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神性」,看見「人性」《伯公伯婆》
11月
16
2021
伯公伯婆(偶偶偶劇團提供/攝影鄭棽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08次瀏覽
謝鴻文(特約評論人)

客家人習稱的伯公(土地公)、伯婆(土地婆),是與社稷土地依存最親密的神祇。偶偶偶劇團這齣《伯公伯婆》,不僅在表現伯公伯婆的親切,更意圖去除其「神性」,而賦予更多善良的、溫暖的、可愛的「人性」面貌。比方刻劃伯公伯婆現身偷偷去觀察要去考試的秀才阿福是否認真讀書,開心品嘗信眾祭拜的供品,懼怕玉皇大帝的警告不敢違規濫用法術⋯⋯種種行為看起來很人性化,情感分明,沒有權威威嚴的姿態。

如此一來,也讓伯婆的刻板形象有了翻轉,有別於民間故事傳說或戲劇常把伯婆描寫成刻薄小心眼,牙尖嘴利討人厭;這齣戲中的伯婆,只是對伯公比較嘮叨一些,認為正直老實認真的人值得守護,可是也不能完全依賴神仙法術去幫助人一步登天,一切得規規矩矩的奉行天書的指示,凡事明哲保身,非經天書預言允許之事,不敢踰矩去助人改運。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樣的伯婆就像一個奉公守法的公務員,平平凡凡,踏實的堅守自己的崗位職務。當我們太過於習慣去歌頌那些站在鎂光燈前所謂的菁英,有成就的人士;甚至是接近盲目的瘋迷、崇拜那一大堆沒內涵,說話與行為思想無益於社會大眾的網紅、名嘴時,類似伯婆的言行舉止塑造出來的形象,反而更應該被關注讚美才對呀!

看見這齣戲能將伯公伯婆的形象注入更多人性,毋寧是可喜與值得肯定的。至於其他角色的刻畫,阿福進京赴試途中所遇的兩名笨強盜,傻裡傻氣,偷雞不著蝕把米的糗狀,則是典型的兒童劇滑稽搞笑的丑角模式。阿福與強盜相遇互動的過程,其實稱不上有什麼聰明智慧,或懂得危機處理,卻又能頻頻化險為夷,只能說是幸運,或者真如俗話說的「天公疼憨人」,得到伯公伯婆暗中保護。除了老實的性格面向,戲中也呈現了阿福的某些調皮孩子氣,例如讀書讀累了會向妻子撒嬌,或者逗弄籠子裡的小鳥小啾啾,也賦予阿福多樣的性格。

阿福一邊讀書,一邊和小啾啾的對話尤其有趣。小啾啾從頭到尾都是被關在籠子裡的一隻假鳥,並未運用任何的偶代替。透過預錄的啾啾啾叫聲,模擬出背誦《三字經》經文句子等諧音,阿福皆能聽懂,因此他們之間有如彼此的「知音」,調節了單調的讀書日常,以及讓阿福「妻管嚴」下得到些許放鬆。小啾啾此物之存在,在這齣戲中因此不僅是道具而已,似乎也可當作一個角色來看待。

不過,若要再嚴謹一點考究若干事情,這齣戲舞台布景與服裝造型,很難直接明說是參考哪個朝代。可是注意看背景牆上繪製的扇形書法,「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乃是唐代詩人王貞白《白鹿洞二首》中的詩句。依此推論,假設這齣戲的時空參考是宋代,宋代的科舉制度發展到了宋神宗年間,王安石時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學子的必讀書。換言之,如《三字經》、《千字文》這些古代兒童啟蒙教材,做為秀才的應試範圍也許還說得通,但是阿福既然已是秀才,要進階考舉人、進士,已不能如戲中一直在背《三字經》的程度了。

另外一個使人困惑的地方在於這齣戲的劇名,既然以伯公伯婆稱呼,是明顯的客家族群用法。然而整齣戲除用此稱呼之外,完全無涉任何客家文化元素或精神,那麼這齣戲刻意用伯公伯婆的意義便模糊不明,有些可惜了!

《伯公伯婆》

演出|偶偶偶劇團
時間|2021/10/30 14:30
地點|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是一個經過公部門資源培力多年的素人戲劇團隊,首次自主自發地展開了西方經典的讀劇行動旅程,從文本改編到排練、技術設計、現場執行等環節,自力完成,確屬不易
2月
17
2025
酒神消解了個體的差異,包括種族、性別或階級,是一種打破界限的集體狂歡。我認為導演在本劇中有意,用歌舞的方式讓參與者在演出過程中達到精神的統一,利用演員本身「跨文化身體」的特性,打破現代社會理性框架
2月
17
2025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