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俗對話後的一場辦桌《莎喲娜啦》(溪北場)
8月
30
2019
莎喲娜啦溪北場(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2次瀏覽
劉祐誠(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

近幾年的台灣藝術創作,有越來越多創作者關注台灣的民間習俗活動,例如:壞鞋子舞蹈劇場《彩虹的盡頭》之於牽亡、明日和合製作所《半仙》之於靈媒,或是圓劇團《悲傷ㄟ曼波》之於弄鐃,甚至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吳明倫也正策畫「人鬼殊途?」系列講座,談論劇場與民俗的相關議題。不過,相較於1980年代以降的小劇場團體,像優劇場嘗試的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或是江之翠劇場傳承梨園戲,相隔三十多年,近幾年的這些創作團體面對民間藝術或民俗活動,其實並不大相同。

1980年代的小劇場,都有種失根的焦慮,才開始面對這些傳統文化,因此劇團主事者積極希望演員們能夠浸淫在這些文化中,並試圖找到屬於自己文化的身體。近期的創作者們,面對自身文化認同的焦慮尚在,但驅使他們創作的動機可能更多是好奇。於是,作品本身都不會是直接搬移一項儀式展演,他們透過創作與該儀式對話,甚至擷取其中的物品再次創作,因此觀眾常常無法清楚知道「原來儀式活動與日常生活間的關係」,而觀眾的喜愛與否,最終仍歸於作品本身。

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以下簡稱某團)的《莎喲娜啦》,同樣也化用常民生活成為表演的一部分,例如:把包裝上印著清涼女郎的盒裝檳榔,裝著演出的節目單,或是演出前的準備音樂採用北管的《三仙會》。只是《莎喲娜啦》與其他製作不同,他們巧妙的選擇外燴辦桌,辦桌的異質空間成為承載這個演出的場所。在這個臨時搭建帳篷的辦桌宴客,觀眾不僅需要處理自己與其他七個觀眾的互動關係,還得應對兩位表演者的互動表演。在這個異質的辦桌表演,當然會有寫實的表演片段,像是仿擬會場主持人邀請來賓一同唱歌、政治人物上台致詞的尷尬,或是辦桌杯觥交錯後各自失態的舞蹈。另一方面,在這樣的空間,邀請觀眾思考廢死問題、結婚的必要,或是宜蘭當地的營養午餐免費等議題,讓原本嚴肅的議題,在辦桌的歡樂情境下,開展觀點互異的討論空間。

《莎喲娜啦》這個製作的另一項特點,是帶領青少年集體創作而成。只是某團的集體創作,與阮劇團常年籌辦「草草藝術節」的青少年劇場之演出方式不同。阮劇團經常透過一項物品,把參與的演員生活經驗,雜揉成一齣戲劇;某團參與製作的青年演員,不僅是個表演者,同時還需要成為共同在餐桌上吃飯的賓客。他們時而需要成為敘述事件的引領者,時而需要應對其他賓客間的簡單對答,無論是賓客與表演者的轉換過程,以及坐在賓客座位上等待下一個表演段落的空白,或是排除表演時發生的技術問題,這些年輕演員的青澀而直接表現,都令人讚賞。

「莎喲娜啦」是擬音日文「再見」(さようなら)的中文詞語。《莎喲娜啦》究竟要引導觀眾思考「道別」什麼?其實製作團隊並沒有給出實質/指的特別答案。在這個展演過程,觀眾透過表演者得知礁溪二龍競渡的三種民間故事、宜蘭三寶(糕渣、卜肉和棗餅)、宜蘭後花園的言外之意、五○年代反共的官方說法及真實故事,甚至是辦桌時的賓客間互動。這些都是曾經或正在繼續發生的文化記憶,在他們正式的向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告別前,它們都是厚實台灣文化的重要歷史。

《莎喲娜啦》

演出|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
時間|2019/08/24 18:00
地點|宜蘭縣礁溪鄉武聖廟前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即使所謂參與式劇場的定位並未充分達成,但整場所見年輕學子的赤忱,於是開始想像:為期第三年的「宜蘭青少年劇場培育暨展演計畫」,將會埋下什麼樣的藝術種苗,甚或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群高中、大學生因此建構什麼樣的地方認同情感、自我重新發現。(楊美英)
9月
09
2019
事實上,《莎喲娜啦》雖為戲劇作品,呈現結果卻涵蓋不少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這使得觀者在進入劇場之際,無法用習以為常的觀眾角色貫徹之,卻可能進一步促發個體對於觀看視角的質疑或思考:我是觀眾、演員、二者兼具或者其他?以及,扮演不同角色的參與程度和實踐可能為何?(林亞璇)
9月
05
2019
《莎喲娜啦》在觀演現場展示的,便是在當代時空裡呈現「非理性」壓倒性存在的狀態。當然,從製作方內部來看,更加珍貴的是田野踏查過程得到的收穫,以及從辦藝文工作坊給青少年的時期起所激起的互動、人際關係與思考漣漪。(張敦智)
9月
03
2019
當觀眾無法將自己擺進,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期待的存在,而如其所是的看到表演之為一種表演的顯現,表演者就完全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因為劇作沒有考慮過觀眾說:「不。」或「為什麼?」的可能——腳本早已備好,只需要觀眾的背書,觀眾只是來體驗設定好的角色。(洪姿宇)
8月
30
2019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