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久時間的「發現」《道隱》
11月
25
2019
道隱(TAI身體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4次瀏覽
戴君安(特約評論人)

我常開車經過臺南市山上區外的快速道路,卻從不曾停留或進入山上區的任何一角,更不知這裡隱藏一個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淨水池。這個淨水池似乎被多數人遺忘了,隨著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幕,這個淨水池最近又被「發現」了;也為了看TAI身體劇場在臺南藝術節的《道隱》,我才真正的來到「山上」。即使對臺南市的邊陲地帶不太陌生,即使有著先進的導航帶路,我卻在博物館附近繞了一大圈後,才把車開進淨水池邊的停車場。看來,淨水池果真需要設在如此隱密的地方,才能保有不受汙染的水資源。

傍晚時分,在夕陽餘暉下,風吹竹林的颯颯聲,令人彷彿歸隱山林般,悠然沉浸在靜謐的天地之間。日照逐漸淡去,四周的燈光集中在眼前的階梯上,此時更加敬佩先人為了汲取天然淨水,蓋了這個一百八十九層的階梯。光照下,汨汨流出的水閃閃發亮的漫過每個階梯,謙卑、敬畏之意油然而起,謝意則深深烙進心裡。這一小段無聲、無人的序幕,撬起了深切的撼動,並預言了即將發生的美好。

遠方漸漸看到七位舞者出現在淼淼霧氣中,他們的手腳趴在階梯上,有如動物般,四足並用慢慢爬下來。他們緩緩移動的身軀,有如胼手胝足的先民,慢慢爬過每吋土地,打造每層階梯。各式不同剪裁、設計的全身白衣,在燈光、月光之下發出反射式的螢光,顯得十分搶眼。

爬到階梯中段的平台後,所有舞者起身並發出各種蟲鳴、蛙叫或鳥叫聲,而且聲音此起彼落,有如接龍般,不間斷的段落,霎時間讓原本空虛的竹林顯得十分熱鬧。接著,遠眺中的身體動作有如各種不同生物、動物,有時獨自晃動,有時則倆倆成雙的同時互動。接著又持續沿著階梯蜿蜒而下,他們有如流水般的足跡,迂迴有如蛇行,口中重複念著「那麼久的時間,都忘了,沒感覺了」。有時同時發聲、有時則如堆疊瓦片般複誦,又有如卡農般的輪唱。我不確定他們為何要講這段話,也不知道這段話對他們而言的真正意涵;但那聲音、台詞有如撞擊了觀者的腦波般而產生共鳴,也說中了我先前的感受,這淨水池確實存在很久了,卻被人們淡忘了,忘了它的重要性,大家對它的感覺麻木了。

舞者們一邊唸著,一邊移動到階梯底層的平台,只有一人依然四足著地,倒退向下爬。當他們都抵達平台後,獨自倒退爬行的舞者坐在石階尾端的小台座上,其餘六人口中頻頻發出混合著歌謠、唸詞及各種仿動物、生物的聲音。接著獨行者也加入其他人,此時歌謠、唸詞及其他聲音都停止了,只有拍手和按照腳譜踏地時產生的節奏,融入山林水道周圍的風聲、樹聲。霎時頓感,此情此景不復多得,唯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天地人共融的美好。

隨後,他們又往上爬回階梯中間段的平台,並不斷的發出wis、wis的聲音,據說,這是模仿太魯閣族的口簧琴聲音發出的狀聲詞。如果沒有得到提點,無法了解這個發音的意義,只能憑當下的音感隨意猜測;但即使無知也是一種美好,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聲音、身體與自然萬物間,各種可能的連結。

在走回到階梯中段的平台時,他們唱了一首極像布農族唱腔的歌曲,並一邊重複說著:「那麼久的時間……」的台詞。之後,再從平台走下來,又唱了另一首歌。同時,也開始說起了密語,這是在原住民族群常見的特殊對話,通常是在每個字後面加上個母音,例如:「欺騙」說成「欺vǝ騙vǝ」,俗稱「說vǝ語」。他們一階一階往下跳,一邊跳,一邊說vǝ語,我只大約聽出了欺騙兩字,其餘都霧灑灑,可說是他們達到說密語的目的了。

快抵達最底層的平台前,在一片持續的「欺vǝ騙vǝ」聲中,有位男舞者重複講了幾遍一段完整的話:「我們把世界看錯,反說它欺騙了我們」。此時,我不禁好奇,說密語是否就是因為常被欺騙?還是只因為把世界看錯?對於這些疑問,我無解,不知天地是否有解。到了平台後,舞者們站成兩排。先是一個聲音發出wis、wis的聲音,然後是兩個聲音發出wis、wis的聲音,接著是三個聲音,最後六個聲音同時發出第六次wis、wis的聲音。這樣的節奏,彷彿成了夜風掃林木的和聲,彼此呼應,彷如天音。

舞者們接著一一說出自己的姓名,第一次講中文,其次講臺語,最後一次講族名,重複輪過四遍。唯一的漢人舞者吳志宏,因為沒有族名而略過,看似遺缺,倒也是種美好的留白。他和原住民舞者們的組合,並無突兀之處,反而能呈現原漢共融的美好。講完姓名後,他們慢慢走回階梯上,慢慢走上去,慢慢的走,有如要把時光踩在腳下,不讓它溜走。但在另一首歌聲中,他們再度踩著腳譜下到平台。

到了最底層的平台上,舞者們踩著腳譜,牽著手重複講了多遍:「那麼久的時間……」後,說話的聲音暫停,只有身體、踩腳譜的足部及鈴鐺仍然發出動律。最後,他們轉身背對群眾,好似回歸山林般的走上階梯,口中幽幽念著:「那麼久的時間……」,緩緩而悠然的遠去,直到身形、聲音及光線逐漸隱沒於看似無盡頭的水道間。

瓦旦督喜在《道隱》的呈現上,可說集天時、地利、人和之大成。秋末的氣候乾爽、季風徐吹及竹林環伺的淨水池區,營造出神秘而遼闊的觀賞氛圍。他善用環境的自然條件,鋪陳出有時深遠、有時貼近的舞蹈路徑。舞者們渾然自我的表現,既不呆滯也不匠氣,而且能將台詞、歌聲和他多年研究的腳譜靈活運用。以上總總,使《道隱》放大了環境劇場的優點,縮小了它的缺點;簡單而言,那觀賞時的美好,讓我暫時忘卻蚊蟲叮咬的苦惱。話雖如此,我也很想看看《道隱》在其他場域再現,以示其潛在能量的穩定度。如果換個環境,《道隱》也能展現如同在淨水池區的美好,《道隱》無非是TAI身體劇場近年的最佳作品。

《道隱》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19/11/03 17:30
地點|臺南水道淨水池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