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斷水遠山遙,凝視空白《感謝公主》
5月
22
2023
感謝公主(江之翠劇場、窮劇場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994次瀏覽

文 黃馨儀(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原以為《感謝公主》是一場南管新編,以我不甚熟悉的宋人《朱弁》為題,尋找當代表現形構展演,未料起始則直接進入「無法送達的遺書」的架構,以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經歷者老鄭訪未曾謀面的外孫女為起點,開展了兩小時的演出。

然而這樣的無預期,也更令人進入編導高俊耀創造的縫隙中。無論是老鄭送達的書信、或是留存的朱弁戲文,都提供了一個定本敘事。只是在敘事的文字之間,以至如何理解敘事,都有著極大的詮釋空間。甫開場,林子恆、王肇陽與李尉慈三人邊吃著象徵書信的紙張、邊交錯唸出老鄭的書信之後,魏美慧飾演的朱弁重複唱了三段《遠望鄉里》。《感謝公主》中一再可見「反覆」,多次的重啟,在南管戲的重複吟唱中讓情感堆疊、也讓我這陌生的耳朵重複熟悉、感知其所唱與所言。而在近代的故事線中,則在重複間層層揭露了真實的老鄭:由一開始以為的政治受難者、知曉其為左派的反動者,最後再揭秘其實為自新轉向者的身份——某種意義上為政府的臥底、政治犯的叛徒。這也讓老鄭的故事與朱弁形成意義上的對照。

朱弁故事是小梨園十八棚頭之首,尤其兼具了忠孝節義的意涵。朱弁雖被金朝所俘,但十六年來其志不渝、盡忠守節。金國雪花公主(鄭尹真飾)為保全他的性命與他假結婚,對其有兄妹之義;在宋的髮妻(陳彥希飾)為了救婆婆不惜拋棄兒子,極致孝道。悠遠綿長的南管,紮實地乘載了三人的堅持、忍耐與犧牲,曲調與時間一同咬著牙,逐個拆音解韻地前進。另一頭,遭逢十年牢獄的老鄭,也曾在堅持與等待的敘事之中,其與愛人同志小娟(鄭尹真飾)亦曾如此堅持,以犧牲為榮,期待改變時代,卻在獄中發現,生存才是道路。


感謝公主(江之翠劇場、窮劇場提供/攝影林育全)

變節的老鄭,在時代與政權的輾壓下失卻了所有的忠孝節義,好像理所當然地應對著朱弁的忠義,然而卻又難以工整地對上。如果朱弁有著明顯的敵人:金國,但老鄭的敵國是誰?朱弁的祖國明顯是宋,但對從中國上海來到台灣的老鄭而言,台灣並不是敵人,這座邊陲小島起初是欲解放的目標,後卻也成為受良心苛責而逃離的島嶼,是想回去卻又不得善終的宋朝。老鄭的敵人非國族,而是理想與信念,但堅持理想真是好事嗎?朱弁回宋後亦有不同結局,有的版本則褒揚他的忠孝,讓他功成名就、舉家團圓;但也有的版本說他被視為叛徒,抑鬱而終。戲曲故事,反映也隱喻著時代的希求,虛實交錯,而白色恐怖敘事也是一樣,受難者的多重樣貌,近年來才得以彰顯:五零年代左派政治犯的行為與實踐重新被肯認,自首、自新的轉向者心境也重新被理解思辨。

林子恆飾演的老鄭,難免令人想到蔡孝亁。他是中國共產黨員,在彰化花壇出生,是唯一走過延安長征的台灣人,並在五零年代潛回台灣,領導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籌備著共產黨的解放與接收。他一樣有過各式化名、各式傳說,但最後則「變節」自新,讓省工委被瓦解、眾多地下黨人被拘捕。

蔡孝亁確切的變節理由已無法知曉,抓捕他的特務頭子谷正文說他是利益薰心,但亦有人說多次智取特務逃離拘捕的他,是因為精神狀況而變節。如同劇中的老鄭即是因為一次次的精神摧殘,後為特務所用的他,潛伏回反動團體中,戴著面具生活、出賣異議人士。老鄭是這樣對外孫女述說自己,在反覆的台詞、映照的戲文之間,「真相」似乎又不僅是如此,時局的複雜、人心的幽微,也在文字之間形成模糊,留下空洞的空白。

這空白呼應著開演時吃下的信紙,被緩緩成團吐出,由王肇陽端著。戲末,他仍端著手,但其中已空無一物。真相是各說各話,真相是憑空想像,真相是看不見的具體存在。

另一個強烈的空白則來自節制的美學。南管角色的身體輕柔而流動,近代角色的身體相對暴烈僵硬,壓抑著太多情緒、急欲輸出太多理念。但所有人都同樣蒼白著,卻又飽滿著能量,看到後來有點渴望色彩,企求至少《朱弁》一戲可以梳妝衣彩吧!卻也知素衣與空台讓一切更加凝聚,只能看向表演者的聲情、看向亮暗之間的難以言喻,看見這些角色在走上歷史的舞台前,也只是個人。

最後,飾演孫女的李尉慈試圖攤開鋪平皺成一團的紙張。弄皺的紙,無法還原,即使鋪平,也非從前的紙了。從唱詞的字幕,到台上的紙,交互傳承著消散的意象;因為散佚,才有拼湊的行動,可是卻也拼湊不回完整,中間永遠都有縫隙。

做戲,本來也就是一種填補空白的企圖。但比起填補,《感謝公主》則是打量與顯影了這些空白與縫隙,就算靜止,也是一種行動,讓南管曲音與演員凝練的身體協助冷卻與打亮,同劇中人物一起望斷水遠山遙,凝視這些難以道盡的歷史選擇。

《感謝公主》

演出|窮劇場X江之翠劇場
時間|2023/05/12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南管與現代劇不可共量的身體技藝與時間差異中,《感謝公主》拒絕以寫實之名提供一個「當代」的「戲曲新編」。
6月
02
2023
然而藉由權力跳轉的操作方式將笑點隱藏在文本結構裡,提供感官娛樂之外的意趣,演員也因著事件的推進能在轉折處強化角色立體感,讓角色生動鮮活,彎彎繞繞之間驚喜不斷
10月
10
2024
《喜妹夢遊仙境:兒童的焦慮劇場》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互動式的演出,成功將孩子們內心的焦慮與渴望具象化,讓他們在觀賞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力量與啟發。這不僅是一場奇幻的冒險旅程,更是一段探索自我、面對困難與追尋成長的旅程。
10月
08
2024
在這次演出中,放大的劇場空間,使得導演與舞台設計必須改變觀眾的位置與視角,讓他們從視野有限的共乘者,變成了全知的鳥瞰者,不能參與,只能旁觀。
10月
07
2024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織男.彼赫巫》作為一齣主打泰雅族的原創歌舞劇,但觀點卻與一般的戲劇無異,訴說應該尊重多元性別的差異,卻並未著重在泰雅族身上的異同進行延伸;講述了織布對於泰雅族而言無可取代的獨特與意義,卻也未就此解釋男性不可織布的緣由。
10月
01
202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
綜觀三齣作品,「尋死」命題的有效,基本建立在對於勞動現狀莫可奈何的絕對信任上。然而從勞動狀態、精神缺失到尋死展演,真正具有推演關係的僅有末二者,也就是各種精神狀態的缺失才是促成死亡的動機。
9月
24
2024
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9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