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芭蕾?怎樣硬鞋?《點子鞋 2019》
Jan
22
2019
點子鞋2019(高雄城市芭蕾舞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6次瀏覽
徐瑋瑩(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兼具當代創意與芭蕾技術的當代芭蕾在台灣如何可能?去年我以「點子鞋 2018」的節目為例,【1】討論台灣多元化的舞蹈教育體制對專業芭蕾舞者養成,乃至芭蕾在台灣發展的影響。台灣缺乏專攻芭蕾訓練的完整教育體系與評選制度,因而難以培育出身形線條、技術水準與動作氣質皆具的典型芭蕾舞者。【2】此制度性問題並非台灣的芭蕾舞團能解決,然而各團有其自我的期許與因應之道。「點子鞋 2019」再次提供一個討論的案例,藉此我們能窺探台灣年輕編舞家如何以自身所學面對創新芭蕾的挑戰,同時還能彈性地接受藝術總監張秀如對穿上芭蕾硬鞋的堅持。【3】

「點子鞋 2019」的演出的確讓觀眾感受到舞台飄散著芭蕾韻味,然而卻非以古典芭蕾的技巧或氣質延伸而來的韻味,而是接近歐洲1980年代以降,職業芭蕾舞者與編創者透過扎實的芭蕾技術為基底,開創新舞風的嘗試。相較於古典芭蕾舞團女舞者輕盈飄逸且具抒情的質感,歐洲當代芭蕾作品的動作風格則強而有力,服裝簡潔俐落,舞者肌肉線條的真實感不被隱藏反而受凸顯。此種具動作重量感、肌肉真實感的編創風格是此次年輕編舞者採取的編創策略。【4】那麼,舞台上飄散著的芭蕾氣息是如何做到的?

此次的作品展現編創團隊的聰明。除了舞者的身型大多有芭蕾舞者細長的線條外,重點在於編創團隊善於利用動作編排、道具、服飾顏色、燈光設計去凸顯部分典範化的芭蕾動作,這些動作包括腿部的外開與延展、高踢腿與踮立於硬鞋的腿部姿態。這些具有芭蕾代表性的動作貫穿於舞作中,使得極富當代感的編創手法飄散著芭蕾韻味。

李宗霖的《無殼》是一首將芭蕾結合當代編創手法的聰明舞作。作品前半段特別吸睛。在微暗的燈照下兩位舞者似連體嬰般上半身緊貼交纏,以緩慢的動作前進。舞者一隻腳穿平底軟鞋,另一隻腳穿硬鞋;穿軟鞋的腿覆以黑色褲襪,視覺上不被注意;穿硬鞋的腿則肌肉線條清楚被見,視覺上搶眼。在緩慢移動過程中,前者多為支撐腿(比較容易穩定重心),後者則展現具芭蕾形式的舉腿、踮立姿態。這使得觀眾除了將注意力放在舞者上半身的游移舞動外,也特別注意到穿著硬鞋的高舉、彎曲、踮立的腿部姿態。相較於其它舞作普遍喜歡快速、強而有爆發性的大動作,開場安靜緩慢並具飄浮的舞動質感別具新意,也十分有趣。

這段舞蹈像似未切割的連體人緩慢移動,卻以芭蕾的腿部動作、姿態舞動,造成視覺意象上詭異的複合重層。一方面異於常人的變形身體被凸顯,另一方面此變形身體卻舞蹈著高雅且高難度的芭蕾腿部動作,甚至還流露出相互偎依的緊密連結。這樣的編排方式翻轉了一般常見,將變形之身體塑造為恐怖、低下、邪惡的意象,賦予異化身體高貴並具情感性的特質,引導我們對異化的身體有更多的想像。此創意性的使用芭蕾特色動作的編創手法,形式上十分別緻獨特,視覺意象上也極具衝擊性。比較可惜的是,兩位舞者分開後的舞蹈段落在芭蕾技術的精準度與質感上的掌握稍嫌不足,這或許也導因於編排上還在摸索芭蕾動作如何體現內在複雜情感而產生的不確定性。

