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蘊流轉的寧靜海《海鷗》
5月
09
2012
海鷗(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8次瀏覽
黃心怡

如同綴在莫斯科劇院天際上的那隻海鷗,契訶夫的影響力實在太深遠,自從好幾年前,開始讀《海鷗》劇本的那一刻起,每次我打開衣櫃選出黑色洋裝,都會召喚出「我在為我的生活服喪」的台詞。他的文句嵌入了生活,而「生活」,做為本劇緊緊扣住的主題,和它一同在劇中撞出聲聲迴響的,還有才情、創作,和說不出、說不完、說不夠的愛。

當年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對《海鷗》採用了非常心理寫實式的詮釋,契訶夫的反應舉世聞名:他說,「他毀了我的作品」。也因此,之後任何人再詮釋這個劇本,都不免被拿來與(傳聞中的)史式風格相互對照。不同於二十世紀後半的劇作家,契訶夫將整部戲籠在他的羽翼下,不管在戲內還是戲外都能感覺得到他的聲影。然而,除了他自己聲明的「這是一齣四幕喜劇」之外,我對他的存在,也僅止於「感覺」而無法鉅細靡遺地說出細節,但確實能明確地感覺到劇作家強大的意志躲在舞台背後,窺伺全局。

如果說契訶夫的戲劇像散文,那麼台南人劇團這次的製作無疑是篇優美清麗的文章,河洛語有著特有的韻律感,讓那些若照著俄語原文直譯為中文,可能會稍嫌「文藝腔」的台詞活了起來,也讓我們這種平常慣於使用中文的觀眾得以建立一種美學的距離——曾經在某處讀過,人們在說那些「體己話」的時候常傾向使用不熟悉的語言,例如「國語人」說I love you,「台語人」講我愛你,增加的距離感會讓他們比較不害羞──台灣觀眾面對(特別是西方的)翻譯文本,常常會感到一種微妙的侷促與彆扭,而這樣的情形並未發生在本劇中,我想是因為文本已從一種外語轉譯為另一種我們又熟悉又陌生的「外語」,一種文學化的地方方言。而劇中通篇流暢雅致而生動的台語,恰如其分地在觀眾與文本之間鑿出了一條渠道,讓契訶夫的文字瀟灑了起來,得以乘載著滿溢的情感流淌於人心之間。

這齣戲談創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葉月林(葉登原飾)掛在嘴上的「年輕時最想做兩件事,一個是當作家,另一個就是娶某」。也許是因為我也是他們口中的「少年人」,聽起來格外怵目驚心。孕育創作的過程,是陳雨祿(李易修飾)的快樂、玫瑰(李劭婕飾)的嚮往、海盟(魏雋展飾)的痛苦、其他人的辦不到。第一幕中,葉月桃(黃怡琳飾)、海盟和人們對於「新形式」的追求或唾棄,其實是劇場中一直存在著的爭論。前輩們看不起新潮,新生代對舊作品亦嗤之以鼻。葉月桃和海盟之間的爭辯點出了兩代間永恆的對抗,已得勢者必然僵化,而新起之秀卻弄不清自己在做什麼。就連表示支持的「觀眾」明道醫生,在鼓勵海盟之餘仍得對他曉以「大義」,說教一番,仍是甩不脫舊時代的幽魂。劇終處,海盟終於明白,關於創作,不能牽拖形式和時代,必須面對的乃是自我的生活問題。

另外,面對無聊(的生命∕生活),大家只有以討愛來排遣無聊。劇中醫生的一句「哪裡來的那麼多愛?」除了不解少年人們為何付出如此重的愛,也詰問著,要愛的人們該到哪裡去討愛。劇中人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不會表達——例如,葉月桃用誇張而不合理的演技表達她的愛,與其說是為了愛人,倒不如說是為了愛她自己。而奇異的是,儘管她原就以扮演為業,卻沒人戳破她在生活中頻繁的扮演。他們愛得絕望,但仍抱持著希望。

