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聲前,我們都需要自主思考《我們與惡的距離》
12月
21
2020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工廠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88次瀏覽

尹良豪(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跨領域碩士班研究生)


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與惡》)總計十集的電視劇,濃縮為一百八十分鐘的舞台劇,光聽就覺得是場遙遠的距離,有觀賞過此電視劇的人,都一定有著同樣的困惑,而這也正是這項艱鉅的改編首要面臨的兩大困難:其一,如何將廣大社會的生活抽象、縮減投影至小小舞臺上,人物支線如何刪減、劇本段落的擷取,勢必是一大難題。其二,可想而知,影視的創作可透過景別、鏡頭的替換,充分表現出非常細膩的部分,放大劇中的關鍵信息給觀眾,反之,舞臺與觀眾的空間關係是直接的雙向交流,能看到彼此當下最真實的反應,因此,劇場版的現場詮釋,能否保有電視劇的效果,使每個觀賞的受眾接收到同樣份量的感染力?這部分仍尚待保留。但不可否認地,故事工廠此次推行的製作,恰巧呼應了臺灣2020年的動盪不安、波詭雲譎,將人們內心的恐慌與不安感,再一次聚焦在這些社會議題上進而得到昇華,也再度帶起人們對死刑、精神病患等社會議題的討論與爭議。

劇場版不僅搭上Z世代的IP熱潮,以論壇劇場的方式作為延伸,觀眾不僅可透過手機發表言論、更可參與公投,參與某特定橋段而成為演出的一部分,編劇(我們)欲試圖觀看,當現實世界引起網路輿論的鍵盤手和自以為正義的人士,正是坐在臺下的自己時,會產生什麼樣化學反應?但《與惡》這齣劇主要在探討精神患者議題,關切這些資訊是否正確地被汲取,所以不得不留意:觀眾事前是否都有充分的掌握?還是一開始便下了定論?觀眾的決定影響著不同結局的發展,對整齣劇的走向來說是加分?還是更顯得劇場版劇情結構的單薄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工廠提供)


另外,較遺憾的是,劇場版有限的舞臺機械條件,猶如一把無形的枷鎖,終究不敵電視版來的深刻清晰,觀看過程中,觀眾的情緒不斷因為場景、布幕的轉換而抽離,加上缺乏質感的影音設備,還有配合劇情轉場的移動,嚴重破壞戲劇節奏,截斷了演員與觀眾好不容易連結起來的共鳴。比如剛開場短短幾分鐘便礙於篇幅而大幅刪減,一連轉換多場景別,觀眾的情緒不斷被叨擾,使得原先醞釀好的氛圍瞬間幻為泡沫。幸好,舞臺的臨場優勢仍成功襯出角色的性格,在十足的戲劇張力,讓觀眾身歷其境,好比說楊迦恩飾演患有思覺失調的患者應思聰,一場在節目攝影棚裡因幻聽、幻想擾亂自身思考以致情緒失控最後自裁的段落,將整齣劇堆疊至最高潮。個人認為,楊迦恩細膩表現了歷經童年家庭的衝突、夢想被抹滅、痛失女友等種種因子,造就長期苦受幻聽(覺)所影響的精神患者;電視版的劇情裡應思聰有說過一句話:「對…不…起,我……不會再打人了,我想要回家……」顯露出徬徨無助,令人格外動容,此橋段是劇場版未提及的,我認為,考量角色性格的平衡,製作團隊可再仔細思量這個刪減。總得來說,演員的表演能力有一定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劇場版的配角演員雖戲份與臺詞不多,但人物立場鮮明,例如飾演李媽媽的謝瓊煖,一登場便聚焦觀眾的目光,話語精簡但句句寸心如割,撩撥觀眾的內心深處。扮演丁媽、丁爸的劉珊珊和李右杭,也沉穩內斂地詮釋出了對女兒的愛護與擔憂,仍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為此劇畫龍點睛。

《與惡》以真實社會案件為原型,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為發想,劇情以李曉明在戲院犯下隨機殺人案展開,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拉扯出案件當事人、關係人的個人信念與情感掙扎,闡述著有關精神疾病患者對社會大眾的影響與爭議,切入角度從加害者、加害者家屬、被加害者、被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媒體工作者、醫師等而有所不同;相同的是每一位都為了維護自己的立場,在人性與人心之間產生矛盾、在善與惡之間游移,但到底什麼是對(錯)?什麼才是善(惡)?我認為這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一個犯罪的人,讓世人更清楚看清這個世界,在有亮光的地方必定有著黑暗,在有良善的地方肯定也存在著奸惡。這世上不會有完全良善的好人,而壞人也沒那麼十惡不赦,簡言之,很多事是一體兩面的,正如同人性(心)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總體來說,《與惡》劇場版藉著社會議題、公投論壇、觀眾即時參與,結合網路風潮,將劇場語彙擴充至最大值,拉近與觀眾間的互動,此方面值得讚許,畢竟這是屬於劇場的優勢。而投票民調的結果大多是反對處以死刑,但又不願意精神患者身處在我們的周遭環境,明顯地點出人性(心)之間所產生的矛盾,在善與惡之間的拉扯。回歸議題上,批評總是容易,但切記在發聲之前請瞭解其前因後果,有些事情,當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時候已是一種偏見,請做出理性的判斷,不要隨波逐流。最後,個人認為,正確的媒體識讀教育十分重要,若不能明辨是非與理性看待,恐會變成媒體是「毒」,如此一來我們與「惡」的距離將愈來愈近,如何防止毒害的蔓延,你、我(們)都有責任。

《我們與惡的距離》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20/12/05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開放觀眾公投更是整齣戲的亮點,每一次劇院集結了不同的群眾,大家皆是來自不同的生長環境,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正如劇中的每一個角色,是被害者同時也可能是加害者,因為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及角度,看到的、體會到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在社會中每個人各司其職,就因位子不同、眼光不同,所產生心中的正義也就跟著不同。(蔡曉萱)
12月
21
2020
這些嘗試,值得鼓勵,也希望能引導觀眾對劇場有更深切的期待,但,或許是因為台灣當代劇場「非政治性」的性格特色,創作者在素材與形式的選擇上,對觀眾參與的期待與設計,都較為保守,避免太過尖銳的提問或衝突,或者以娛樂的訴求減輕對觀眾(或演出者)的心理負擔,《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範例。(陳正熙)
10月
12
2020
雖然這篇有許多對於此次《我們與惡的距離》改編的批評,但無法否認的是當嘗試開始,我們也才有前進的空間。而也的確,劇場無法窮盡一切,只能做一個開端。在閱讀節目冊時可以感受到團隊爬梳議題的用心,放入了過往相關案件的整理、並有相關的撰文,期待給予觀眾演後更多思考材料。畢竟唯有仔細地思辨與不斷的嘗試之後,認清彼此星星的樣貌,才真的有可能如編導黃致凱所說的:「我們都在同一片星空下,看得到黑暗,也看得到希望。」(黃馨儀)
9月
18
2020
整體而言,這仍然是一場別具意義的製作。利用IP與議題帶起的潮流,應該能或多或少擴大劇場觀客群,甚至可以達到影視與劇場版本互相加溫的效果。劇場版也加入了現場即時投票決定不同結局,以及讓現場輿論被投影到舞台上的環節,在「感受輿論」這點,劇場版自然達到比影劇更加迫切的效果,這是劇場的優勢。(張敦智)
9月
18
2020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