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擇題到申論題《我們與惡的距離》
10月
12
2020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工廠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25次瀏覽
陳正熙(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首先,要將一部總長近十個小時的電視劇集,改編為不足三小時的舞台劇,純粹就時間的物質性而論,應可說是mission impossible。當然,Tom Cruise總有辦法,將mission impossible扭轉而成mission accomplished,但,劇場終究不是電影,故事工廠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改編重現電視版的努力,還是受制於電視劇的格局與規模,未能有效發揮劇場在舞台空間、場面調度、表演風格方面的特色,錯失了提出不同視角的機會。

從電視版到舞台版,劇場創作團隊最大的利基/立基,是劇場的現場性與物質性,觀眾的存在與即時回應,因此,「觀眾現場公投,決定劇情走向與結局」的設計,確實突破電視劇集既有印象的關鍵。

但,就如同現實世界的公投一樣,走進投票所之前,我們都應該對我們將要投票決定的議題,掌握充分的資訊,據以做理智的判斷決策。以《我們與惡的距離》而論,透過相關社會事件和電視劇的討論,我們大致都能掌握其中所涉及法律、心理、社福、媒體的相關資訊,因此,應該可以說大多數觀眾在智識上和心理上都有所準備,或甚至對演出要探討的議題,已有定(成)見。那麼,我們還能從演出中得到什麼,讓我們對這個議題有更深入或不同角度的理解?也讓我們看見人物內在的掙扎,和人性的明與暗?

從電視劇到舞台劇,場景變換自然是舞台設計的核心考量,螢光幕上的真實場景,要如何在舞台上「擬真重現」,是個難題,但也是個機會,如何發揮劇場「空」的潛力,刺激觀眾的想像,創造出完全不同於電視劇的觀賞經驗,值得期待。

同樣是有許多場景轉換,加拿大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在《眾聲喧嘩》(Lipsynch)當中,就充分地展現了如何運用立體空間思考,現實與虛擬的對話,不但不受限於劇場物質條件,讓戲劇動作於不同時空間自由轉換,更能讓我們從空間性的思考中得到啟發,對作品中所觸及的各種當代議題(移民與難民、人口販賣、全球移動等),能有超越情感直覺反應、運用辯證的省思,而這正是我們在面對《我們與惡的距離》所處理的議題時,所應採取的態度。

可惜的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舞台空間的想像,卻以字面意義的「寫實」自縛手腳,既無法克服劇場物質條件(舞台機械功能有限)的限制,只能讓觀眾看到比例失當的箱景(box-set)、僅餘功能性的傢俱和質感欠佳的投影,為了配合場景變化的不斷移動變換,既破壞戲劇節奏,也無法為全劇建立適當的氛圍環境,更甭論在視覺上,創造出能呼應戲劇主題、刺激觀眾思考的主題意象。綜合言之,從電視劇到舞台劇的空間設計與調度思考,無法擺脫「寫實再現」的執念,就不可能創造出獨特的劇場景觀,與印象中的電視畫面相比,更顯得蒼白。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工廠提供)

受限於舞台空間設計,整個作品的場面調度也因此顯得呆板,舞台畫面經常就像是個電視螢光幕畫面,角色在平面上左右移動進出,讓我們感受不到劇場空間的立體感,既無法再現,亦無法突破電視劇的既有印象,提不出劇場本身的視覺觀點,實在可惜。

總體來看,演員表現水準還算整齊,特別是幾位女性演員:尹馨將宋喬安這個角色在母親、媒體人、受害者、加害者之間的情感糾結,表現得相當到位,雖然最後的崩潰與轉變可再斟酌,但那應該主要是編導詮釋的問題;扮演李媽媽的謝瓊煖,只要在場上就能緊抓住觀眾目光,但在情感的堆疊、迸發、轉變之間,同樣囿於文本的問題而呈現斷續的狀況,只能靠表演穩定呈現出角色的情感狀態;劉姍姍的丁媽一角,戲份不多,但沉穩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在男演員部分,狄志杰在表演上的突破,讓人驚艷,深刻地表現出劉昭國一角的溫暖、痛苦、包容、和愧疚;相較之下,吳定謙所飾演的王赦,一開始正義淩然、咄咄逼人,囿於家人壓力立刻變成怯懦閃躲、世故自利,前者,看不出在面對當事者時的同情諒解,後者,也無法理解向個人利益低頭的轉變,加上其戲份之重,對於戲劇動作的合理進行,其實是有相當影響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故事工廠提供)

