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自己間《七》
4月
18
2016
七(陳藝堂 攝,小事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6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長久以來,在舞蹈學院、國高中、小舞蹈實驗班教育等一系列體制下,所謂科班出身的舞者,常令人擔憂的即是舞者身體主體與意識形態等問題。科班訓練標準化美學的身體,在台灣現代舞教育、表演、創作等發展的需求下,固然有其時代演進的必要性,也的確耕耘了、更追趕上國際上當代舞蹈的發展進程。不過,這一連串體制化的過程,隱含對身體的規訓與箝制,在近年某些創作議題中頻頻浮現,從「素人身體」找尋靈感便是一例。回過頭看這次的《七》,小事製作的主要表演者以及外邀表演者身上,往往不太會有這類關於舞者或表演者主體的擔憂出現,這裡的每位表演者也幾乎都是創作者,想當然爾,他們都很「做自己」。當這六位表演者(楊乃璇、林素蓮、蘇品文、黃懷德、劉彥成、張堅豪)碰上劇場導演王嘉明,的確令人默默期待,不過,第一次由王嘉明編導、小事製作加表演者的實驗性也是難免。

《七》的節目介紹提及王嘉明將「六位舞者視為六種聲部,他的工作則像是(指揮)交響樂」,舞者大約像是六線譜,只是落在上面的不是音符,而是各種標註動作質感、鬆緊勁力(effort)的符號。乍看真是令人好奇,王嘉明發展出了甚麼樣的舞蹈工作方法呢?

就音樂與舞蹈的關係而言,最常見也單純的狀況就是舞蹈依附著音樂工作,不代表成為音樂的附屬,編舞家若有意就舞蹈身體的編織上與音樂的呼吸、起落溝通,即有可能造就舞蹈強烈存在感、音樂與舞蹈對話的趣味性。另一種也常見的,則是音樂作為舞蹈情境的烘托,音樂類似一種氛圍的存在。但說真的,這兩種彷彿各以音樂或舞蹈為主的方法,不可說非黑即白,很多時候,是介於兩者間的擺盪產生更有滋味的觀看經驗。而在觀看演出,後輔以導演王嘉明在節目介紹上透露的「舞線譜」工作,彷彿是位於兩極端間偏向後者的作法,猜想是為了不讓舞者的內在韻律感在情境下(無論是合拍的動作或只是某種情境下的日常動作)脫離音樂太多,而有一個動作譜有跡可循。然而,觀看舞作後,想著這舞線譜工作法,彷彿在舞者身上發揮影響力或產生火花並不算太多。假設這不是一場以即興為前提的演出,導演也有舞線譜已將舞者動態與timing作了標註,但就現場的觀看經驗而言,各有特色的表演者們,彷彿只是以本能也就是原有的身體動態邏輯與風格回應著時間流動下的種種事件,他們相遇或分離,時而做做觀眾不陌生的自己,時而相聚。編導與表演者似乎未能在身體或表達上給出碰撞的新意,但更多的工作細節非觀眾能參與體會,眼前只浮現這冰山一角,更多可能也許將在未來繼續發酵。

所幸,表演者的聚合在王嘉明敏感的劇場眼光下,有時還是給出了某些印象深刻的畫面。好比,舞作一開始,場景深處彷彿日常,近處則類似內心小劇場,七個自己(Seven Selves)各自進入空間,彷彿七條平行時空,張堅豪默默立於近處(下舞台)背對觀眾,看著舞台空間上來來去去的另外六個自己;又好比,楊乃璇那歇斯底里無法停止卻又似乎樂在其中的顫抖,在黃懷德的溫情陪伴下的確有些不只通俗愛情的動人;蘇品文詭異曖昧的眼神望向張堅豪,兩人遊戲般小心翼翼的一起前進,卻從未觸碰彼此,蘇品文透露著熱情如火的慾望,飛撲、追趕,而張堅豪即便回應神情卻始終冷漠如冰。導演營造了幾個劇場畫面又不離音樂所給予的律動性,也許在這裡舞線譜發揮了作用。

就在上半場音樂與舞蹈飄渺關係間給出若有似無的畫面感,下半場王嘉明似乎直直轉了個大彎。就在表演者們狂笑得肝腸寸斷之後,舞台中心似乎有往日常場景(上舞台)移動的趨勢,表演者們開始操演著前述體制內的各類型舞蹈身體,芭蕾的程式化語言是一定不可少的,武術動作、傣族舞蹈動作、舞蹈考生必知的瑪莎葛蘭姆收縮與舒張技巧,操演之餘,發笑、吃東西、喝水樣樣來,不若上半場舞者們還有些嚴肅的在旁邊默默擦汗、喝水,下半場可說是邊吃、邊做、邊笑,大概像是對這些體制內規訓身體的嘲諷吧,但無論如何嘲笑,這都還好,也不算新鮮事了。最有意思的,其實是黃懷德享受在芭蕾世界的神情,以王子的語言急切地與正在喝水、吃東西的其他人溝通,他們只是莫名其妙地看著黃懷德,他卻依舊享受著每一個大跳、旋轉與外八奔跑甚至只是深蹲,雖然有時意志似乎也被動搖而發笑,但立即又回到芭蕾世界,乍看的確有些可笑。但其中規訓身體與主體身體之間的拉鋸,尤其援引的各類舞蹈身體與發起動作的舞者可能多少有些生命歷程上的相關性,於是,是否不是完全做自己就不是自己,何謂身體主體尚存大範圍的浮動空間。

這樣看來,上下半場似乎有個隱約貫穿的主題。王嘉明發明了一個用樂理工作舞蹈的方法,這方法想要導引的是甚麼,是表演者主體與音樂嗎?雖然就作品上半場看來似乎還在實驗階段,但若將下半場關於規訓身體與主體身體之間的諷刺與黃懷德的例子拉進來看來,舞作英文名稱Seven Selves的「自己」可能有些著落了,也就是說,《七》的上下半場似乎帶出了可長遠思考的是,對幾位富個人特色的表演者們來說「自己」究竟意味著什麼?或者,還能是什麼?

《七》

演出|小事製作
時間|2016/04/08 19: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開放式的空間裡,王嘉明所要表達的「對位法」更為清晰,觀者因為感官隨著場地同時放大,更能夠在演出同時察覺每個舞者的行為對照。(謝瑋秦)
11月
21
2016
物理學或解剖學只不過是眾多真實判準其中之一,在藝術中想要操縱任何讓身體服膺的想像皆為可能,然而問題也許是,從實存到想像,從劇場回到生活,我們到底在尋找什麼樣的真實? (陳代樾)
5月
09
2016
停頓的異常是舞台上刻意展示的日常,貝多芬的悠揚綿延的琴鍵聲代替了時間成為一天的生活節奏,王嘉明的編舞則成了一生活的框,其餘的,則是留給舞者們各自發揮的即興空間。(羅倩)
4月
28
2016
從觀看的角度來說,當全體舞者皆對周遭環境與自身如此敏銳時,同樣也能開啟觀者對感官的覺察;觀看不再只是為了攫取特定的意義,而是透過身體與舞者的共感,讓觀看本身,同時也進入「動」的狀態。(吳孟軒)
4月
25
2016
若將舞者每人視做一個聲部而非整體六人是一個聲部,六名舞者和鋼琴家(貝多芬),分別行走在自己的軌道上,在平行空間裡他們時而交錯、分離,因此每個個體都有其獨立的結構。(林采韻)
4月
13
2016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