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仔內的表演《超親密小戲節─大稻埕區》
10月
28
2014
超親密小戲節/日常生活(飛人集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8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這是一個非常舒服的看戲經驗。主辦單位以「看戲走路、走路看戲」的方式,帶領觀眾穿梭在大稻埕的巷弄之間,像是「巷仔內」的人熟門熟路地引領觀者重新認識這個地區。從表演空間的選擇與行走動線的規劃皆可感受主事者的用心與細膩;我們拿到一本看戲護照,在三個表演場地之間移動、收集戳章,看戲頓時充滿旅行的悠閒自得。護照上還附一張幻燈片般透光的老照片,召喚吾人思古之幽情,搭配著知性與趣味兼具的導覽說明,看到大稻埕老建築的美,以及此地新興的一些改變,沿途充滿發現的驚喜。

表演場地選在幾處充滿歷史情味的老屋新生空間中, (其中保安捌肆還正展出漢德寶墨跡),身在其中已然十分愜意愉悅。看戲前最擔心的是:「超親密」的觀演距離是否會產生尷尬,(尤其如果不喜歡該表演時),但親身參與之後覺得自己多慮了。三個表演使用媒材不同、風格迥異,短短的二十分鐘皆「很有話說」,雖然前兩個演出其實完全沒有使用語言。

第一個作品《日常生活》,前半部以大型立體書的方式描述一名上班族女子周而復始的日子,一本書涵蓋一日生活,劉銘鏗一頁頁翻開書:房間、搭公車、辦公室、午餐、辦公室、晚餐、床、夢境。樂師則現場變化簡單的樂器伴奏營造氛圍,讓觀眾看圖解讀女子的心緒。前幾日這名上班族的日子似乎沒很大改變,但慢慢的,便利商店全為一家壟斷、餐廳變成食堂、代表國家機器與暴力的坦克、軍警出現,女子每晚的夢(簡單的紙燈籠投影)逐日變成噩夢、甚至不復有夢,反映許多港人(甚至台灣人)對於現況的不滿:生活愈來愈單一、無趣、極權、恐怖。劉銘鏗使用一日復一日重複方式,讓觀眾看到這些改變,是冷水煮青蛙地漸進發生的,等到發現不對勁時,一切已然黑白殘破。後半部作者以簡單的投影,表現日前香港的雨傘抗爭運動。前半是政治寓言,後半儼然為政治宣言,甚至出現「拼命跑、不要歇息、抵抗強權」等口號式標語,最後其實稍嫌直白多餘,但在香港佔中事件方興未艾之際演出,遂為信心喊話與情感宣洩之必要。

第二個演出比較像是一個現場作畫與投影探索的概念。一進入小酒館坐定之後,注意到牆上宛若水墨畫的投影,但姜睿明開始動作之後,我們才注意到那是些在投影機上的鉛筆木屑。接著他開始放上投影照片,在其上以簽字筆簡單描摹,同時寫下文字。整個表演可說是創作者造訪世界幾個博物館的圖文手札,並感受到旅人的孤獨心情。他最後把畫好的幾張投影片疊放在一起,然後在牆上描畫投映出來的東西。複製、再創造;投射、再折射;單一、合成。最後他撕下牆上的畫,復又在光源處削上鉛筆屑,跟一開始的畫面似同非同:旅行之後,像是回歸原點,但也在旅人身上造成了些微改變。

前兩個演出題材很當代,而第三個作品則拐了個彎,進入一個極傳統的世界。《柴房會》是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潮州鐵枝木偶戲,內容輕鬆諧趣,講一名鐵齒男子在旅店遇見美麗的女鬼。家族戲班金玉樓春仍保留了很傳統的表演型式,兩位表演者的唱念都相當有水準,男聲清亮有力、女子嗓音婉轉動聽。前兩個作品以視覺表現為主,這個演出則讓人打開耳朵,在小室中很直接地接收與享受聽覺的刺激。

小戲節活動動員許多人,除了表演者,每個表演區都要有工作人員,加上導覽,如此龐大的人力投入,但每場觀眾最多只有25人,成本想必十分可觀。很享受這種親密又自在的觀賞經驗,但想到很多人無緣得見,不禁深覺可惜。

《超親密小戲節─大稻埕區》

演出|劉銘鏗、姜睿明、金玉樓春潮州木偶劇團
時間|2014/10/23 16:30
地點|大稻埕區 (共創舞台、Le Zinc 洛 Cafe & Bar、保安捌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