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探索的劇場美學《並存序列》、《存在粒子》
4月
06
2021
梅田宏明雙舞作《存在粒子》《並存序列》(臺中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0次瀏覽
李宗興(專案評論人)

結合當代舞與街舞身體的日本編舞家梅田宏明,於2021臺灣國際藝術節(TIFA)推出包含了新、舊作的「雙舞作」製作,除了讓觀眾可以見到其結合影像與跨舞種肢體的經典作品外,也透過臺、日的跨國共製新作,嘗試跨文化的身體探索。而對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作為共製單位來說,也能為臺灣舞者增加與國際知名編舞者合作的經驗,並藉此增進臺灣舞者的國際能見度。雖然本製作是在上半場先演出新作《並存序列》(以下簡稱《序列》),下半場才呈現舊作《存在粒子》(以下簡稱《粒子》),但就其創作理念與美學發展,此文必須先討論舊作中的身體與視覺美學,才能就其發展脈絡探討新作。

《粒子》首演於2015年,是梅田的獨舞代表作之一。梅田自身的跨舞種身體與其掌握劇場影像的精準能力,讓觀眾感受到獨特的劇場知覺。舞作開始於梅田站立於右舞台,結合數位雜音所構成的節奏,梅田讓動作從身體各部位開始流動,透過街舞的脈衝韻律,呈現出結合當代舞的動作發展與街舞的動作質地。後方全投影的白光線條,讓幾乎全黑的舞台呈現一種視覺的流動感。不同於現代舞常有的舞台空間運用,梅田大部分時間僅立於右舞台,並未位移,然而後方線條由左舞台至右舞台的流動,讓我感受到梅田在全黑的舞台上快速流動的錯覺。因此,此作中如此肢體、影像與聲音的結合,似乎有意以極簡的視覺效果,表現知覺操弄的幻象。梅田獨特的劇場美學,清晰地表現於此作之中。

《序列》為臺中國家歌劇院共製、NTT-TIFA首演作品,梅田與跨國(台、日)、跨舞種(現/當代、街舞)舞者合作,各位舞者的個人身體特色與訓練背景清楚可辨,為「並存」一詞下了貼切的註解。兩位街舞背景的舞者——來自日本的AYUMI與來自臺灣的洪翊博——表現出街舞的爆發力、地板動作與脈衝式節奏,對比三位具芭蕾及現/當代舞背景的凃立葦、王甯與中村優希,所擅長的扭轉、流動與重心轉移,加上每位舞者的個人特色,舞蹈的多樣並存,可以看見梅田在編舞上企圖在突顯而非融合差異。

然而多樣的並存,亦非無序。舞作的編創似乎採用結構即興的方式建立動作,舞台上可見舞者之間,在時間與空間要素上互相關照,例如舞者相互成為cue點,一方的動靜變化,驅動另一方動作開展;又或另一段洪翊博試圖跟隨另一舞者的動作線條與形狀,卻又因此自身的街舞訓練,呈現出相似的擺動形狀,卻又配以截然不同的動作質地。結構即興的編舞手法,架構了動作「秩序」,卻也因此挑戰了「秩序等同單一」的直覺想像。

《序列》可視為《粒子》的延伸作:從獨舞延伸為群舞,影像亦從線條延伸為顆粒。舞台背幕投影的影像皆由流動的巨量粒子組成,這些粒子流動的速度與聚散,似乎呼應著編舞結構,例如當三位舞者分散於左右舞台,粒子便流轉於影像的左右兩側,像是呈現了舞者之間的能量流動。然而,不確定是否為編舞者刻意安排,或是硬體限制,粒子影像多次快速停止,或是出現類似運算遲鈍的卡頓,儘管這些速度的瞬間歸零或變化,或許呼應了舞者的動作停頓,然而舞者不間斷的呼吸,與舞者之間不間斷的相互關注能量,卻與後方數位影像的全然靜止,呈現了強烈的對比。舞者身體變動於凝結與流動之間,所呈現的特殊身體,與數位運算的絕對二元所呈現的「動」、「停」截然不同,舞者的靜往往並非之的停滯,舞台上的能量流動與呼吸並未真的中斷。這種對比反而讓後方影像與舞者表現有些扞格,呈現出與《粒子》中獨舞者與後方影像的知覺融合完全不同感受。

從《粒子》到《序列》(雖然節目演出的安排是相反的),可以看到梅田在《粒子》一作的成功之後,試圖繼續探索其劇場美學可能的發展方向。從獨舞轉變為群舞,《序列》一作透過跨國共制,試圖引入更多的肢體元素,然而不同於梅田自身對於不同舞種的掌握能力,當舞者受限於其自身對於特定舞者的表現方式,例如街舞者常常使用顯而易見的街舞動作,似乎打破了《粒子》一作的視覺融合,突顯出舞者之間的差異。加上後方影像的卡頓,也讓影像與舞台有了區隔,《序列》一作反而像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非未表現出如《粒子》一作精緻的成果。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受限於疫情下的跨國製作困境,編舞者與舞者工作的時間與方式,無法達到動作與技術上的精細調整。但必須讚許的是,梅田跨國共制的嘗試與其持續探索獨特劇場語言的努力,一位編舞者的成功,並非僅是單一作品,而是如何發展出其為人著稱的劇場美學。就此點來說,梅田的嘗試依然可貴。

《並存序列、存在粒子》

演出|編舞—梅田宏明
時間|2021/03/20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走進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小劇場,可以看到一片毫無裝飾的舞臺空間,鋪掛了一片白色的屏幕,極為簡約,讓舞臺變化為承載舞者肢體、聲音和數位影像藝術的範圍,讓現實的空間成為綜合性藝術的延伸,這讓演出的整體狀態處在可延伸的、動態的、邊界模糊的流動性上,是對於一種藝術表現空間的存在本質的思考。(林映先)
3月
31
2021
此製作的邊界(system boundary)位於東亞的物理空間及線上空間,跨越日臺等不同文化體,其設定的SQL Sequence是以生物性優先於文化性,從看似客觀的動物界生理運動基礎出發,此定序(collation)的目標是為尋求不再受限地域文化性,甚或不再受限個體差異性的編舞超越方法。(陳盈帆)
3月
25
2021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