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尋得的微光《賣火柴的小女孩》
4月
06
2016
賣火柴的小女孩(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8次瀏覽
林立雄(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班)

走進實驗劇場,熱鬧喧騰的音樂抓住了觀眾,部分的觀眾們隨著音樂搖著晃著。左上舞台,一名帶著高帽的樂師(由作曲家Frank Moon親自擔綱),用著口技(B-box)製造節奏、重拍,又輪流拿出吉他、小提琴、敲擊樂器等,和著活潑輕快的主旋律。舞台中間掛著大大、寫實的月亮,看起來是多麼好的夜晚,即便觀眾大概都能夠猜到,既然以《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作為創作重點,那麼一定是個相當沉鬱的悲劇吧?

一開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叫賣著,手持加長火柴棒的小女孩身上,像似古典芭蕾輕盈、優美的舞步,又似中國戲曲身段的「跳蹦子」,輕快、優雅搭配著碩大的月光,無不讓人感受到劇中夜晚的美好。女孩舞畢,點燈人登場,他運用長棍,和小女孩雜耍式的跳了一段雙人舞,舞蹈結束後,點燈人必須完成他的任務,於是他和小女孩買了一根火柴在這大雪寒夜中,他的登場給了小女孩在現實生活中一點微小的光芒。

在此之後,小女孩的遭遇果如預期中的每況愈下。在寒冷的天氣中,她遇到了和她搶生意的兩位賣火柴的男孩,因為競爭不過男孩們的張牙舞爪,女孩被脫去了鞋襪、搶去了剛才賺到的金幣(Fiorino),無奈她只能脫下手套穿在腳上,幾個段落中,穿插著衣著誇張、豪華的有錢人家——唐納魯瑪家族(The Donnarumma family),他們不只在衣著上表現誇張,高亢甚至嘈雜地演唱著簡單的字彙(我猜是節目單中字彙索引中的聖誕快樂、大鰻魚等食物),讓這有錢一家顯得滑稽、可笑。在整部作品的後半段,小女孩幾乎是被極盡所能的嘲弄、嘲笑,甚至追打、驅趕。

天氣的冷峻、飢餓不堪,小女孩見到了唐納魯瑪家族,以為自己能夠從有錢人的身上獲得協助,但事實上沒有,在被同業欺負後,小女孩向象徵街坊、各家的小房子佈景求救,燈只是一盞一盞的關閉,因為不得已,她又回頭尋求那群有錢人的求救,反覆幾次的叩門,卻不斷被羞辱。在大雪紛飛的夜晚,小女孩看見無法接近的美好,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便向唐納魯瑪家族的屋內丟了一根燃燒的火柴,試圖引起注意,又或發洩她已對這世界失望而產生惡意。最終,小女孩仍舊得不到半點協助,仍像過街老鼠一般,被追打、驅趕,最後她用來謀生的火柴甚至被唐納魯瑪家族的小女兒全數燒毀。行至絕境,無奈她只能回到她奶奶的墳前,在飢寒交迫的窘況中,她的精神開始渙散、游離,看見了、觸摸到了她最愛的奶奶,然後緩緩死去。

故事到這,《賣》這部作品(又或乾脆直接說是部「舞劇」),平鋪直敘不難理解,故事、情節、結構基本上也不脫安徒生童話,舞蹈雖然有不少巧思,如以長棍、火柴棒、打火機、大鰻魚、雞腿等道具發展出有趣的舞蹈動作,不過,舞蹈在《賣》這部作品中,在於協助敘事的進行、表現情感,而非炫技性的展現。在小女孩死去之後,特出的是,導演讓小女孩不只是死去,而是藉由她的奶奶(月亮奶奶Nonna Luna)的靈魂,帶著死去的小女孩,到月球生活,觀看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月亮奶奶反覆地唱著Nonna Luna,自己的名字,時而高亢時而低沉,她搬了亮晶晶的梯子讓小女孩登上月球,中間月球的牌子也因而翻轉為地球,轉換了一個新的視角。

在月球上,小女孩與太空人共舞,月亮奶奶則於一旁靜靜地織著毛線。小女孩換了一身的華美,相較於在地球時,那窮酸、簡陋,在月球上的一切如此美好、靜謐,月亮奶奶帶著現場的音樂演奏者走上舞台,玩弄著電子器材,電子器材因為觸摸的遠近而產生的聲音,讓整個舞台因為背景音樂與神奇的聲響,氛圍變得更加神秘。導演在寰寰的宇宙中,為這位悲劇的丹麥童話的女主角找尋光芒,即便小女孩仍舊死了,這一切的美好也只能在不同的時空。「宇宙」的想像,讓小女孩的死去不僅僅是悲劇,導演像是渴望告訴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這世界上無論如何,還是有自己能夠容身之處。即便,有些人的存在並非所謂的主流,甚至不合時宜。

在人心惶惶的當代社會,人們因為成見而產生了階級、恐懼、仇恨、不信任。但,在《賣》這部作品中,死去並不是沉重的符號,作品中將月球翻過另一面,給了小女孩一個不同的角度審看自己居住已久的地球,翠綠、湛藍仍舊美麗。編舞家、導演藉由小女孩死亡後的想像達成了對社會的關懷,讓《賣火柴的小女孩》得到了新的詮釋與解讀。最後,穿著華美的小女孩點燃了火柴,復吹熄了火柴,一切又歸於寧靜,月亮又重新高掛在舞台上,給了觀眾們一輪溫暖的光芒。在這一場演出的最後,演員們又舞了一段,並推出了牌子,上頭寫著:「謹以此舞獻給在天上的小燈泡,妳是被愛的。」扣住了時事,也在作品中看見了「別忘了在自己富足時,愛身旁的人」的含意,給了正恐懼、不安的社會一個大大的擁抱。

《賣火柴的小女孩》

演出|亞瑟‧皮塔(Arthur Pita)
時間|2016/4/1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相較於原本童話的好壞分明,劇中善惡對立的界線顯得稍微模糊,也正因悲喜交雜,讓人不知該喜該怒,或者其實既喜又怒。此般雙重性,使得喜怒善惡無以定調,反倒提升了人物厚度,也提升了該劇的戲劇層次。 (吳政翰)
4月
15
2016
芭蕾、踢踏舞、默劇等多重舞蹈元素,不造成整體呈現的雜亂,反而產生某種簡樸的風格──這些表演動作都不流於炫技式的狂飆,更清楚被表現的是藉由肢體去完成(另)一條敘事軸線,讓故事與肢體成為一體。(吳岳霖)
4月
11
2016
劇衝突和人物危機一路推疊,以上情節皆符合原著作,透過點燃火柴的夢幻想像與她饑寒交迫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刻同情,以及對社會的不滿。(蕭雅倫)
4月
10
2016
雙手穿梭於小提琴、西特琴、陶笛、人聲、現場錄音循環播放、與預錄音樂間。這些多處取材的形式風格,並未霸道的彼此制衡,讓整齣戲淪為破碎的什錦雜燴,反而如馬賽克鑲嵌般,各自恰如其分地成了工整結構中的驚喜點綴。 (白斐嵐)
4月
06
2016
小女孩不需要幻想;取而代之的是小女孩的反擊能力,在屢次冷得受不了而期待屋子裡換來一點溫暖的她,點燃火柴、打開窗戶、放進屋內。火燒房子的結果,扭曲的一家全跑出屋外,雖然小女孩討來了一頓打也失去了所有的火柴,但也換到三人在寒夜受凍的小小報復。(汪俊彥)
4月
06
2016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