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而悵然的新人新作《2016新人新視野》
12月
12
2016
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新人新視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9次瀏覽
汪俊彥(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今年的「新人新視野」推出了三個作品《卡關》、《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亂迷》;除了《卡關》維持了較傳統的戲劇處理形式之外,《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原以編舞為核心,又加上語言與敘事或情節的使用、並在音響與廣播效果中刻意傳達了意圖,使得表演除了關注舞者的身體之外,更接近舞蹈劇場;《亂迷》則是反其道而行,雖脫胎自作家舞鶴的文字作品《亂迷》,整齣作品卻完全不使用語言,使得演出雖極具情緒張力,卻也像極了概念上的編舞(choreography)原旨:以連貫的節奏與動作譜寫身體。只是除了《亂迷》之外,前兩齣的「新」表現令人失望,有今夕何夕之感。

楊升豪《卡關》意圖處理現實社會外的平行空間,一個虛擬實境與人工智慧的國度。題旨雖頗能切合當代議題與潮流,但問題發想卻刻板地回到:虛擬的世界(能)不能完全真空而遁世、機器的人工智慧(能)不能取代或是分辨人性的複雜。編導對於「虛擬vs.現實」與「機器vs.人類」的認識與辯證,仍然維持在陳舊的二元對抗與差異之中,因而在劇情無論如何推動,都只能單邊導向現實與人類的複雜性相對於虛擬與機器的天真。如果大費周章地以大量雷射光創造出來的虛擬實境,並努力提出演員之於另一個世界的身體姿態,卻只是為了最終強化或驗證一個物理公式般的教科書偽學理,則最終只能成就無法感人的人我關係,也不能令人深思的正義難題。相反地,試圖呈現虛擬的題旨,卻只能大量依賴林子恆的台詞與語彙來鋪陳,其餘無論是舞台上的身體、表演、聲音、空間感或是可以創造的相對存在狀態,都顯得單調而幾近貧乏;過度的雷射光更顯出對於虛擬的扁平想像。如果劇場作品只是複製了電影、電腦或手機螢幕中已經製成的虛擬未來,劇場要如何提供經驗、感官或是思想、溝通的新可能,值得深思。

如果說《卡關》沒有達成提出新未來的願景,《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則是讓人恍若回到了剛剛解嚴的80年代末期。無論是演出開始的音響中的「大陸尋奇」配樂、或是「龍的傳人」的歌唱,再加上「蔣公」遺囑與遺照;《從前從前,那裡有座國立編譯館》設定的對話對象都不脫大中國、偉人救星或是戒嚴規範的臺灣。編舞家張可揚設定的幾個空間與身體調度片段,堆疊的桌椅讓人聯想到碧娜鮑許的《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er),抬著遺照踩在桌椅上讓人想到林懷民《九歌》不落地的〈雲中君〉,但不若碧娜鮑許或林懷民以空間與身體指出表象之外的延伸辯證或考掘;張可揚反而以無需想像的幾近寫實技法(同時是思考與行動的),再現了集體式的行動:化一的制服、牽一髮動全身的骨牌模式、堆疊或是擠壓、同手同腳的控制或是公式化的身體指令與配對,都只是恰好再次重現或複製了我們對於那個時代「毫無疑問」與「理所當然」的政治認識。然而,目前學界或是文化界對於戰後臺灣文化的分析,早就不再是鐵板一塊:從「慘白」的現代主義如何回應極權政權、鄉土與現實的批判如何撼動神話;或是從文化翻譯與戰後世界的二分絕對結構如何重省臺灣的問題、新電影如何重新講述記憶與身體的複雜性,都遠遠跳脫了對於那個時代如此政治正確的單一詮釋。即便是蔣公遺照被挖空的背後露出白色人形模特兒的臉,也只是落入「換下蔣公,記得提防下一個權威」之自我規訓。

《亂迷》則令人驚艷,無論在議題深度或是劇場感官經驗上。一如舞鶴的文字所創造出的歧異、複數與不穩定的閱讀實驗經驗,黃鼎云運用四個男性演員的身體卻創造出複數的性與性別身份,令人大開眼界。有別於舞蹈開始借用舞者口說語言傳達意念,黃鼎云在選擇小說家舞鶴於《亂迷》中大量而無標點的文字建構他的形式之時,以身體轉化舞鶴的文字,沒有標點符號、沒有休息的身體閱讀。他既聰明又誠實地選擇縮減口說至極致,只留下幾聲嗯嗯啊啊,避開了語言(尤其是話劇以來的舞台語言)表意的限制,又得以提煉劇場空間與身體表意的獨特性,對話舞鶴文字拾骨。他不是失語,反而使得更多聲音、符號,進入多種意符與意旨的遊戲。

狀態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一樣沒有斷句,非傳統敘事卻毫不冷場,不捨得讓人錯失任何一個舞台上的發生。在一個雜亂、無秩序、甚至幾近荒蕪、剩餘或違章建築的空間中,四位演員自在蔓生,從塑膠布蓋住的不見之中,不斷取出物件。角色在空間中也不斷轉變,凸顯扮演(play)也強調玩樂(play)「瀟灑走一回」的態度。角色如此,空間中所有的物件與食材亦是;一堆不相干、不在同一個類別的物件,除了原功能得以持續之外,也都可以延續生命或提出「第二專長」。例如:洋蔥可以充當胸部,然後可以炒來吃;香腸可以用來口交,壽桃、水果袋作垂奶,同時兼具填飽肚子功能;拖把、水管可以拖地清理,當然更是自慰良器;交通指揮棒、老人尿桶、雨傘、長條氣球等。物件可為原用,亦不作為原用;換句話說,角色、身份、物品等都未必維持說著秩序的命名語言。依此看來,雖然無處不是性愛暗示,卻顯然也不能也不會只是看到的性(器官)。必須看到陰莖、肛門,但也不能只看到男人的身體。

於是透過所有斷裂卻又得以增生的狀態,我們才能看到死了又能起身跳舞的演員,看到潤滑劑塗抹臉上與屁股、窒息式與狂暴哀嚎的性愛將律法掃到邊緣,然後穿上廢物利用而重組的天后聖/盛/剩裝重建象徵體系,黃鼎云將這三個(神聖、豐盛與剩餘)看似互斥又互涉的概念玩得淋漓盡致。而這些玩樂全部都是政治的,卻不指向或是挑戰任何傳統單向權力關係或結構的:四個角色既合作又競爭、相互取悅又互相折磨。去除了單一、清楚、易辨識的政治或是思想敵人,黃鼎云揭開了塑膠布底下與祭壇背後的叢生,瀟灑地亮出了新視野。

《2016新人新視野》

演出|楊升豪、張可揚、黃鼎云
時間|2016/12/03 14:30
地點|員林演藝廳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身體與物件的界線被擦去,身體甚至產生物件性,而物件成為身體的延伸,舞台整體神聖與卑賤的混和,如狂歡節後面貌模糊。台上演員的視線,帶有挑釁的直往觀眾看去,以性的外在,莫名的互動,失語的發聲,呈現了暴動之下無效的傷感。(陳元棠)
12月
16
2016
除去擺脫日常脈絡之後的尋常行為,整個作品幾乎是以赤裸裸的「性」和「慾望」貫穿表演(演員也是赤裸裸),作品用一種滿不在乎的態度,描述身體/性/慾望/性別之間的關係,與這些關係之間不對等的嘲弄。(張懿文)
11月
24
2016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