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族群,生而為人的奮戰精神《鄒先生,Tsou》
6月
29
2015
鄒先生,Tsou(陳彥斌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8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在這篇文章下筆之前,著實猶豫了許久是否真該為高中生的畢業演出寫一篇評論文。若純以「評論」角度分析每個表演細節,似乎顯得苛刻;若僅以學生呈現看待,倒又辜負了這群高中生令「大人們」都汗顏的敬業、專業精神。仔細想想,不如就從「鄒族高先生」在台灣歷史的文化脈絡作為起頭吧。

記得多年前曾在原民台某節目聽過這麼一句話(年代久遠,出處已不可靠,僅能憑印象引述):「原住民小朋友有著許多創作、表演上的天賦,卻少有機會將這些天賦雕琢成美學風格。今天你能踢腿一次,那是天賦;但若天天練習踢腿一百次,就成了舞蹈藝術。」這般對於才華往往「玉不琢不成器」的感嘆,儘管殘酷,卻是真實無比。這也讓高一生成了位這麼特殊的音樂家、文化人。與那些近代於部落採集、尋訪,尚帶著深厚文化傳統、以生活作為創作素材的耆老音樂人相比,高一生更像是一位站在十字路口的藝術家,承先啟後的時代開創者。烙印在身上的,是豐富鄒族樂舞涵養,接受的卻是由日本人引入的西方古典音樂訓練。以日文提詞,西式和聲概念譜曲,樂中呼喚的卻是族群與土地的靈魂。高一生的音樂精神,不但暗喻了台灣泛原住民族群與異文化間有美好、也有失落的遭遇,其於音樂家身分外,積極堆動族群文化認同,帶領部落邁向「現代化」,以及最後捲入二二八、白色恐怖的傳奇人生,都讓這悲劇英雄似的人物,成了當前原住民創作最常致敬的偉大前輩。

早在此作《鄒先生,Tsou》之前,多年來持續耕耘原住民樂舞演出的原舞者,也曾分別於2007年與2011年推出兩齣以高一生為主題的作品:《杜鵑山的回憶》與《迴夢‧Lalaksu》。曾在2008年看過《杜鵑山的回憶》的演出,當時原舞者以樂舞搭配高一生之創作,作品段落與敘事結構緊扣高一生生平事蹟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企圖以聲音與身體喚起觀眾對於那段歷史時空的記憶(無論是親身經歷,或是任何形式的間接接觸),更有種「承襲原住民本身樂舞儀式與口傳紀史,以此取代漢人文字史觀」的主體訴求。

至於在此次由陳彥斌編導,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演出的《鄒先生,Tsou》,光是開頭段落,大幕微微升起些許,僅留小腿以下高度,讓表演者在台上以各種姿態行走,而觀眾只能注視著他們緩慢穩健的腳步,就已預示了《鄒先生,Tsou》將會以另一種角度(也許更集中、也許更偏頗、也許更細微)對待這位「高先生」。劇中除了幾首高一生耳熟能詳、具有深刻辨識度的經典歌曲(如〈杜鵑山〉、〈春之佐保姬〉、〈長春花〉等),暗示了他古典樂背景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據聞是高一生為自己喪禮指定的追思音樂,另一方面也突顯了劇中人類與命運對上的主題),以及作為阿里山精神象徵的高聳森林之外,與高一生的連結相對薄弱,在大多數時候,反而刻意沖淡了與特定人物與歷史事件的指涉。此外,《鄒先生,Tsou》在議題格局上顯得更有野心,不甘於僅只碰觸過往歷史傷痕,或是現今社會持續進行的政治抗爭、民族自決、文化復興,而藉由投影片中戰爭、動物、獵捕、屋舍之崩毀(並倒轉播放重新還原建造)等畫面,展現作品之宏大企圖。以一小段時代歷史、一小群人的生命為素材,卻延伸至全人類在這土地上「拆毀有時,建造亦有時」的尷尬存在。

