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台灣新世代舞蹈輿圖《春鬥2014》
5月
16
2014
Yaangad.椏幹(雲門舞集2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7次瀏覽
樊香君(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生)

相較於雲一的演出,雲2的《春鬥》幾乎是我自2008年起必看的演出,原因無他,坐落在雲門體系下培養新世代編舞家的雲2《春鬥》,標榜創意、新世代,自2011年起在創作邀約上更完全過渡到鄭宗龍、布拉瑞揚、黃翊為主要編舞者,無疑是台灣新世代舞蹈輿圖上必要觀察的一塊。自2013(或2011)年起,《春鬥》的編舞者在各自舞作開始前,會先出場對觀眾講一段話,作為簡短的演前導聆,舞團做這樣的安排,推測其意,除了讓觀眾能有文宣文字以外更進一步的線索,似乎透過編舞家們分享在創作過程中的實驗與探索歷程,暗示雲2作為新世代編舞家成長場域的重要性質。在這樣的脈絡與理解下,觀看鄭宗龍的《杜連魁》、黃翊的《浮動的房間》、布拉瑞揚.帕格勒法的《Yaangad.椏幹》,可以看見他們都在自己所信仰的美學試煉之路上堅持且持續前進著。

身體語彙的探索與實驗:藝陣身體、斷裂的太極導引身體、細碎的身體,是鄭宗龍近期作品中(《在路上》、《一個藍色的地方》)可見習題,但這次的《杜連魁》似乎跳脫?暫別?或已完成找尋身體語彙的階段,身體在這裡成為編舞者運用為說故事的元素之一,其他劇場元素如服裝、道具、音樂、文本的選用,有別過去相對於身體的低調,均擔負起重要的意義傳達,如服裝有現代都市人的襯衫褲裝、類農村居民服飾、象徵超現實世界的鮮豔罩衫以及黑色長袍;道具則以類似野台看戲的長板凳,以及黑色布幕於下舞台處營造「這是一場戲」的隱喻;更不用說乘載明顯文化意義的音樂、旁白以及文本選用,各種舞台元素均顯示編舞者有意營造異質、混雜的感受與理解框架。在這樣的場域內,編舞者到底想要觀眾感受到甚麼?對我來說,如果去年《一個藍色的地方》是直接透過身體語彙的挖掘直搗內心幽微處,細看《杜連魁》,雖疊上一層層混雜、嬉鬧的動作、服裝、音樂等符號華衣,然而這樣的喧囂,其實是為真正的後勁鋪路,也就是舞作最後在紅色燈光下舞者們並排原地彈跳卻終須停止,彷彿心電圖的波動總有走入停止跳動的那一刻,這樣直白卻深刻的人生場景,而停止後各自需要面對的即是隨著幕落繼續爬行的靈魂深處濕黏的黑色的地方。

一直以來,黃翊令我激賞的除了是他對於自己所信仰美學的堅持,更是他挑戰未知的勇氣。2014年版《浮動的房間》雖是延續2010年版本的核心命題,關於人與人之間、關於孤獨,卻加入了黃翊於演前分享最近學習的電影畫面感於舞台呈現如何可能的實驗,實驗過程固然重要也頗具啟發性,然而無可避免實驗結果會進入被檢視階段。對我來說,就黃翊運用燈光切換場景的手法,所造成的平行、交織的人生場景或甚至破碎時間性在舞台上的實踐都頗具發展潛力。然而不解的是,相較於以往黃翊在任何細節上的深刻琢磨與細膩編織,在這次《浮動的房間》卻稍嫌浮躁,是否場景的快速切換影響了要說的故事以及如何說故事的方法呢? 我不知道。只知道在昏暗的燈光下、場景切換中、點到為止的線索、被上舞台用椅子撞擊作為打鬥音效卻與動作分離的幾次失誤點,造成抽離故事氛圍等種種因素下,我在浮動的房間裡浮躁了,也迷失了,不過也許這正是編舞家所期待的浮動?最後騷動的電話線以及孤獨的收場,也許意味著房間以外,無論如何的快速切換、如何的喧鬧躁動,都只是過眼雲煙,如大夢一場?在這一出一進之間,我試圖也彷彿感受到了,但我還是不知道。

呼應著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於演前說明即將告別雲2回到部落展開尋根之旅,《Yaangad.椏幹》[1]彷彿即是透過桑布伊的聲音與舞者的身體強化此決心與必要,單純卻真摯。舞者們身著象徵著冷漠都市的各式黑色服裝,散落舞台各處,重複著沒有太多裝飾性的動作,多是蜷曲、抽動、顫抖或如動物般爬行等,似乎繪出一幅現代都市病態叢林,當桑布伊的歌聲一出,必須承認當下的我被臣服了,尤其當他呢喃著族語彷彿祖靈的殷殷關切,其渲染力是大過肢體的。然而也許這也正是布拉的初衷,他曾於《藝想世界》的訪談提及[2],其實讓桑布伊的聲音、原住民的聲音被聽見才是作品出發點,甚至由歌聲引領舞者動作,而並非為了成就這支「舞蹈作品」。從這樣對於歌舞出發點的本意來看,也許布拉瑞揚已稍稍滑脫現當代舞蹈脈絡下舞蹈作為獨立藝術的軌道,而啟程進入部落尋根之旅,如同最後舞者們終於在歌聲引領下牽起手緩慢踏步。對我來說,布拉真正要開始的是在牽手之後的路途吧! 我期許著,也羨慕著。

明年的《春鬥》,我應該還是不會缺席吧,也期待台灣新世代舞蹈輿圖的各個島嶼版塊,持續碰撞、擠壓、震盪出更多想像的奇異景觀!

注釋

[1]卑南語「生命」。

[2]網路資料: www.youtube.com/watch?v=fHndGTs5eE8

《春鬥2014》

演出|雲門舞集2
時間|2014/04/17 19:30
地點|新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浮動的房間》是2010年版的全新改編,裡面濃郁的情感,完全壓抑在現代人相互陌生疏離,又相互寂寞依偎的氛圍內。黃翊尋求一種電影感去呈現舞蹈,果然場與場之間的溶接無痕,有如電影zoom in, zoom out鏡頭的效果。(葉根泉)
4月
21
2014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