回到一開始的提問:我們如何能夠在舞台上看到「人物內在的掙扎,和人性的明與暗」?宋喬安的轉變、劉昭國的堅忍、李大芝的掙扎與放棄,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對人性善惡對錯所採取的立場;宋喬平和林一駿的冷熱對比,其實只反映出對社工(熱血奉獻)和心理醫生(專業冷漠)的刻板印象,看不出他們在專業態度與個人情感之間的糾結;應思悅姐弟和凱子的關係,李媽媽的失落,到最後的圓滿結局,或許安撫了觀眾的情感,但,會不會還是反映出一種逃避的心情,或者急於選擇立場的焦慮?最後,王赦之回歸家庭和法律專業,也說明了通俗劇的思維,終究還是決定了創作團隊面對社會爭議、人性衝突的態度,人物內在的掙扎,和人性的明與暗,最後還是被設計成一個選擇題,而非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辯證題目。

但,如同劇場史家David Grimsted所言:「(通俗劇)認真而嚴肅地看待一般人的生活,並且對他們的所重視的單純想法與道德價值,給予適當的尊重。……(讓他們能夠在)在社會的不安恐懼,生命的奇妙,對道德、人類向上動力的信心,以及確保純真者必將獲勝的天啟之間,加以調適平衡。」因此,通俗劇的思維並無對錯,只是,既是在劇場中的「公投」,結束之後,我們是不是仍可期待持續的對話思考,而非皆大「歡喜」的結局?

個人以為,台灣社會對公共議題的討論,缺乏有效的平台與機制,最近卻不約而同地,有幾部作品嘗試將這樣的討論帶進劇場,發揮劇場作為公共論壇的能量,而透過網路媒體,開放某種形式的觀眾即時參與,似乎也蔚然成風,《我們與惡的距離》由觀眾決定結局的做法,大約是其中最為基進而徹底的。這些嘗試,值得鼓勵,也希望能引導觀眾對劇場有更深切的期待,但,或許是因為台灣當代劇場「非政治性」的性格特色,創作者在素材與形式的選擇上,對觀眾參與的期待與設計,都較為保守,避免太過尖銳的提問或衝突,或者以娛樂的訴求減輕對觀眾(或演出者)的心理負擔,《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範例。【1】

長期養成的閱讀媒體習慣,對劇場的期待與想法,都不容易鬆動改變,對浸淫其中的媒體與劇場工作者,更是困難,就像劇中的宋喬安和News哥一樣,非經歷李大芝的自殺事件,無法從被窺視者的角度反思,而當時間日久,記憶漸淡,好不容易獲得的領悟,亦有可能淡忘。從電視劇所引發的熱潮,在舞台劇推出的當下,《我們與惡的距離》所要追究的議題,似乎有再次回溫的可能,後續的討論,我們還是懷著希望。

這次,是坐在台下的我們聽完角色對話,作出選擇。下回,是不是讓台上與台下有真正交鋒對話的機會?

註釋

1、邀請公眾人物擔任特別來賓,參與談話節目的橋段,其實也是一種「娛樂性」的設計,來賓的政治立場無關緊要,所提意見也對議題的實質討論,沒有任何幫助,來去匆匆,會不會有傷劇場的主體性?

《我們與惡的距離》

演出|故事工廠
時間|2020/09/12 14:30
地點|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場版不僅搭上Z世代的IP熱潮,以論壇劇場的方式作為延伸,觀眾不僅可透過手機發表言論、更可參與公投,參與某特定橋段而成為演出的一部分,⋯⋯但《與惡》這齣劇主要在探討精神患者議題,關切這些資訊是否正確地被汲取,所以不得不留意:觀眾事前是否都有充分的掌握?還是一開始便下了定論?觀眾的決定影響著不同結局的發展,對整齣劇的走向來說是加分?還是更顯得劇場版劇情結構的單薄呢?(尹良豪)
12月
21
2020
開放觀眾公投更是整齣戲的亮點,每一次劇院集結了不同的群眾,大家皆是來自不同的生長環境,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正如劇中的每一個角色,是被害者同時也可能是加害者,因為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及角度,看到的、體會到的感受也截然不同,在社會中每個人各司其職,就因位子不同、眼光不同,所產生心中的正義也就跟著不同。(蔡曉萱)
12月
21
2020
雖然這篇有許多對於此次《我們與惡的距離》改編的批評,但無法否認的是當嘗試開始,我們也才有前進的空間。而也的確,劇場無法窮盡一切,只能做一個開端。在閱讀節目冊時可以感受到團隊爬梳議題的用心,放入了過往相關案件的整理、並有相關的撰文,期待給予觀眾演後更多思考材料。畢竟唯有仔細地思辨與不斷的嘗試之後,認清彼此星星的樣貌,才真的有可能如編導黃致凱所說的:「我們都在同一片星空下,看得到黑暗,也看得到希望。」(黃馨儀)
9月
18
2020
整體而言,這仍然是一場別具意義的製作。利用IP與議題帶起的潮流,應該能或多或少擴大劇場觀客群,甚至可以達到影視與劇場版本互相加溫的效果。劇場版也加入了現場即時投票決定不同結局,以及讓現場輿論被投影到舞台上的環節,在「感受輿論」這點,劇場版自然達到比影劇更加迫切的效果,這是劇場的優勢。(張敦智)
9月
18
2020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