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整編的青春殘篇——《O》
8月
23
2024
O(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王穎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2次瀏覽

文 張宗坤(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一方面提煉地方歷史為創作,一方面進行戲劇教育,影響‧新劇場近年來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至今已執行了十年的「青少年扮戲計畫」,在本年度演出的新劇目《O》,是這兩方面工作的交會點:透過口述歷史的手法向青少年收集個人生命故事,共同組織、再現這些故事為演出。劇場在此既是演練政治的眾人之事,也是長大成人的通過儀式。不論是第幾次,我們都很能被每一年度演出的青少年們所震撼;今年度編排中加入的傳統戲曲橋段,儘管略嫌生疏,卻也能看得出強烈地「想要做好」的意志。

在承認劇團與演員們的用心的前提上,本文試著深入追問與評價的是本劇的編導手法。雖然每一年參與的青少年成員與最終構成的情節不同,從2015年第一屆十六歲小劇場藝術節(現稱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演出的《少年蒙太奇》開始,「蒙太奇」就已是其編導上的核心精神。儘管能夠有效地綜合成長經驗和歷史敘事,或具有展示學習成果的功能性,但在劇團近年歷經數次與歷史相關的製作後,其弱點卻也一覽無遺:雖能夠不斷地取樣與昇華個體的特殊經驗為表演,卻也在破碎的敘事中,讓各種特殊經驗被整平得普遍、尋常。


O(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黃煚哲)

究其作為研究工具的原意,口述歷史訪談多半是以年長或有特定歷史經驗者為對象。在訪談青少年時,則是承認他們的經驗裡與當代的歷史存在某種交會,可以為後者提供補充。在劇場的運作中,口述歷史訪談還可以是創作的素材或前期準備。去年同樣由影響‧新劇場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之託製作演出的《女子戲.流轉歲月》,即是一例。只是,同樣消化與整理個人經驗的本劇,並不是為了構建擔保創作成立的歷史性,或是要提取(專業)演員的生命敘事,而是了整合這些意圖,讓青少年重新發掘、理解與轉化具有表演性潛質的生活事實。就這個意義來說,劇團所謂的「口述歷史劇場」,其實與所謂的「演員共創」方法相當接近。

我們在戲中不只看到某些特出的經驗:在山裡採摘柳丁的家庭、和阿嬤一起擔任辦桌水跤、和家人一起成為歌仔戲迷;同時也看到追星的粉絲、社團的集訓與小群體間的爭執等等青春的共同記憶;乃至於這些記憶經過抽象後,所整編成的以圓與點為中心的默劇,集中表達著成為眾人一份子(共同體)的嘗試與挫敗。可以想像,在演員(表演組)多達十七人、整個劇組的青少年將近有四十人的前提下,就算是涉世未深的年少時代,所有人經驗的總和仍相當可觀,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中全部表達。編劇的過程恐怕也是經過大量的工作、對話、討論,包含演員自己的即興發展,最後一同整理出劇本。


O(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王穎儀)

鑑於這段創作過程的不易,蒙太奇確實是自然的選擇。尤其是青少年劇場,演員們需要的除了當下的掌聲與粉絲,重要的還有上台表現自我、讓父母親友看見的機會。虛實相合、非連貫的編排方式,都有助於安插更多的演員與演出橋段。青少年時期的起伏震盪甚大、一切都在變動的不穩定感,運用這套手法確實也有助於表現思緒跳躍、充滿活力的意識狀態。

然而,這套手法的功能性優點,並無法完全被表演所吸收。對觀眾來說,我們所見的仍是一連串差距甚大的吉光片羽,我們跟著演員走過果園、喜宴、美髮廳與教室,得到卻不是線索明確的敘事,而是近乎完全不同的堅持與意念:有對於山林偏鄉生活的嚮往,有初次偷嚐酒精的罪惡與興奮,有復振傳統語言和文化的堅定,也有小眾興趣被理解的渴望等等。一以貫之的,卻是難以直接言說、各個不同的青春。這些紛雜的思緒,並沒有構成主線或是取得形式上的一貫;我們也不能確定所謂的「異質性」是否真的能夠用來窮盡、描述或是代表所有人的經驗。於是,我們每一年都驚嘆著一屆又一屆不同的青少年身上蘊含、迸發出的強大能量,或是讚賞每次演出豐富的自我挑戰或情節亮點;但是,每一屆共通的蒙太奇手法,卻也讓前述「每一個人都很不一樣」的異質性,被悄悄地轉變為「每一次演出都很特殊」的普遍性。


