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且不完美,卻赤裸有力《棄者》
8月
04
2017
棄者(雲門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60次瀏覽
林亞璇(表演藝術工作者)

甫獲今(2017)年台新藝術獎的劉冠詳,此次集結編舞、聲音設計及舞者多重身分,於雲門劇場推出新作《棄者》(Karma)之世界首演。這支長達60分鐘的舞碼,源於2015年劉冠詳與簡晶瀅隨驫舞劇團發展《兩對》的25分鐘小品。根據劉冠詳,驫舞劇場曾於2015年至宜蘭演藝廳展開駐村計畫,舞者陳武康與葉名樺、劉冠詳與簡晶瀅在此等開放狀態下,不設限及去程式化地發展各種肢體動作。爾後,隨著簡晶瀅加入英國阿喀郎‧汗舞團,劉冠詳遂邀雲門前輩舞者邱怡文共同發展《棄者》其他動作,故有今日之作。

《棄者》,英文採用「Karma」為名─乃因果報應、業力之意。劉冠詳說明,這樣的命題,源於母親與其在不同時空,因不同事件擁有高度一致的共感,例如:孤單、悲傷、感覺虧欠等情緒而生。這種不可知卻似曾相見的情境,往往被人們解讀為因果報應或業力循環。其實說穿了,乃是不同個體在生命積累的過程中,隨著各種閱歷和挑戰,堆疊出一層又一層既相似,但又全然是個體獨立經驗的風貌罷。即便如此,歷經磨練後的體悟卻十分重要。

《棄者》有別於一般學院型創作,既不中規中矩、肢體動作也似舞非舞,搭配劉冠詳採集各種元素剪輯而成的音樂設計,例如:其與祖父母夾雜國台語的對話、過度華麗而近似浮誇的流行配樂、不知名女性的喘息聲、阿彌陀佛誦經文、舞者自編展現己身故事的Rap橋段等,都使得《棄者》不再是純然舞作,而是兼具劇場創意及聲音展覽/展示意義的表現,成為編舞者的實驗創舉、觀者凝視的新視角。

不過,或許是因為劉冠詳善用各類手法,舞作焦點及話語權亦明顯掌握其身,使得與之搭配的女舞者─簡晶瀅,相對「輕」盈且匿名,讓編舞者原初欲藉舞作表現女性各種變貌及樣態的美意,顯得較為模糊。即便簡晶瀅在演後座談表示,她是運用身體作為自身話語展示,並不認為與劉冠詳之間有不平衡的情況;然而,對於期待欣賞獲2016年英國國家舞蹈獎最佳當代女舞者之姿的筆者來看,不免有些失望。

此作連結《兩對》的發展初衷,然經劉冠詳個人創編後,有了很大的轉變。作品為觀者開了一道觀看新貌,但同時也提醒觀看的他者,在觀舞過程的出入之間,對於編舞者採用的各類元素應維持一定警覺及反身性,那是混雜著編舞者的價值觀、道德判斷、情感意念、潛意識、內在信仰及私密經驗等,一種既殘酷且不完美,卻又赤裸有力的創作呈現。

《棄者》

演出|劉冠詳(編舞、演出)、簡晶瀅(演出)
時間|2017/07/29 15:00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身體作為個人歷史的陽剛,必須要暴露自己的陽剛。但另一方面,在使用合成器創作、思考音樂時,作為一個編舞者,在舞台上運用「音樂」,尚未身心整合,因而欠缺了必要的空白與距離。‭ ‬(劉純良)
8月
04
2017
若時間是一頭野獸,坐困其中的人,難道也必須成為野獸才能繼續存活?更完備的力量能呈現出什麼樣貌?這是思考與行動的瓶頸。在映後座談中,面對質疑,他也不無感慨地答道:「會越來越好的。」(張敦智)
8月
04
2017
暴力來自編舞者近乎自溺於自己的痛苦之中,卻又是直白的暴露自身對女性的獨斷想像、控制與單一的凝視,而這樣的關係由舞作中顯露出來的,是理所當然的父權暴力觀點,不只象徵了社會結構,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編舞者與舞者之間的關係。(張懿文)
8月
01
2017
原住民的處境並非「回返家鄉」的浪漫敘事,而是一條不斷被擋在轉角、途中仍持續折返、游移的路徑。然而在這些折返之間,年輕創作者依然展現了各自的力量
8月
22
2025
這種富含戲劇張力的音樂選擇,精準地預告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調——那種介於狂歡與風暴之間的生命能量,正好對應愛麗絲即將經歷的成長旅程中所有的躁動、困惑與蛻變可能。
8月
20
2025
面對這些限制,策劃平台是否更需思考如何透過自身的引領,促成作品在實質上的「變異」,而非僅止於外觀上的「變形」——這或許才是近年主打「多元」的策展真正需要聚焦的方向。
8月
18
2025
在相隔三十餘年後的現時,面對溯返洄游可能會經歷的個人與家族、認同與記憶、創傷與療癒等複雜面向,這群參與夠帶種藝術季的青年世代究竟是如何詮釋種種看似基本卻又恆遠的課題?
8月
18
2025
《樹林小聚舞一下》呈現的不只是三個團隊的成果發表,更是一場可供觀看者思索舞蹈與空間關係、以及舞蹈如何書寫地方、建構文化政治的現場展演。那是一張關於舞蹈人與地方如何交織、共構的動態地圖,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被緊密鋪陳。
8月
11
2025
《手舞觸動3》不僅是一部講述夢想與奮鬥的舞作,更是一場關於聲音、身體與身分的深刻辯證。透過多元舞蹈語彙、情緒鋪陳與象徵性意象的運用,呈現出聾人舞者在表演藝術與社會現實中不斷對抗、重構自我的過程。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