魏梓錂的《Dominator》是一首相對清新流暢與穩健的小品,舞者芭蕾技術的穩定度與技巧皆佳。部分舞作以長方柱為道具來輔助動作的穩定性與延展性,藉由創新芭蕾動作傳達猶疑、尋覓的內在心理狀態。此作品大部分是運用流暢的芭蕾腿部動作呈現往返、高低的空間路徑,在昏暗的燈光下傳達徬徨不定的意象。這是台籍年輕編創者四首作品中嶄露芭蕾硬鞋技術最多的一首。

簡麟懿的《Sway Me》舞作如題名,整首舞最亮眼的部分即是晃盪於舞台空間中的幾盞燈,與女舞者修長的身形線條。女舞者雖然腳穿硬鞋,然而在燈光設計與舞蹈動作皆聚焦上半身的情況下,硬鞋並無太多的發揮,反倒是細長的軀幹與手臂在內縮與外放間產生的強烈張力觸動人心。節目單中此作品的介紹指出「芭雷伶娜則是拄著名為『硬鞋』的枴杖,在搖搖晃晃的房間裡,搖搖晃晃的跳完自己筆直的人生」,此極富創意的硬鞋想像,被寫真的以顛簸的硬鞋踮走姿態呈現。硬鞋寓意拐杖所含的支撐、支柱、得以依靠的意象,並非作品所要表達的核心。作品主要呈現在搖晃燈泡的暗黑空間中,女舞者焦慮掙扎與脆弱勇敢的心境。

謝佩珊的《X關係》是她首次嘗試以芭蕾動作為創作焦點的作品。舞作以兩男一女試圖展現現代人的疏離孤獨乃至產生虛擬伴侶。舞作前後呈現兩種不同色調的反差。前段是以許多低水平現代動作技術與雙人身體互動關係傳達內心孤寂、渴望被愛的強烈感受,音樂安靜而抒情。後段則是以節奏強烈的音樂配合女舞者被抬舉的動作展現掙扎不安的情緒。前段的動作技術是(編)舞者慣用而熟悉的,因此顯得流暢自然,後段女舞者在兩位男舞者的支撐下變化高空托舉姿態,過程中則略顯忙亂,且女舞者在高空的靜態姿勢難以生動的表達情感,稍嫌可惜。即便如此,作品整體層次分明,芭蕾舞前輩葉麗娟對芭蕾的熱情與表現張力,也值得後人學習。

「點子鞋」作為創新芭蕾的平台從2004年至今已走過十六個年頭,提供許多年輕人創作芭蕾的機會與一展長才的舞台,藝術總監張秀如的努力值得肯定。在大環境無法提供單一專業芭蕾養成教育的結構下,民間喜愛芭蕾的教師與舞者透過各種方式壯大芭蕾能量,希望栽培出閃亮的芭蕾舞星。在芭蕾的世界裡,舞者是最重要的,身形條件與技術掌握是一首舞作是否飄散芭蕾韻味的判準與作品成敗的關鍵。而觀眾對技術的要求只會愈來愈嚴苛。張秀如堅持舞者穿硬鞋上場展現當代芭蕾的企圖,還等待更多有勇氣與理想的年輕(編)舞者來挑戰。

註釋

1、參照徐瑋瑩:〈硬鞋與芭蕾的糾葛《點子鞋 2018》〉,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8240

2、目前有愈來愈多以芭蕾為專業的相關人員投入芭蕾教育與編創、展演的工作,為台灣的芭蕾舞界積累競爭與創新的能量。

3、此次展演共五首舞碼,由四位台灣年輕世代的編創者與一位韓國資深編舞者同台演出,在此只討論台灣編舞者的作品。

4、韓國編舞家李正潤的作品《Alone Together》明顯地不同於台灣年輕編舞家的創作手法。其作品偏向抒情飄逸的風格。表演此作的女舞者Kim Joo-Won則曾是韓國國家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

《點子鞋 2019》

演出|高雄城市芭蕾舞團
時間|2018/01/12 19:30
地點|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Oct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Oct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Oct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Oct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Oct
08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Oct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Oct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Sep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Sep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