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未竟之業/旅《東意在哪裡》
7月
16
2020
東意在哪裡(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秦大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19次瀏覽

戴宇恆(專案評論人)


走入實驗劇場,隨即映入眼簾的便是個「東意」展覽場,舞台正中央有幅東意的人像,而左右舞台上各自佇立著幾座人形模特兒,身上各自穿戴著不一樣的戲服,可以看出舞台設計試圖召喚蕭東意曾經出演過的各個角色,為《東意在哪裡》找到一個可以切入的觀賞圖像。筆者所觀看的場次,在入場時有兩位觀眾踏上舞台觀賞台上展品;但也就僅僅兩位,其餘觀眾仍然被劇場規範制約,而這番「制約」(想觸碰卻又不敢觸碰)的意象操弄,正預示著《東意在哪裡》的命題──即將拆卸、揭示「角色─演員─觀眾」間過從甚密的關係。「角色」、「演員」與「觀眾」三者在生命經驗、情感記憶間的交互作用,並無法明確地量化切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倒恰當地形容如此交縱複雜的關係。然而,《東意在哪裡》要以什麼樣的形式與文本、不著痕跡地處理這樣同時有著私我及公我的命題?這確實是在看待這個作品時必須納入的觀看視角。

端看《東意》的文本結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以嘲弄、反諷的喜劇段子組成,期間穿插著插科打諢、冒犯觀眾的言語,甚至仿擬博恩的《TAIWAN》,【1】可以看出其沿襲了獨角喜劇(Stand-up comedy)的表演風格,演員戴上笑鬧的面具,面具之下卻直指種族、國家主權、性別特徵等各種禁忌高牆,以各種的「不正確」使觀眾發笑。而演出的後半段,相較於打破觀演距離的獨角喜劇表演,演員明顯地開始切割觀演距離,並重新建構起第四面牆,令觀眾沈浸於表演幻覺中。蕭東意帶著「迷失的自我」拜入「表演大師」的門下,原以為困境解決有望,但隨著情節的揭露,我們發現「表演大師」仍是蕭東意所創造的角色之一,兩者之間或扭打、或辯論,搶奪著意識與身體,藉此外顯「角色」與「演員」之間互相拉扯的關係。

最後的最後,東意勝出,他躺在劇場的黑膠地板上,汗水淋漓。此時,熟悉的手機鈴聲響起,藉著蕭東意的回應話語,得知是他老爸來的電話,一陣閒話家常過後,蕭東意用一個不自然的音色,以臺語對著手機另一頭的老爸說了一句:「我愛你。」,並在對話結束後,將自己註解為:「老爸的乖兒子。」原來,他仍然得創造一個名為「乖兒子」的角色來面對日常(舞臺上的日常/日常生活的舞臺)──所謂角色,無所不在。

《東意在哪裡》無論在文本或表演上都下足工夫,揭露演員的私我與角色的關係,那麼公我呢?作為觀眾怎麼參與其中?「演員」、「角色」與「觀眾」間的供需關係又是什麼?觀眾在面對此類型的演出時該做什麼?

因此,我想先從喜劇中「預期的打破」引發思考,由此過渡至「觀眾期待的打破」來反思《東意在哪裡》中所嘗試的「雙層打破」。


預期的打破──笑鬧後的思考

在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於《幽默論》中的舉例裡提到:「我看見一位染過髮的老女人,臉上的妝塗得像個大花臉,花枝招展的想打扮成年輕女子的模樣而顯的十分俗氣,而我開始大笑,那是我察覺(perceive)到她反常的行為的自然反應。」【2】當人們內心預期的形象被打破時,自然而然會發笑,而獨角喜劇抑或其他眾多類型的喜劇中,常常使用到該技巧,無論是禁忌話題的觸碰、誇張至極的角色扮演、滑稽的諧擬等,皆因預期形象被打破,進而使得觀眾發笑,而「笑」也就成為了喜劇美學的審美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情感反應之一。

但喜劇並不止於「笑」,笑鬧背後的反思尤為重要。以上半場其中一個段子為例(姑且稱其為《誰在飛機上傳染了武漢肺炎?》),演員在談論或模仿各國人種時,總是會為其覆上一個負面刻板印象的註解/地獄哏,觀眾就此捧腹大笑。然而,在此起彼落的笑聲過後,觀者若能體認段子的反諷/觀照自身嘲笑的醜態,自我內心才有可能開啟另一個有機的對話空間。

東意在哪裡(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秦大悲)


「你有找到東意嗎?」──觀眾期待的打破

「我好像還是沒找到東意在哪裡。」是我在演出後的第一個反問。然而,當期待落空時,無獨有偶地,形式上另一層意義卻浮現了,於是「演員─角色─觀眾」間的關係也逐漸明朗。

《東意在哪裡》從喜劇段子中預期形象的打破,延伸至對作品期待的打破,也就是觀眾自始至終都未能窺見「真正的蕭東意」,即便舞臺上存在著屬於蕭東意的人生片羽,觀眾所能找到的也還是一個名為「東意」的角色,而這層延伸意正能為《東意在哪裡》賦予後設:在被觀眾觀看的當下,存在的始終是角色;同時,觀眾需要的也只是角色,而不是演員本身。

當然,這也只是從文本與形式為《東意在哪裡》做題解,「演員─角色─觀眾」間也將在不同的作品中被重新建構與解讀,正如演員仍是未竟之業;更進一步的是,自我的追尋仍是未竟之旅,《東意在哪裡》或許可做為一個「演員─角色─觀眾」三者關係的載體──只是,「他」到底在哪裡,仍未有解答。


註釋

1、2020年五月中旬,博恩在YouTube上發表一部名為《TAIWAN》音樂作品,藉由二次創作的方式,逆轉劉樂妍《CHINA》中的歌詞與作品思維,諧擬及諷刺的意味濃厚。

2、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幽默論》中之舉例,參見熊睦群:〈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幽默論」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78期(2003年),頁241-264。

《東意在哪裡》

演出|蕭東意
時間|2020/07/11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此比好萊塢還要好萊塢的多層劇情轉折,模糊了角色背景,抹除了原本前段所建構出來的角色真實,連帶地,也抹除了角色身而為人的溫度、焦慮或恐懼,那麼少了這層基底,自己與自己的拉扯,是否還算是個拉扯?或者,在這樣架空的戲局裡自我拉扯,純為一場原地空轉的徒勞?加速反轉的劇情,也將角色推入了一坑多重弔詭的無底洞:越想找自己,越是不像自己,越是表現出誇張化的自己,越是變成觀眾所期待的自己。(吳政翰)
7月
27
2020
但總歸而言,《東意在哪裡》的確點出了這一當代困境,在流動、異質的當代環境中,正如劇中那群想像中的台北小孩,居然有一半根本不是台北人。當種族、性別、地域都逐漸曖昧模糊時,人無法被種回前現代堅實的土壤,於是人人都長成了什麼都是、卻也什麼都不是的「演員」。(鍾承恩)
7月
17
2020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