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螢幕的兩端呼喊彼此《虛擬親密》
11月
06
2020
虛擬親密(國家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3次瀏覽

陳正熙(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疏離的存在狀態,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在一個交友軟體(dating app)流行的年代,在我們這個每年迎接彩虹大遊行的城市,能夠以什麼樣的形貌呈現?能否在劇場這樣一個閾限(liminal)的空間裡,找到一個適當的表達,在一個適當的距離下,體驗沒有負擔、不造成傷害的親密時刻?

台灣與澳洲之間的公里,會是那個適當的距離?或者,網路世界裡那個無法量度的寬頻距離?

狠劇場與澳洲即行劇場跨國合作的《虛擬親密》,建立在這兩個有關距離的「前提」上:兩地酷兒社群的互訪交流,在slido上的劇場社群互動,嘗試探究在一個「虛擬」與「現實」對立、交會、穿透、定義的時代,有關「親密」的議題能引起什麼樣的想像與討論。因此,我們對這部作品的討論,大約也就可以從兩個「前提」開始。

因為全球新冠疫情之故,澳洲劇團導演與演員無法親自來台,對於作品的「跨國性」當然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導演以「聲音」的型態現身劇場,預錄的導演對談與演員排練片段,雖不能說無助於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或許也更強調了「即行」的「不在場」,而更進一步削弱「跨國性」的意涵,只是,即使導演與演員能排除萬難,現身實驗劇場,那「跨國性」的意義,能有多大的發揮或延伸,我也有所存疑。

在現場,我們看到六位本地的社群參與者現身說法,卻沒有來自澳洲的酷兒社群的聲音,本地參與者的分享,傳達出明確的在地性(公園與「蓮花池」的指涉),但沒有澳洲酷兒社群經驗的對照,又如何去呼應「距離」對「虛擬親密」的影響?

交友軟體的應用、slido的互動,為我們提示了網路世界的匿名特性,如何提供我們(LGBTQ、現場觀眾)跨越現實中各種「隔絕」彼此的障礙,試探意願、建立關係、體驗親密的可能,六位參與者的分享,現場觀眾的參與,都印證了這種可能,那麼,如何能透過什麼樣的「科技」媒介或手段,呈現澳洲酷兒社群的經驗?透過網路寬頻的連結,我們克服了台灣與澳洲之間的實體距離,能不能也同時創造一個真正交流的平台?

虛擬親密(國家兩廳院提供)

不論「跨國性」或距離感,《虛擬親密》仍是一個動人的演出,表演者與觀看者在一個極簡裝置、太虛氛圍的空間裡,透過實體的與虛擬的互動,短暫分享一種在場的親密。即使聽過再多同志社群朋友,與家人、社會、體制糾結、對抗的故事,藏身於幽暗角落的低喃,社群成員的生命經驗,仍是令人感動的:愛滋病友說起他的伴侶得知檢驗結果那天的情景,其動人力量更遠勝過《美國天使》開場,Prior對他的伴侶Louie揭露殘酷真相的一幕,在無特定性別認同的選項找到歸屬的玉吐,或許在現實世界裡與我的距離,比台灣與澳洲之間還遠,但他/她的話語卻那麼直接地直入我心。

從《孽子》到《虛擬親密》,無論是參與或旁觀,無論贊同支持或反對抗拒,我們都一起走過了一條漫長的路途,也都在這個過程中變老,但不一定變得聰明,以為應該已經司空見慣的現象(如每年熱烈舉行的遊行活動),習以為常的想法(如性別教育之必要),總是會在自已無法預期的情況下,因為旁人的反應而驚覺並非如此理所當然,看完《虛擬親密》,也有著同樣的感受。交友軟體的問世,似乎拓展了這個社群的社交範圍,卻好像也同時強化了某種神秘感、疏離感,隱身於網路,會不會也更隱形於現實?

在「前新冠肺炎」時期,跨國共製似乎是全球化時代中,一個充滿前瞻性的發展方向,超乎預期之嚴峻的疫情,幾乎要擊垮任何樂觀的期待,雖然不至於全無可能恢復「正常」,但未來的全球交流場景會是什麼型態或樣貌,不待這一波疫情如何平息,我們大約都無法有具體明確的想像。《虛擬親密》因此不僅是一個演出,也成了一個思考未來的「case study」,促使我們再思考「跨國共製」的各種可能與侷限,及其對創作的意義。

《虛擬親密》

演出|狠劇場、即行劇場
時間|2020/11/01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終場,社群參與者把手機留在台中央橫梗的巨型顯示器上依序離開,象徵自我扮演的工具被懸置在空間裡,虛擬終究難以成真的隱喻,情感上挑戰了演出原本透過交流梳理出的對話空間,性與親密的特殊性被高舉,孤獨再次以熟悉的修辭娓娓道來,成為現狀中最醒目的現實,針對虛擬本真性的探問與省思,似乎餘下欲言又止的悵然。(吳旭崧)
11月
25
2020
雖然無論是虛構或非虛構作品,我們都試圖在其中尋求「真實」,但是透過紀錄片錄像作為開場影像定調,觀眾此時已經漸漸屏除觀看「表演」時,那種對奇觀的期待,剩下的部分,變得十分素樸地,試圖將自己所理解的真實以及眼前新認知道的真實,融會貫通起來,成為一種更大的、對真實的認識。(張敦智)
11月
06
2020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