑衣操偶師支配舞者等相似片段,但裡面濃郁的情感,完全壓抑在現代人相互陌生疏離,又相互寂寞依偎的氛圍內。黃翊編舞流暢,如他在作品前上台描述,他在尋求一種電影感去呈現舞蹈,果然場與場之間的溶接無痕,有如電影zoom in, zoom out鏡頭的效果,所靠的是舞者間肢體熟稔的搭配,相互配合去完成場面調度。只有舞池低音重頻跳舞那段稍嫌冗長,觀眾也不知此安放於作品內作用何在?另外兩位男女舞者如飄浮在半空中褪去衣服肢體交纏,不知是舞者或是編舞者最後的堅持,無法全裸以對,而稍稍破壞了現實的再現。其他各個片段從頭至尾都相互呼應,生命「孤獨」的主題一再變奏重現,包括黃翊所選用顧爾德(Glenn Gould)彈奏巴哈D小調鋼琴協奏曲(Bach, concerto in d minor bwv 974)版本,顧爾德錄音時喜歡自己隨著音樂哼唱,當觀眾聽到若隱若現的人聲埋伏在琴音之間,心裡深處的寂寥,更被揪了一下。

黃翊最常處理是在群體裡,孤獨的個體離散在外,而一台連接長線的舊式黑色電話置於舞台一隅,象徵對外的聯結與思念的傾訴。但在舞作最後,那根被操弄的長線像被喚醒暴怒的巨蛇,鞭子般不斷抽動亂竄的弧線,最後力量之大將被擁在懷中的電話整個抽走。而這樣孤獨一人的身影,黃翊讓最後的畫面有點「甜」:身後隱身黑黯的舞者將手上小燈亮起,如點點螢火環繞在四周。這裡聯結到黃翊在作品前述說一段令他哽咽的事情:他的阿公住進加護病房,最近情況有所好轉,但醫院方面說這是最後迴光返照,他希望在場觀眾拿起手機,亮面朝他,想拍一張永留存心中紀念的照片,這時全場手機燈光瑩瑩有如星辰。

〈Yaangad.枒幹〉是布拉瑞揚繼與「原舞者」合作《Pu’ing 找路》後,再一次回到部落尋根的作品。Yaangad是卑南語「生命」的意思,幕一拉啟,一群著黑衣的舞者或聚或散,步行蹣跚有如活死人遊蕩在連翼幕都徹底拆除的舞台空間裡。如此氛圍很像林懷民《流浪者之歌》開頭,以低緩躬背來表達行者經長途跋涉才來到洗滌淨身的〈聖河〉之畔,但布拉瑞揚所想呈現的不是求道的過程,反而是散落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無根漂泊的人們,孤立無援找不到自己生命依存的所在。這些人在泥濘裡翻滾,將塵埃灑向自己、或惡狠狠將泥沙甩向四方。這裡是《流浪者之歌》在黃金稻穀內翻騰喜悅的反轉,舞者肢體莫名的痙攣、抽搐、起乩般晃動,來表達自身的不由自己。直到在中間枯木靜坐如石的桑布伊開口吟唱,召喚起內在靈魂的迴返,再以鼻笛和祈禱文,如童話故事裡的弄笛人,帶領著這一群人重新圈舞起來,一步踏著一步,呼應著祖靈內在聲音的祈求。

以這三支舞呈現出文化異質的混血〈杜連魁〉、生命孤寂的面對〈浮動的房間〉與重返部落找尋生命力的〈Yaangad.枒幹〉,是否能藉此開展出台灣現代新世代身體的圖像,似乎還很難以此來完全代換。但只要時間、人生經驗持續的堆疊,台灣新身體語彙的實踐,必在生命內在的角落裡萌生新芽。

《春鬥2014》

演出|雲門2
時間|2014/04/18 197:30
地點|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讓桑布伊的聲音、原住民的聲音被聽見才是作品出發點,而並非為了成就這支「舞蹈作品」。從這樣對於歌舞出發點的本意來看,也許布拉瑞揚已稍稍滑脫現當代舞蹈脈絡下舞蹈作為獨立藝術的軌道,而啟程進入部落尋根之旅。(樊香君)
5月
16
201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