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的主場——《仲夏夜汁夢》
4月
11
2022
仲夏夜汁夢(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山大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591次瀏覽

陳盈帆(駐站評論人 )


歡迎來到The Wood

改編為音樂劇版本的《仲夏夜汁夢》(以下簡稱《仲》)使用了標誌性的符號,將原著中的雅典及附近森林,清楚指向臺灣都會中心一處的同志夜店The Wood。The Wood有紫色螢光標語、有打著背光的酒牆、有live band與舞台,它之所以是gay bar的主因,在於當你走進實驗劇場,低頻環繞香氣四溢,環顧身旁觀眾,熊猴狼豬身材美妙逼人,這樣緊繃而興奮的壓迫感,就是同志夜店的每一晚。


仲夏夜汁夢(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山大王)

莎士比亞筆下的狄米特律斯和拉山德,在劇中一樣是追求赫米婭的男子,一個是不出櫃的富二代阿狄,一個是未開發的鋼鐵直男賴山德。赫米婭改名郝蜜雅,同樣是美麗的富家女,只是成為更加奔放的浪女。沒人愛的好閨密海麗娜,則變身成有著無辜小狗眼神的俊俏男同志Allen。

如同劇中將兩女兩男的三角追求,移轉到一女三男之間,女性觀眾在《仲》是多餘的存在。或許LGBTQ+族群能夠享受友善空間的禮遇,但本劇中心主旨都是展現愛著男生的痛苦與歡愉。就連女性演員的角色都展現出弱勢,反串的精靈王drag king,雖口口聲聲呼喚仙后為老婆,我卻知道仙后鐵達尼沒有在聽。順性別女性蜜雅的性歡愉和性傾向,是異性戀、雙性戀或其它戀不被重視也未獲詳述。不愛男生,或不熟悉同志文化符碼的觀眾,在不能入座的實驗劇場站三小時,以音樂劇的既有標準挑剔舞蹈不齊或抱怨音場模糊,恐怕難忘情於演出。

主場優勢

不過,如果你身在「主場」,體驗則稍有不同。劇中使用性傾向的設定,將象徵符號集中在同志文化之中。無論是精靈王的皮革大棒棒,還是驢人的氣球大棒棒,仙后和小賤貨仙子的昆蟲drag queen妝髮,印尼男孩的熱褲,阿狄和山德大包性感內褲,全部都是異性戀主流所陌生的符碼。其中黑色皮革是最常出現的服裝,並三番兩次地指向BDSM 的Puppy Play。皮革狗頭套做得格外精緻,臣服的狗不只是清楚且特有的男同志次文化標誌,也代表了Allen的心境。只可惜,皮革束縛的戀物精靈們都被繃得不夠緊,還好演員們結實的肌肉線條補足了遺憾。


仲夏夜汁夢(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山大王)

一女三男的性傾向組合,強化了本劇「為何不愛」的理由。在原著中,不愛是自由意志,因此透過仙水扭曲主角們的意志,強迫自我覺察。然而《仲》之中,阿狄聲稱不愛Allen是因他在抗拒異性戀以外的性傾向,而Allen深愛阿狄則因他們曾經發生的肉體關係,讓他深信阿狄不可能只是直男。被小神仙羅賓下藥後的山德,突然拋去對陽具的厭惡及對玩屁屁的恐懼,大力追求Allen,導致Allen做出順性別異男不可能追求自己,這必定是場作弄的結論。被晾在一旁的蜜雅,也因人不可能瞬間「轉性」而崩潰,後再因原本擁有異女的既得利益,卻落得沒人愛的下場而慘哭。

性傾向的設定使觀眾更能同理四個角色愛或不愛的理由,四人之間,情感刻劃最深的是「異男忘」。阿狄利用Allen的對他自己的癡迷,在花博公園的廁所裡,在福和橋下的草叢間,追求了性的歡愉。上了卻不能承認是男朋友,是不少男同志經歷過的情感陰影。這樣的遺憾,導致Allen表白一片癡情時,觀眾都忍不住為他嘆息。


仲夏夜汁夢(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山大王)

《仲》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再演【1】,對部分觀眾可能太過張狂,對部分觀眾可能沒有必要。對我而言,卻是必要的,未探究極致禁忌但未閃避太多,露骨尚屬及格的輔導級演出。我想記得那些「當今」依然不能出櫃、不能自由戀愛的人們,這場美夢如果能定期在全台巡演,作為同志文化、坎普文化(camp)、愉虐文化的健康大使,對LGBTQ+群族肯認自我的形象,可能會是莫大的幫助。


註解:

1、《仲夏夜汁夢》曾於2020年底在臺北同志熱點西門紅樓,以劇名《XXX仲夏夜之夢XXX春夢無痕跨年趴》跨年演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試營運期間演出兩次《仲夏夜之夢》,第一齣為阮劇團的《熱天酣眠》,第二次為台南人劇團的《仲夏夜汁夢》。

《仲夏夜汁夢》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22/4/7 19:45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