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的年度展現《奪》
4月
12
2021
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團提供/攝影陳韋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3次瀏覽

李宗興(專案評論人)


作為舞蹈系所舞團的年度展演,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團(以下簡稱「臺體」)推出的大型舞劇《奪》,其「教育」與「宣傳」的功能是大於一般藝術創作作為創作者個人發聲的媒介。臺體的專任老師們,不畏艱辛、耗費心力地策劃製作大型展演作品,不外乎讓學生舞者們能從中學習,並藉以讓觀眾瞭解臺體的教學特色。正因有此展演目標,編舞者們在舞劇的創作上則須帶有不同的編創思維,在學生舞者人數的最大化、學程內容的呈現以及編創的經典表現手法等方面必須兼顧,也因此所著重的藝術創作意義,也有別於當代藝術所強調的創新、思辨與社會功能。

《奪》雖看似有敘事結構,但實際著重於舞蹈的情緒表達。舞劇包含六個段落〈奪佔〉、〈川流〉、〈安魂〉、〈再起〉、〈安好〉、〈同心〉。從段落名可以大致看出舞劇的敘事結構,並找來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擔任導演,但實際在作品呈現上,並未清楚交代故事發展的因與果,而是透過舞蹈表現群體的情緒與轉折。從一開始的〈奪佔〉,並未清楚表達為何而「奪」、為何而「戰」,而是透過開場的鳥瞰視角影像中,舞者如同求救一般伸手抓向鏡頭,或是舞台上舞者的拉扯、掙扎,或在末段由群舞堆起的舞者緩慢地朝天空伸出象徵勝利的手勢,比比表現出抽象的戰爭情境。又如〈安魂〉中,舞者魚貫地從左舞台進入,端著燭光,輕輕地安置於倒臥的舞者身旁,看似透過儀式安撫戰爭的逝者。而在〈再起〉、〈安好〉中,男舞者們奮力地拉扯繫於瞭望台的粗繩、攀爬竹竿,表現出建設新家園的辛勞,然而在末段時,舞者們突然跌落哀嚎,彷彿建築坍塌,所有人皆因此負傷。這些段落皆沒有清楚的故事,然而透過抽象化的敘事,以及舞蹈肢體所呈現的濃烈情緒,讓觀眾感受到劇情發展的大致樣貌。

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團提供/攝影陳韋勝)

《奪》劇中以舞蹈作為抽象敘事與情緒傳達的創作手法,同時也讓人聯想到許多臺灣舞蹈前輩的經典舞作。〈安魂〉的獻燭儀式中,舞者細膩的行走,令人聯想舞垢舞蹈劇場特有的道教儀式氛圍。〈再起〉中男舞者赤裸胸膛,透過群體的吶喊以及使力的手臂肌肉線條,所展現出的同心勞動氛圍,也讓人聯想《薪傳》中〈拓荒〉片段。又或〈同心〉中,兩組群舞同時佔據舞台,以眾多舞者、眾心同一的氣勢表現團結感。這些經典的表現手法,也是透過抽象化的敘事,以及舞蹈的情緒感染,成就臺灣舞蹈史上的經典作品。

此外,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四位編舞者,同時也都是臺體的專任師資,也融入課程的內容,包含現代舞、芭蕾、中國舞技巧等,讓學生舞者們得以從做中學、從學中做。在〈奪佔〉與呼應的末段〈同心〉,群舞者穩定核心、奮力揮展雙臂、邁開步伐,表現振奮的主題動作;〈川流〉則以讓舞者揮動中國舞中常見的的彩帶,表現出水的流動感;而在其他段落中也可見男舞者舉起女舞者,展現出芭蕾舞的雙人技巧。這些舞種的呈現,不僅讓學生舞者從表演中學習舞蹈,同時也像觀眾展現臺體的課程內容,讓有興趣就讀的未來學子與其家長可以瞭解系所的舞蹈教學特色。

舞蹈系所舞團的年度展演,背負著不同於一般藝術創作的功能,更多的是教育工作的意義。盡可能最大化舞者數量,除了讓多數學生能夠透過正式展演的機會,親身體驗編舞工作的流程與上台演出的成果,同時也對台下觀眾展現系所的教學成果,建立系所的品牌形象,吸引未來的學生報考。《奪》以整合的劇場美學與抽象化的敘事,展現臺體於現代舞、芭蕾舞與中國舞方面的教學成果,以及師生同心的團結氣氛。這樣的劇場美學與師生情誼,也展現了臺灣舞蹈高等教育系統的傳統。

《奪》

演出|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團
時間|2021/03/24 19:30
地點|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奪》這部作品裡,我們並未看到歌頌站在成功面前意氣風發的人,反而看到了黃致凱導演作品中向來最細膩也是最動人的部份:小人物的故事,那些在過程中被遺落下來的人。那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最易被人們遺忘忽略的部份,卻也是為過程立下堅實基礎的人。不禁讓人想起,今日的繁榮昌盛是立基於多少前人的全心付出。這也是《奪》這個作品提醒我們的最重要事情:看見「勝利之外」的那些無名之人與事。(鄭宜芳)
5月
17
2021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