而雖然是在大劇場演出,本劇仍有許多細膩幽微的小細節是值得注意的,例如從觀眾進場就以先聲奪人之姿攫獲觀眾視線的天幕燈,模擬蒼穹的精緻變化,配合情緒跌宕流轉,美不勝收,甚至讓人在踏出劇場後仰頭望天之際,頓覺台北的天空輸了一截。而本劇聲音處理上也層次分明,葉家大院與整座村莊,在清楚而多樣的聲響當中成為了立體的所在。我特別鍾愛第四幕中海盟陰騭的鋼琴聲——在觀看著名劇作演出時,每每容易因熟讀劇本,劇情走向甚至人物結局皆了然於心,所以期待看見的並非劇情發展,而是處理方式——就像在本劇中,觀眾早都知道海盟會死,卻照樣被那絕望又激動的琴聲吊著,又愛又怕,猜它會停,又怕它真停。這個手法確實收了挑逗之效。而那些專屬於鄉下的蟲鳴鳥囀,以及忽遠忽近的人物聲音,使得本劇的空間不限於我們看得見的舞台。另外,本劇演員非常精彩,但是我也不得不愛那些簡短的空台時刻:那是在海盟忽見門外正待離開的玫瑰身影,奪門而出的短短數秒;說也奇怪,當時看著一扇半掩的門、陰霾的天,與一座空蕩蕩的房子,卻像看到了海盟對玫瑰的無限在意和羈絆。隱喻一般,小村囚住了大夥,大家都想往市內跑,只有海盟走不掉;而那片天空從藹暖到墨鬱就如同海盟面對創作的欣喜、挫折而致困窘、放棄。

全劇給我的感覺,是沉穩、退讓,精緻而不炫耀的。各項劇場元素的結合純熟,且我必須承認,當台詞稍微長了點時,那些聲響精彩、燈光變幻、舞台巧妙就成了安撫我的良藥。我沒有哭成淚人兒,也不致失控嘻笑,看這齣戲的經驗,是平穩中時有驚喜,腦筋不斷地隨著語言轉動。當陳雨祿對玫瑰說,看戲的觀眾不是冷酷無情,便是存心來看笑話,我想,創作者可以放心了——至少,我願意以真誠的注視來回應作品,而這大概便是海盟最渴望的尊重了。

《海鷗》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2/05/06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黃香  
形式、內容、表演三合一的徹底通俗化,出於導演自覺的選擇——以通俗喜劇「趣味展現契訶夫筆下看似平淡乏味的那些角色人物,他們內心澎湃潮湧的慾望、癡念、憤懣。」這把霹靂火在三段戲中燃情熾燄,火熱灼人。(黃香)
5月
23
2012
這場《海鷗》的改編最成功的部分應該是角色的塑造,或說是導演與演員們本身對於角色的詮釋觀點。當角色的塑造與劇情不必藉由直白的台詞來推動時,他們的面貌自然便複雜而立體了,而這樣的戲也就成為舞台上眾演員們的競技場,演員的強度決定了角色的生死。因此可說,看這樣的戲是很過癮的。(彭雅婷)
4月
11
2012
說到表演的肢體動作,特別令我為演員驚心的是月桃這角色。且看在台上如此夭嬌風騷迷人又強橫的女性,莫名的也滿足同樣身為女性,想為而不敢為的一面,且同時被劇中的她給吸引,久久不得散去。(郭家云)
4月
08
2012
依據編導的想法,契訶夫劇中人物在表面的日常平淡底下,多的是要爆裂開來的濃郁情感和慾念,因此,生猛有力的台語和霹靂火表演風格,便成了凸顯這些情感慾念之必要。加油添醋和澎拜洶湧之後,就成了具有濃濃台味的《Kamome》,劇中人物不僅麗枝大灌烈酒,其他人大概也都酩酊大醉了。(陳正熙)
4月
03
2012
「霹靂火」手法確實讓戲好看了,但得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我們可以感覺到契訶夫的味道淡薄許多。為了要增強戲劇性,人物的外部行為、激情、衝突、偷情、單戀與不倫戀的情節被強調了,但契訶夫作品在語言中最著重表達的人物生存和精神狀態卻也因此被強烈的戲劇性給稀釋了。(林偉瑜)
4月
03
2012
這是一部「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她愛他」的愛情故事,若先遮起「契訶夫」大名,也不看劇本時空脈絡,僅純就戲劇演出本身而言,台南人劇團在語言上的表現,非常到位(味)!讓一個母語是台語的觀眾坐在台下,幾乎可以不看字幕,台詞不會「有聽沒有懂」。(王昭華)
4月
03
2012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