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山下的遙望相思《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
7月
28
2020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高穆凡)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1次瀏覽
簡韋樵(專案評論人)

不是我們先接納你們,而是你們先接納我們。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節目單

這句話是《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三位Truku(太魯閣族)演員Nac、Yaya以及Saysang的謙虛之言。這是多麼溫柔的一句話!不管在節目單、影片播放或者他們口中可以得知他們對於山東野表演坊部分為非原住民組成的團隊以及「非我族類」是和睦善待,彼此在長時間的相處對話、田野調查、戲劇展演中並不強迫,也相互地包容與接納。觀者們在富世村、民樂部落的Skadang(砂卡噹,大同部落)中漫遊與張望近三小時,透過社區導覽、紀實故事和戲劇,幾乎是讓語言充斥著整個製作,而尚未摻融原民劇場常有的身體意象、文化符碼上的再勾勒,他們以主體的敘事體現歷史的詮釋權,以記憶重新解釋了遷徙「山下」後的重組認同與斡旋,並將「山上」(原鄉)的想像、早期的部落生活賦予了觀眾。只是大部分觀眾從未走上山,也沒有體驗爬過六小時的身體感知,筆者思忖如此遊走,大多還是處於保守、方便的知識型遊覽,觀演關係還停留於單調模式,其實也不斷地在豎立非部落原住民及觀光客的視覺凝視,和當地居民、孩童、動物的相遇、他們的被看或者彼此干擾、淺短地交流,也讓山下空間的被展示、介紹,觀眾的定位會是什麼?表演者與受眾能否產生新的關係或者轉化為作品參與、藝術享用的共構者?然而在徒步中觀眾未有更極致、深層、多重地路徑漂移,參與者或旁觀者在疏離層面使作下,其實難以在遊蹤期間跟本地歷史作相互滲透。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高穆凡)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高穆凡)

這不是表演,而是一場介入與行動;這裡也不是表演場域,而是故事發生的所在;他們更不是演員,而是真正住在這的居民。Nac盡心盡責地為我們導覽自從一九七〇年後,Skadang和Huhus(赫赫斯,大禮部落)經歷遷村後的同禮聚落。原本因應了國民黨政府「改善山胞生活」之由,更為了孩子的就學、就業以及醫療資源而付諸行動。有時強者的協商可能極其狡猾,後來他們就被當局者以暴力性地丟入像鳥籠般的鐵皮屋裡,住著矮小、擁擠且難以散熱的房子,便在進步主義姿態下被同化操作,經過各種佈局的劃分、「正」名、借貸下,其循循善誘地收編和施恩,構成了漢人中心本位管制著異己,族人的失去、遺忘讓原來充斥稜角的差異隨著文化動態進程逐漸被「文明」磨鈍。「上山是回家,下山也是回家。」人是有本事按照自己的「本真」自覺性地找到歸屬、做出選擇,Truku的年輕人若不常上山了,他們要如何習得跟自然溝通?雙腳又該怎麼跟土地產生親暱?Yaya和Saysang在戲中廣播節目上,冀望到台北唸書的Cihung「不要忘記山上的事」、「我們不希望白的人回來呦。」曾經上山穿的雨鞋不知幾時會再穿到?爺爺的口簧琴又何時才會被再次吹奏?就算身於他處,我們的心靈住在何方呢?族人之間在一種既私密叮嚀卻又全程使用中文的公開中,找到能輕悄傾訴、分享的出口。至少還未滿十八歲的族人Yakaw以口簧琴吹奏和歌唱那首展現雄勇的Truku古調,那份珍貴的文化歸屬感,身為非原住民的我還是在反身性中閃現了自作多情的欣慰。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山東野表演坊提供/攝影高穆凡)

有意義的「言說」是拉開一道批判的距離表達自身而讓主體生成之展現;真實經驗的「再生產」則是將演員(行動者)具有深刻歷史性的身體姿態投入藝術作品,拉開論述場域,屏除固有、僵化的溝通絆腳石。山東野表演坊試圖從外部替他們打造族裔發言的條件,土著觀點(native’s point of view)的傳承與維持從來就不易,也常在意識形態閾域下被視而不見。從核心創作者劉尉楷強調的「田野的時間是排戲的好幾百倍」【1】此句觀之,面對異文化、不確定的情境也不是從書上的客觀數據、資訊知識的呈現就是理解他者,而需在脈絡中緻密性地釐清和整合,穿梭了現代性的裂縫連結回憶與故事形成共識的感性網絡,串起傳統的框住歷史的內容,過去不再只是現實的驚鴻一瞥、單面向的領略。不過,創作者特意將當地族人放置於作品較為顯要的位置,卻也抹消了一群作品創作者與陪伴者們對異質空間、材料、生產工具之反饋後的觀點和情感梳理,難以各種議題上有另闢獨到詮釋的蹊徑,形成特定行動的參照與回應。

總的而言,「黑盒子劇場講究高度關注,通常藉黑暗時空達到主要美學體驗,卻少有機會導向社會與政治辯論。」【2】戲劇導覽是使我們步下的足跡留在社區,觀眾的身體和環境間交涉出個體獨特的內在體踐,雙方都能在公眾領域直接地平等互視、討論議題、分享經驗,作品不再強調藝術的生產方式是否夠前衛,抑或帶動任何抗辯,而是在隱而未顯、被割捨的歷史中一再重拾、贖回那丟失的故事,人類的交流經驗不該處於世俗文明的貧乏困境,沒有夸夸之談,也不該在美學中有自戀幻象,也許作品選擇透過無第一作者的掌握,以民眾、文字、環境避開創作者本身的主體,並用平淡性的陳述表態脫離了大敘事的慣用語,反映、揭示過往社會病徵,嘗試從此時此刻地創造、回憶、想像解放中重新召回山上的經驗、山下的認同。

有火的地方就會有故事,當你們想說,我們就會聽著。

註釋

1、《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節目單。

2、Christopher B. Balme(克里斯多夫‧巴爾梅),白斐嵐譯:《劇場公共領域》(台北:書林,2019年),頁32-33。

《富世漫步—有火的地方就有故事》

演出|山東野表演坊
時間|2020/07/18 19:00、2020/07/19 19:00
地點|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此作中,導演壓抑住創作者過多的戲劇性想像的慾望,更多讓位給被表現主體(太魯閣族人)來發聲而非又奪走他們的話語權。這讓我看到「劇場─社會─創作(者)」的關係、以及劇場接近真實的一個可能作法和態度,也就是面對這類演出(尤其是應用劇場),劇場工作者可慎重思考是否不必要過多的戲劇化、虛構(調味)真實,……(林偉瑜)
7月
28
2020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