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漶溢流的青春原力《莎喲娜啦》(溪南場)
9月
09
2019
莎喲娜啦溪南場(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提供/攝影Bana Chen)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96次瀏覽

https://www.facebook.com/momomono2019/?ref=br_rs楊美英(專案評論人)


八月底的一個傍晚,依約六點,於蘇澳火車站站前廣場集合、驗票。隨著觀眾慢慢匯聚,大家互相觀望,現場漸漸瀰漫一種詭異甚至類似諜對諜的氣氛,因為若干人士好似即將粉墨登場的某種戲劇角色,當然也可能因為這個演出活動標榜為「參與式劇場」【1】,引人好奇猜測什麼時候表演團隊會開始發動觀眾們的參與或是被參與模式。

一行人從火車站整隊步行數分鐘,到達宜蘭縣蘇澳鎮晉安宮前,廣場上已經搭起了紅藍白線條的帳篷,放送著喧鬧的台語歌曲,觀眾先在招待人員定位的桌上任意自取一個印著火辣比基尼女性圖案的檳榔盒。盒內裝有兩個小紙捲,一張正反面分別是老派洋裝女人的水畔留影、蘇澳冷泉大眾池照片的黑白影印,一張則是長長的創作、行政、行銷團隊成員姓名。

觀眾採自由入席,一如台灣傳統的辦桌場景,自行選擇那一張張鋪上紅色塑膠的大圓桌,同時也就選擇了和哪些陌生或熟悉的賓客共度時光,接著,一如許多人常有的經驗,等待開桌上菜、等著同桌萍水相逢或熟稔的賓客們互相攀談、寒喧、靜默、互倒飲料……等待不知何時結束等待的一刻,抬眼看見佈置有如電子花車的方形小舞台上方左右兩側所寫「人生徒勞」,不免感到莞爾。

當演出活動開始之後,進行了兩小時左右,大抵完全是一個辦桌的過程,有活潑花稍的主持人和舞群、白紗新娘入場等等,而且讓觀眾們扎扎實實地享用了一桌地方總鋪師料理的豐盛宜蘭風味,包含演出提及的鴨賞、糕渣、棗糕、西魯肉、雞湯、芋泥等。

同時,在「吃桌」的形式之下,貫穿了調性沉重的敘事文本,有表演者分散各桌各自開講的片段,也有集體呈現的場次;敘事內容從地方風土素材(如:全世界唯二的阿里史冷泉、名產鴨賞緣由)、二二八事件發生於蘇澳的血腥歷史,以及表演者的生命故事自述。

或許正因為《莎喲娜啦》的敘事內容可說挖掘了地方集體記憶或個人生命歷程的暗黑傷痕,即使偶以戲謔嘻笑手法表現,加上歌舞或遊戲的穿插,仍然造成了現場整體氛圍的「冷熱失調」;再者,從一開始安排表演者與觀眾一起入座,偽裝為觀眾的一份子,搭訕、招呼、聊天,但是隨著不同段落的展開,表演者們負責的任務不斷變化,諸如送菜人員、特定角色的扮演、非寫實的肢體表演、自我內心暴露的獨白……如此的觀演關係,存在著彼此定位不明、變動,或缺乏適當而必要的轉場,以致表演現場的若干觀演雙方因互相缺乏理解而產生的緊繃狀態,無論是以筆者同桌觀眾所顯現的侷促懼羞,或是部分表演者的青澀出戲,都是值得關注和討論的現象。

若是依循《莎喲娜啦》的呈現風格,排除了主軸單一清楚的故事,不難發現其視覺藝術元素的運用相當突出,包括表演者運用了長長的彩色吸管、超長的筷子、使用彩色筆在身體不同部位塗畫(如自戕或受創的刻痕)等等,都明顯感受到「物件」、「行為藝術」的影響;此點不禁聯想起帶領這群年輕表演者集體創作的「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2】,有待未來繼續觀察。

