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百鍊、去蕪存菁《天堂大酒店》
4月
28
2014
天堂大酒店(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9次瀏覽
俞秀青(特約評論人)

來自德國的弗洛茲劇團 (Familie Flöz) 成立於1994年,由舒勒(Hajo Schuler)和米查羅斯基(Markus Michalowski)創立,是個形式獨特的表演團體,並且已啟發全世界多個劇團。根據弗洛茲劇團經理詹尼 (Gianni Bettucci) 表示,受到他們影響而創立類似面具默劇表演形式的團體便已多達5個,遍及西班牙、巴西、美國及德國。

《天堂大酒店》(Hotel Paradiso) 的劇情描述人來人往的老舊旅館,每扇門後都藏著秘密,在理念不合的姊、弟經營之下,發生一連串意外,且演變成暗黑懸疑事件,成為搞笑版之飯店夜驚魂,且劇情驚悚、笑料不斷。此劇是高雄春天藝術節首度以療癒黑色喜劇為題材的節目,而去年在臺北藝術節廣受大眾迴響的演出之一,來自西班牙庫倫卡劇團的《安德魯與多莉妮》,就是看到弗洛茲劇團的演出,才創立面偶默劇形式的劇團且成功的進軍國際。

《天堂大酒店》創作於2008 年,主要由四位表演者以肢體默劇的方式呈現,演員們頭戴面具,且不斷切換了二十多種角色,從頭至尾無一句對白。在形式上,此劇融合了默劇、小丑、雜耍、音樂、舞蹈和戲劇手法,每位演員們都有深厚的表演功力與技巧,隱匿在面具下可男可女、可老可少,不管是跳舞雜耍或身體情緒的細微動作,樣樣都精湛傳神。在此劇中,導演展現無數精密的細節,例如:為了製造聲音的距離感,劇團不直接使用劇院的後台音響,特別帶了自己的小音箱,播放左側舞台漸行漸遠的汽車或摩托車聲;以大量痱子粉製造出漫天煙霧迷漫的矇矓感;道具機關使用與燈光氛圍的配合;還有窗簾花布色澤與老歌選擇的文化時代考究與意義等,再再地令觀眾感受到創作者深入的全盤。

此類型的節目,在本質上是非常的平易近人,因面具提供明確的角色與個性,演員的情緒可以藉肢體動作放大,造成另一種誇張的情感表現,無論是衝突暴力或表現親情等,都充滿想像與舞台張力,加上連貫性的劇情,讓各年齡層的觀者皆淺顯易懂。唯一稍顯不合宜的是,觀眾席中有些小孩,但劇情有多處驚悚的謀殺,雖沒有直接目睹,但仍滿殘酷的(也許當代兒童對於電腦遊戲的視覺暴力已司空見慣)。在台灣,我們很少見到內容極為優質又令人省思的黑色幽默諷刺喜劇,特別不譁眾取竉與不特意搞笑的演出,且在舞台元素中處處充滿驚喜與巧思。弗洛茲劇團可以風靡國際並啟發諸多藝術工作者以同樣形式風格創團,可以想見其表演魅力。

看完這齣戲給筆者一個很大的省思,一個團員人數如此精簡的非商業性藝術團體可以營運長達二十多年,且同時有幾齣戲將整年的世界巡迴排得滿檔,所以每部戲可以有足夠的製作經費以確保品質,且不僅回收成本,並保障全團人員的生活與工作,真是值得台灣借鏡!《天堂大酒店》在演出超過三百多場的千錘百鍊之下,在燈光、服裝、肢體、表演、音樂、舞台及道具機關等,都已經精確細緻、去蕪存菁了,希望未來我們可以常常見到如此精湛的藝文節目。

《天堂大酒店》

演出|弗洛茲劇團
時間|2014/04/20 14:30
地點|高雄市大東藝文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死亡」,是《天堂大酒店》刻意經營的意象。一切有關死亡的畫面,盡在酒店的門後。廚房之門,象徵死亡與殺戮;而父親遺照下的門,卻是陰陽之間的聯繫。門後的世界和發生的事情任憑觀眾詮釋與想像。(陳志豪)
4月
24
2014
慣以「黑色幽默」著稱的弗洛茲劇團,把人生當中的苦痛與驚駭以一則又一則戲謔的玩笑化解,旁觀他者的悲傷總是讓我們樂不可支,劇中人物因帶著面偶而喪失表情能力,卻將各種情緒內化在身體裡面。(郝妮爾)
4月
22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