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與差異《6》、《5》
4月
07
2014
5(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0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彼德‧蓋伊(Peter Gay)曾以「現代主義中的神祕主義者」為題,討論到康丁斯基「發現」抽象藝術的神祕時刻:在一次素描工作結束,回到畫室,無意間看見牆角落散發著無以辨識內容、唯色塊和圖形的光芒,那是一幅畫家所繪的畫斜置在那(《現代主義》,頁155)。於此之後,如何從物象的模擬論脫離開來,成為如康丁斯基、馬列維奇,或簡約至水平垂直秩序的蒙德里安等抽象藝術探索的方向。背離表象和敘事,轉向純粹的色塊、光影與圖形的心靈的神祕時刻,是我在觀看陶身體劇場以抽象的「數字系列」為名的《6》(2014年)、《5》(2013年)之際,不時的思索。

《6》長長音聲中漫起的光和霧,霧影中浮現出來的六名舞者,拎著裙緣,隱微竄動,下半身卻固定不離;隨著光源的明暗和轉換,漸次可見舞者們由上半身發動的長串動作,左右的擺盪,繞著螺旋般的線條,頓停,伏身或仰起,回到第一個動作,又再次重複。編舞家陶冶在《6》中令舞者們置身於舞台斜後方,雙足不移,對比於流動而反覆,充滿極簡(Minimalism)形式的上身動作;更重要是,藉由Ellen Ruge的燈光,藉由音樂人小河作曲的急促弦聲,營造出重複之中逐漸堆疊的氛圍。中段突然地轉身,而後在空間的聲光轉折,沿斜線大幅度的前後移步,在光暗復亮起之後主題動作再變奏,直到尾聲時,緩緩退回到開始的所在,退回到霧和黑暗的所在。

相對於《6》一種線條的結構性,由五名舞者構成的《5》,從開始坐於一列散開後,便在地面上、在彼此身體之間堆疊聚散。像空間中的某種色塊,《5》簡約成舞台上沿著弧形的動線,緩慢移動中的舞者們;疊在另一人身上,穿過兩者之間的空隙,有時被撐舉起上身像浮出水平面一般,有時倒身雙足高高的翹起。小河的音樂同樣重要地扮演著空間氛圍經營的角色,但較之於《6》,過多段落的分段在《5》中,卻未與持續流動中的色塊密合在一起,或觸發動作質地的轉變。

陶冶作品確實帶有明顯的極簡形式,《6》重複的動作線條,《5》沿空間流動的色塊,加以燈光,更重要的是音樂;雖不至於絕對的抽象,但那有意思的,令身體簡約至線條和色塊的創作意念起點為何?編舞家的眼睛裡,看見了身體散發出如何的神祕的光暈?同時,另一個令我想起的問題是,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曾經和紀錄片導演葛佛瑞‧雷吉歐(Godfrey Reggio)合作「生命三部曲」(Qatsi Trilogy),影像的節奏性和音聲的空間性,被導演形容成為:「讓觀眾觀『看』見音樂,且『聽』見影像。」陶身體劇場的作品當中,是否存在了這樣的音像匯流、錯縱的可能性?那些上半身繞旋頓停的節奏,是否得以構為一種「身音」的旋律,抑或是純為影像般的存在?相對的,堆疊的弦聲可能鋪展出「音身」及其空間嗎?

我自己感覺的是,《6》和《5》相對仍究是影像的作品;或者是,音樂作曲綿密地包覆了劇場,致使沒有提供一個空間,讓身體的音樂性得以出現。極簡的形式,的確作為創作者陶冶標誌出個人編舞的風格獨特性,但更大的意義,還是帶領觀眾回到動作的組成,回到對於身體的思考。背離表象和敘事意謂著什麼?回到身體對我們又意謂著什麼?身體的探索和構成可理解的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張力,如何完成?而不僅僅是一些失去了脈絡的點線面。在這裡,陶冶透過對於動作結構性的掌握,給出了一種在重複中差異、而致神祕片刻的探索。

《6》

演出|陶身體劇場(北京)
時間|2014/03/29 19:30
地點|台北市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5》、《6》是完全不同的身體研究,無論極動或極靜,浮現的都是相同的執著與專注,以及挖掘到底後貫穿作品的安靜能量。當代中國社會環境下,陶身體的年輕編舞家與舞者們為了生存而執著,這份執著在一次次身體研究中體現,成為陶身體劇場所擁有的特殊存在。(樊香君)
4月
28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