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鞋與芭蕾的糾葛《點子鞋 2018》
2月
12
2018
點子鞋2018(劉人豪 攝,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5次瀏覽
徐瑋瑩(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兼具當代創意與芭蕾技術的當代芭蕾在台灣如何可能?《點子鞋2018》提供一個討論與省思的機會。

台灣舞者的養成過程中,芭蕾一直佔有重要分量。從第一代台灣新舞蹈家蔡瑞月那一輩起,芭蕾即是系統化訓練身體的重要技術。在台灣百年來舞蹈藝術的發展中,芭蕾雖然作為重要的身體訓練系統,但是相對於現代創作舞的蓬勃或民族舞的亮麗,以芭蕾身形技術為美學核心且持續創作表演的團體在台灣相對少數。此現象涉及台灣舞蹈藝術發展的歷史,包含文化政治、國際外交、教育制度等因素,在此先存而不論。現實面是,芭蕾在台灣一直是舞者身體訓練的一個重要體系,甚至是多數台灣舞者養成教育中最先接觸的身體訓練系統;然而,芭蕾作為一門具有特殊身體美學的舞蹈派系,在台灣舞蹈界至今仍掙扎著奮力茁壯。在此舞蹈生態下,1992年由張秀如成立的高雄城市芭蕾舞團與2004年開始的舞蹈平台《點子鞋》,即是希望為台灣的芭蕾開闢一片花園,藉此蓬勃芭蕾的編創與演出。《點子鞋》提供三十歲上下的年輕編/舞者創作表演,期待他/她們創意地傳承古典芭蕾的技術與美學。

《點子鞋》取名自英文dance shoe。「點子」是dance,意味舞蹈創意的無限開展;而shoe則是「鞋」。這裡的鞋不是泛稱任何種類的鞋,如高跟鞋、木屐、運動鞋、拖鞋等,而是限定於日常生活中不會出現、專屬芭蕾用的硬鞋。女舞者穿硬鞋上場是藝術總監張秀如的堅持,她認為這是芭蕾最直接與明顯的特徵。張秀如的堅持不無道理,然而在實際執行面上卻存在重重問題與張力。最直接的問題是,當大部分的編/舞者皆是以當代創作舞而非芭蕾為創作、表演專業,他/她們如何「變身」為芭蕾舞者,藉由芭蕾身體舞動邏輯感同(或挑戰)地編創出以芭蕾為基底的舞步?如何駕馭芭蕾嚴謹的身體技術,特別是穿上硬鞋後還能自在地舞/躍著?如何體現芭蕾修長的身形與氣質?甚至,如何透過芭蕾動作說自己想說的話、編自己欲表達的故事?雖然,台灣舞者大家都會芭蕾,但是不表示大家都是專業的芭蕾舞者。藝術總監立意良善的堅持在現實面上卻成為編/舞者最難過的關卡。

張秀如對芭蕾美學的執著與穿硬鞋上場的強調被視為理想,年輕一代的編/舞者有自己的偷渡方式。嚴格來說,大部分的編/舞者仍是以自己熟悉內化的創作手法與動作語彙呈現,這也是他/她們在短時間內不得不的作法,因此動作語彙夾雜著芭蕾、當代舞、甚至些許中國舞味道,芭蕾美感與技術不特別亮眼(例外的是以芭蕾為專業的郭蓉安的表現)。唯一能清楚辨識芭蕾的特徵是女舞者腳上穿的硬鞋。舞作中雖然女舞者都穿上硬鞋,但是實際透過硬鞋舞動的部分(如踮站)算來不超過整首(整場)一半。總的來說,女舞者使用上半身與手臂動作的清楚度、搶眼度、表達性勝過腿腳的硬鞋功夫,這是非戰之罪;一則是因為編創者專注於上半身所具有的表現性,一則是舞者並非專職芭蕾者。用嚴苛的眼光來看,女舞者的硬鞋表現稍嫌勉強,此外,硬鞋也限制了上半身靈活舞動的流暢感,這對作品語意的表達打了些折扣。男舞者因為沒有穿硬鞋的要求,身體的靈活度與表現性相對活躍與搶眼。如此,硬鞋對於堅持芭蕾特色的舞團重要與必需嗎?

我認同張秀如的觀點,在芭蕾養成過程中,硬鞋訓練的確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為硬鞋的訓練打造了芭蕾舞者特殊的身形線條與舞動美感,這是其他舞種的訓練無法取代的。然而,是不是一定得在台上穿硬鞋才稱得上是芭蕾舞團,此問題有待討論。我以為專職芭蕾的編舞者與舞者即使脫下硬鞋跳舞,仍能展現長年積累於身體的芭蕾氣質與身形線條而不走味。就今年的《點子鞋》而言,問題似乎不在於穿不穿硬鞋,而是大多數編/舞者本非芭蕾專長,自然難以發散芭蕾特有的氣息與腿腳功夫。要強調《點子鞋》是以芭蕾為核心的創作演出,最關鍵的是培養一批專業的芭蕾舞者,讓她們不論穿不穿硬鞋,舉手投足都散發著芭蕾氣息,而後,才能在此堅實的基礎上創新芭蕾或以芭蕾技術、美學為反思對象來「反芭蕾」。

回顧西方芭蕾發展史,硬鞋的出現是有其藝術與社會條件的支持;硬鞋是十九世紀的產物,為了營造女舞者仙女般輕盈夢幻的舞姿。在此之前的十七世紀末,女舞者穿著有跟鞋子,而後因技術(跳躍)的需求變為無跟平底鞋。從歷史縱深思考,硬鞋在芭蕾發展中是為了技術與舞作類型表達上的需要而產生。硬鞋是工具,是為了達到特殊藝術表達的中介。芭蕾系統出身的當代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 1949- )在1980年代末更將芭蕾穩固的身體美學去中心化,讓女舞者穿硬鞋卻傾斜、快速的踮轉,製造危險的視覺快感。這類舞作的里程碑是1987年為巴黎歌劇院編創的 ”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首演由大牌舞星紐瑞耶夫(Rudolf Nureyev)和年輕的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共舞。”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之所以能翻轉芭蕾技術與美學,不只在於編舞者與舞者都是有超高芭蕾技術的國際舞星,還在於威廉.佛塞有一套特殊的動作創作理論系統。芭蕾在歐美之所以能不斷革新與進化扎根於其四百多年來的傳承與面對每個新時代審美需求產生的內部革新。這是台灣芭蕾的發展無法(也不需要)相比,卻可以借鏡思考之處。

回到《點子鞋》要不要穿硬鞋上台的討論,西方芭蕾進程的回顧提醒我們:硬鞋是工具,是達到特殊藝術表達的中介。我想大膽的假設與提問,倘若《點子鞋》專長現代舞的舞者們在舞作練習中穿硬鞋(為了達到特殊的身體運作美學),但上台時不穿硬鞋,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會更向現代舞味道趨近,或是,反而能不需顧慮腳下的硬鞋及其所帶來的限制,而能更自在的舞出內化於己身的芭蕾韻味?更令我好奇的是,倘若編舞者不以芭蕾為前提編創,這次的作品會有哪些不同的發展?換言之,為了逼近芭蕾的美學要求,這些編舞者調整了哪些不同於過去習慣的創作手法?這些實作層面的問題需要反身性的思考與討論,或許能為《點子鞋2019》照見一絲未來努力的方向。

《點子鞋 2018》

演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時間|2018/01/27 19: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