以當晚現場觀賞經驗而言,敘事內容來自田野調查或日常生活的剪輯、移植、變形運用、拼貼重組之外,活動模式與在地廟宇信仰場所、傳統辦桌產業結合,令人欣喜,筆者以為,重點在於年輕表演者直接面對觀眾的魅力與勇氣,情感充沛飽滿、聲量高昂的陳述個人對於這塊島嶼和自己的種種期待,即使許多時刻化為來不及聽得清楚的喃喃囈語,即使所謂參與式劇場的定位並未充分達成,但整場所見年輕學子的赤忱,於是開始想像:為期第三年的「宜蘭青少年劇場培訓暨展演計畫」,將會埋下什麼樣的藝術種苗,甚或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群高中、大學生因此建構什麼樣的地方認同情感、自我重新發現。一如當晚活動的收尾,年輕學子們當場把全部桌椅搬開,一起把帳篷的塑膠布一一拉掉,最後一個表演者對著觀眾說:「我把它們拆了,剩下的就交給你們了。」

在此之前,每個表演者在朱紅色的大圓桌上各自努力寫著長篇文字,一般觀眾可能只來得及速讀幾位表演者的筆下內容,約略是對於社會或歷史的控訴、面對自我的心情流洩或祝願,因為,這些文字很快的被表演者戳破圓桌上方的水袋而被淹洗了,形成漫漶不明的書寫,筆跡流散。這個畫面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此次觀演經驗的象徵。

筆者當下雖然不確定所有的書寫內容到底要表達什麼,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想到作品命名《さよなら!莎喲娜啦!》,乃是日文「再見」,但在相關宣傳訊息上並列著英文譯名為: It's a long long time 【3】。三者交會,即是一種與過往不堪的道別,應該也是面向未來的轉身吧。


註釋

1、「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臉書粉絲專頁2019年7月18日發文:「經過田野踏查與青少年集體創作,某某某 #籌備超過半年的時間,完成這次的 #辦桌結合表演的參與式劇場。在3個小時內,我們呷飯配話,在棚子內經歷一場地方的魂舒洗禮。」

2、「關於某某某」:某某某的工具箱(momomonotoolbox)成立於2018年夏天,主要由幾名橫跨視覺藝術、表演、劇場和影像設計的創作者組成。以環境劇場和集體創作的實驗性工作模式為創作核心。某某某的表演意圖凸顯場域性格及真實的感官體驗,嘗試將生活經驗結構化成如意識流般模糊卻又意有所指的日常預言團塊。並在集體創作層面緊扣跨域的青少年藝術教育,透過工作坊、社團的戲劇培養及徵選無經驗者進行引導式的集體創作。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momomono2019/?ref=br_rs。

3、參見兩廳院售票系統《莎喲娜啦》網頁節目介紹文字。

《莎喲娜啦》

演出|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
時間|2019/08/30 18:00
地點|宜蘭縣蘇澳鎮晉安宮前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事實上,《莎喲娜啦》雖為戲劇作品,呈現結果卻涵蓋不少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這使得觀者在進入劇場之際,無法用習以為常的觀眾角色貫徹之,卻可能進一步促發個體對於觀看視角的質疑或思考:我是觀眾、演員、二者兼具或者其他?以及,扮演不同角色的參與程度和實踐可能為何?(林亞璇)
9月
05
2019
《莎喲娜啦》在觀演現場展示的,便是在當代時空裡呈現「非理性」壓倒性存在的狀態。當然,從製作方內部來看,更加珍貴的是田野踏查過程得到的收穫,以及從辦藝文工作坊給青少年的時期起所激起的互動、人際關係與思考漣漪。(張敦智)
9月
03
2019
只是《莎喲娜啦》與其他製作不同,他們巧妙的選擇外燴辦桌,辦桌的異質空間成為承載這個演出的場所。在這個臨時搭建帳篷的辦桌宴客,觀眾不僅需要處理自己與其他七個觀眾的互動關係,還得應對兩位表演者的互動表演。(劉祐誠)
8月
30
2019
當觀眾無法將自己擺進,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期待的存在,而如其所是的看到表演之為一種表演的顯現,表演者就完全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因為劇作沒有考慮過觀眾說:「不。」或「為什麼?」的可能——腳本早已備好,只需要觀眾的背書,觀眾只是來體驗設定好的角色。(洪姿宇)
8月
30
2019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