平心而論,無論是《鄒先生,Tsou》的議題處理或是表現手法,都可隱約感受創作者的大膽嘗試。首先,「傳統樂舞」一旦被放到舞台上,以「藝術表現」對待之,本身即成了個綁手綁腳、難以施展的創作主題(純粹敘述事實,並無冒犯之意):究竟誰才有資格重現祭儀樂舞?所能容許的更動範圍有多大?藝術自由與傳統規範孰輕孰重?一個不小心,「不尊重傳統」、「數典忘宗」、「消費原住民文化」的指控接踵而來。這之間的微妙處境,在文化交流頻繁(文化侵略也隨之頻繁)的當代社會,尚沒個答案,倒是風波不斷(彼得.布魯克的《摩訶婆羅達》大概是最有名的案例)。《鄒先生,Tsou》選擇大刀闊斧割捨歷史連結,以更象徵的手法處理上隱隱作痛的歷史、政治、族群議題,讓人物主角化身為隱喻背景,自然需要莫大勇氣。

此外,以觀眾角度看來,如何讓生命經驗相對單純的高中生,表達沉重、殘酷、深刻的歷史命題,則又是另一大挑戰。日治時代、現代化、抗爭、白色恐怖、戰爭,任一主題對於現在的高中生來說,無不顯得飄渺遙遠,就連歌詞都是以相對陌生的日文演唱,更別提把這些元素全部放在一起。稍有不慎,不是讓作品變得不冷不熱、不痛不癢,就是顯得矯情做作。然而,這群十八歲左右的高中生們,卻在作品中以身體最本能的狀態經歷並呈現了《鄒先生,Tsou》所欲碰觸的嚴肅議題,以適合這年紀的血氣方剛霸凌異己、對抗、打鬥、等待英雄拯救,接著跳步答數、倒下、再起身答數、再倒下、再起身答數,最後筋疲力竭地倒下、又筋疲力竭地起身答數,直到末了,在遠方平靜吟唱之起音中砰然倒下,回歸互相扶持,彷彿曬著溫暖陽光的療癒樂舞。他們在台上呈現的,不再是歷史的再現,反而傳達了關於堅持、反抗、欺凌、疲累、氣餒、壓迫、生存等困境最原始、最直接的身體反應。

儘管本文首段曾提及要評論高中學生演出,自有立場上的困難,但我並無意以熱血與勇敢的包裝,刻意忽視劇中(特別是前半段)略顯鬆散的結構,過度重複又未做出差異層次而落入平淡的「對抗」強度,又或者是傷痛奮戰過後總要回歸祖靈、回歸大地的傳統結局(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收尾在各國、各年代、各文化作品中層出不窮,也許暗示了這正是我們生而為人與生俱來的「回歸」渴望吧!)只是慢慢的,在這樣直接、毫無保留的身體能量中,觀眾也和他們一起深陷同樣的感官衝擊,一同經歷了演出者在台上所經歷的,為他們捏一把冷汗、和他們一起喘氣、一起帶著希望的眼神回歸平靜。這其中感觸,竟比許多結構完整、形式成熟的「大人作品」要來得真實。

正如高一生的音樂超越了族群、語言、傳統、現代的界線,《鄒先生,Tsou》更是突破了過往常見處理原住民歷史、抗爭史的創作格局,呼應了演出結束後樂舞指導Faidaw Fagod(懷劭.法努司)致詞所言:「Tsou不只是族群名字,更是『人』的意思,和Bunun、Tayal、Tao一樣都是人,只要你是『人』,每個人都是鄒先生。」於是《鄒先生,Tsou》所講述的,不再只是族群的奮戰,受迫者的奮戰,還有生存的奮戰,人之所以為人的奮戰,甚至是藝術創作的奮戰。看著一群孩子在台上,全心全意地投入,義無反顧地執著,反成了另一番對於「藝術創作」的鼓舞。是否對於創作者來說,也得像他們這般單純,這般無後顧之憂,才能顯出這樣的執著呢?

《鄒先生,Tsou》

演出|陳彥斌 x 第十三屆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
時間|2015/06/18 19:30
地點|台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舞蹈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劇最重要的是對演出這齣製作的新北市金山高中藝能班的孩子們的教育意義。孩子們飽滿純粹的力量遠超過許多為表演而表演過這些曲目的團隊。原住民族儀式、部落與劇場的三位一體的內在關係,似乎在這些領受過《鄒》劇洗禮的孩子身上不證自明地得到體現。(林育世)
7月
01
201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