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身為尺幅:以身體測量身體《丨丨》
11月
30
2018
丨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72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王甯的《丨丨》(The Other)是今年「新人新視野」相當亮眼的編舞作品。由王甯、鄭皓共同創作與表演。表演者自在放鬆的姿態,在舞台上散發出牽引觀眾目光的完備與自信,創造了屬於作品的觀看場域。

由於有換場等待的時間,在不知道演出是否已經開始的情況下,兩人從舞台後頭搬著椅子與設備走來。白背心、白短褲、白椅子與白畫布,貌似正在場佈。鄭皓抱著幻燈片機器一張張按下播放,王甯則拿著空白畫布試圖讓影像能順利附著在畫布上。像在測試照片是否都能正常顯影,然而所有投影出的身體的局部影像,都以歪斜的角度被覆寫在畫布上頭,像清晰卻無法對焦的鏡頭。一開始就很有趣的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幻燈片過片時規律的機械聲,清脆的在空間中打著節拍。

《丨丨》聚焦在「身體」與「觀看」,編舞家王甯在創作自述中清楚提出了兩條思考路徑。【1】怎麼看,怎麼觸碰,誰的身體?文字裡的「觀看」寫的曖昧,看似是兩位表演者身體與身體之間的觸碰,但當下在運動的表演者又是視覺觀看者?既然已經在看,如何邊看邊碰?眼睛與身體兩種相異的感官在腦內打起架來,閃過多種身體與視覺觀看的排列組合,比如,從影像的視角來看,有一種談的是觀看的視觸(Haptic),眼睛透過觀看能如觸碰到影像皮膚般的視覺感知。

在演後座談的提問中,才確認王甯所說的觀看是「將手的觸覺當成身體的視覺去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對編舞家來說,是將手作為身體視覺,透過身體來看,將表演者的眼睛移轉到身體,而不是原本觀看的眼睛了。

將《丨丨》分成三個部分:「幻燈機測試」、「身體測量」、「以裸身為尺度」。「幻燈機測試」從物理的機械設備校準,啟動聲音。「身體測量」是身體與身體輪流為彼此——肘、比、加、抵、壓、量、畫、碰。用手與手肘作為身體的視觸覺去測量另一個人的身體。同時透過幻燈機換片聲的速度,以相同動作的頻率去感覺對方的身體樣貌。「以裸身為尺度」在燈光全暗時裸身,燈亮時再重來一次一開始「身體測量」的動作。像一層層剝除觀眾觀看的視覺附加物與屏障,還原以身體碰觸身體,重新凝視舞台上兩個裸身。兩段同樣的「測量動作」,帶來完全不同的視覺感知。在裸視中,不只是展示一段編舞的「動作」,而是表演者如何透過身體之眼打開觀看身體的感知。去感覺另一個他者的身體,讓「動作」的意識下放給身體,用身體的視角來看身體之眼是怎麼一回事。

《丨丨》的敞開也在於此,觀眾在看的同時,不只是看動作,更是投入其中去感覺觀看的視覺如何啟動觀者身體的共感。想像表演者的身體之眼是如何從眼睛移轉到皮膚感知。《丨丨》透過身體測量身體,同步校正觀眾的視覺之眼。面對兩段一樣的身體動作——衣物覆蓋與裸的身體,觀眾必須改變自己觀看的意識,看到「身體與身體的觸碰」,而不只是看到「身體在動作」,觀看的層次與差異性才會在兩次重複性的身體動作中自然浮現。

除了兩位表演者精彩的演出,不得不提到燈光。燈光設計陳冠霖掌握得恰到好處,甚至是有意識的和《丨丨》的表演者與空間場域對話。從明亮、聚焦、黑暗、聚焦到明亮。不只舞台,也考量到觀眾席的燈光對於演出的影響。調節光亮以呼應觀看的視覺敏銳度,引導觀眾在過程中看的焦點與視線座落的強弱。同時也調節觀眾在空間中的身體感知:如在明亮中感覺暴露其中或在黑暗中感覺相對安全;在空間中感覺視線清晰或在黑暗中失去視覺。

如果說蘇品文的《少女須知》是將知識作為概念,具體化為身體動作,一人在舞台上投直球傳達給觀眾,《丨丨》則是個體與個體排列成的複數,是身體與身體在舞台上展演感知如何作用於在場身體的觸碰與顯影,試圖引發觀者感知的困惑與共感。《丨丨》是關於身體與身體相互學習的方法。身體如何與另一人身體的頻率相同,不用肉眼看,而是用身體去感覺,透過動作剝除動作再交還給身體。當燈光調控著觀看的感知,觀看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喜歡演出結尾在幻燈機關閉,整個空間沒了原本機器運轉的轟隆聲,讓這場關於「身體的在場」(表演者)與「再現的身體」(影像)的提問,還能在腦海視像中,幻燈機換片時清脆的啪嗒聲響中,暫留些許觀看後的視聲殘影。

註釋

1、《丨丨》演出節目單中「關於作品」有以下文字:

關於身體。

以諸如時間、速度、角度、方向、距離、力量、重量等物理條件的交替與轉換置入兩個身體的相互作用。探究上述種種物理現象加總起來,身體動態建構予觀者何種關係想像?試以「如果『觀看』作為一種身體與身體之間『碰觸』的方式」提問,兩個人在觸碰(觀看)中,能如何對待彼此?另一條發展線起源於反思在場的身體,與以攝影形式在現的身體兩者之間的關係。提出「如果身體幾乎不被對象化的捕捉,攝影者與被攝者之間的距離非常緊密」,在很貼近的距離中觀看(碰觸)彼此,這樣的接觸能否朝向一種對等且真實的理解?」大致在以上的提問中開啟創作,一路依循這些敞開,持續探索未知。

《丨丨》

演出|王甯
時間|2018/11/24 14:30
地點|高雄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