O(影響.新劇場提供/攝影黃煚哲)

回到更靠向口述歷史劇場一方的《女子戲.流轉歲月》來看,當時的劇評亦有類似的批評:「塊狀、發散、難以摘要,也不見得能準確歸類」【1】、「平鋪直敘、直接了當的敘事風格與故事串接,包山包海,一網打盡,也讓人偶有流水帳之感」【2】、「廣度有餘卻深度不足,未能於訪談或編創時更加思辨深掘」【3】。就算《女子戲》並未標榜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也設定了相對清楚的戰爭、教育與生產等三條主線,訪談紀錄所提供的豐沛素材,仍構成了編導上儘可能包山包海的誘惑、導致了相對破碎的產出,更何況是將兩種手法結合在一起的本劇。

縱然日漸缺乏新意,這套手法或許還有個剩餘的意義——青春就是人們最後的蒙太奇時刻,是一個連思考都還可以盡情跳躍、不會被要求合乎邏輯,或者,就算被要求了也可以置之不理,繼續勇往直前的私人年代。通過一場非線性的劇場演出、一場黑盒子裡安全長大的儀式,當少年少女們即將步入一個不再有想像力的世界時,後來者的我們也必須提醒:去置疑一切改變中的一成不變,也包含那些潛藏在改變之下的不變。


注解

1、見曾冠菱,2023/04/12,〈常民歲月,如何與為何流轉?《女子戲.流轉歲月》〉

2、見白斐嵐,2023/04/12,〈在劇場口述「口述史」──《女子戲.流轉歲月》〉

3、見江峰,2023/04/25,〈演故事作為史學方法:《女子戲.流轉歲月》的臺灣後殖民婦女史補闕〉

《O》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24/08/11 14:0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
遊戲設定的「革命」,參照的是哪一種現實歷史曾發生過的革命?不可諱言,它仍蘊存一種異托邦的思維。
9月
12
2024
這次人力飛行劇團的重製,不僅僅滿足於以寓言的形式召喚(或固著)某種意識或共識,更反身地凸顯了導演與演員位置的流動性與多重性,並透過後設戲劇的安排來凸顯「闖入」與「岔出」的一體兩面:影像技術對劇場空間的闖入、不同語言與身體間的闖入、演員對戲劇的闖入、吳子敬與黎煥雄雙導演彼此的闖入……
9月
11
2024
馬修.伯恩的創作不僅是對古典作品的尊重,更是對現代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他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度,讓這個經典故事在新的語境下煥發出不同以往的魅力。通過舞蹈編排、角色塑造與情節改編,他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的家庭、社會壓力與年輕人的困惑,並讓觀眾在觀賞中反思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9月
10
2024
如果我們問:「一齣戲能說明什麼,改變什麼,創造什麼」,答案或許不是「什麼都沒有」,但也確實有不少讓人不解之處。
9月
07
2024
《最後一個星期天》宛如一部公路電影,隨著車子行經雪地、颶風、海嘯,經歷死亡、分離,就連歌曲的音量也會因著車窗的開關變大變小
9月
04
2024
然而整體來說《西來庵》仍是一齣好看的戲,主要由於演員們的身體氣質,結合太極、武術、民俗藝陣的身體訓練基底,原本就溯源自民間傳統,使得劇中欲重現的百年前臺灣農民社會,顯得真實可信。
9月
04
2024
⋯⋯就演出本身而論,卻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其實就是作品標題:主角念念腦內的那些iTunes旋律,究竟對她的生命境遇有什麼影響。
9月
03
2024
《從這裡到那裡》藉由肢體表演與科技動畫的媒介,以肢體為語彙,以遊戲為方法、共享為核心,用「ok」、「no」和「why」等三種自我意識之性格為角色,以「點點、線線、面面星球」為路徑,展開一場關於幼兒的自我探索與人際關係探討的宇宙冒險旅程。
9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