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喲娜啦》是甫於2018年登記立案的「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一號作品。這齣假日文語意「再會」、「再見」的作品名稱,序幕即以〈快樂的出航〉做為整體戲劇的起手式,揭示了該劇調性:在看似歡快的節奏中,隱藏著切莫回首的悲傷,如同「莎喲娜啦」一詞在日本文化的脈絡裡,暗含「永別」、「再也不見」的深層涵義。於是,當觀者隨著戲劇橋段揚帆「出航」,其也被引領在拼貼、游離的各式情境中,直視或遊歷一個又一個短小而幽微的悲傷片刻。
《莎喲娜啦》一作,共有溪北篇(礁溪場)和溪南篇(蘇澳場)兩個版本。兩版本的相似性約為三分之一,差異性主要奠基於演員歷經田野採集,以及集體創作後的結果。這樣的創作方式,跳脫單一主體和脈絡化的編導手法,將不同個體於田野中的所見所聞和演出提案,採「游擊式」方法串連成戲,使多元創作者之意志得以揉合且發於劇中。全劇以「流水席」為場景基底,假演藝性的綜藝歌舞秀為開端,鋪陳極具台式特色的辦桌氛圍,並從此開展,連結紅白場及各種造勢場合之明喻或暗指,諸如:喪葬禮俗中的紙紮屋文化、喜宴裡的象徵儀式和你來我往的交陪,或者是作為地方頭人或政治人物的宣示舞台等。除此之外,該劇運用不同物件作為展演手法或展示主體,亦有趣味性和變化性,包含:餐桌上的菜餚、戲偶、台灣地圖、辦桌椅下的信件等。物件自成一體,不僅僅是道具或者輔助工具,而是具有觸發觀者想像和連結的媒介,以低調而內斂的方式,若有似無地逐步發酵。
事實上,《莎喲娜啦》雖為戲劇作品,呈現結果卻涵蓋不少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這使得觀者在進入劇場之際,無法用習以為常的觀眾角色貫徹之,卻可能進一步促發個體對於觀看視角的質疑或思考:我是觀眾、演員、二者兼具或者其他?以及,扮演不同角色的參與程度和實踐可能為何?由於不同想像導引相異視角,觀者在沉浸之前,若未能先行安放自身位置,恐怕前述「若有似無地逐步發酵」,將變得淡而無味,甚或轉瞬即逝。而不可諱言,這確實是該劇以此視覺性手法呈現的潛在風險。
不過,從相反面來看,由於「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創作團隊皆相當年輕,演員的年齡層更錯落在高中和大學之間,其未臻成熟、尚未程式化的演出方式,表現於該劇─假拼貼手法串連片段情境、不過度倚賴劇場語言、善用視覺藝術展示美學、演員與物件同為觸發媒介-恰恰擺放得宜且有頗具韻味,同時也因為演員的青春和涉世未深,適切地詮釋了「歡快中的幽微悲傷」,甚或能再添上一些離人道聲「莎喲娜啦」的瀟灑或義無反顧。
做為一號作品,「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以該劇揭示了青少年創作者之於劇場展演的潛力與能動性。至於,這種頗具實驗性質的集體創作形式和呈現手法,未來如何開展或者深化,將是該團日後必然面臨的挑戰,但卻也令人引頸期盼,盼望更多豐富有趣的演出作品,為表演藝術領域帶來新興活力與各種可能。
《莎喲娜啦》
演出|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
時間|2019/08/24 18:00
地點|宜蘭縣礁溪鄉武聖廟前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