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聲響、說唸的同/童唱《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12月
14
2017
彼得與狼在好萊塢(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1次瀏覽
吳政翰(特約評論人)

為了啟發兒童音樂興趣,二十世紀俄國作曲家普羅科菲夫(Sergei Prokofiev)寫下了交響曲《彼得與狼》。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美國知名製作公司GAS(Giants Are Small)以此作為基礎,加上了前情故事,融入了華格納、馬勒、艾爾加、普契尼、舒曼、葛利格等知名作曲家的旋律,改編成了《彼得與狼在好萊塢》(Peter and the Wolf in Hollywood)。此次,整套演出搬來台灣,由指揮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帶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繹曲目,搭配音效師傑森‧米爾斯(Jason Mills)的混音,加上由劇場演員洪健藏擔綱說書人一角,整體結合了影像、念白、現場演奏、預錄音效及即時擬音,將一則簡單的故事,以多聲道的手法串織成一本聲調鮮明且豐富多彩的立體有聲書。

整個劇情掌握了遊歷故事的基本架構,由現實進入了奇想,過程中遇見種種人物、突破重重關卡,走過黑暗之後,重見光明。主角彼得由俄羅斯出發,來到了洛杉磯,從一個原本純樸的家鄉,來到了一個充滿電影夢的境地,在背景設定上,就提供了不同社會氛圍的基礎。歷險的過程中,經過各式各樣的空間,包括了機場、車內、家中、房間、花園、池畔、路邊、樹上、片場、倉庫、機器人、大城市等,甚至是野狼的胃裡,加上故事中充滿動作敘述,透過影像呈現出一幅幅簡單生動、繽紛多元且流動不已的圖像。

伴隨著多采多姿、鮮明活潑的視覺景觀,交響樂團所演奏的曲目調性也變幻不斷,提供了輕快、愉悅、愜意、俏皮、溫馨、懸疑、刺激、奇幻、幽默等各種氛圍襯底,像是電影配樂般,強化了當下場景的戲劇張力。另外,單一樂器也大致揣摩了劇中各動物的聲音特色,例如弦樂演奏彼得、長笛演奏小鳥、法國號演奏野狼、單簧管演奏貓咪、低音管演奏爺爺、雙簧管演奏鴨子等,不僅有了將動物聲音形象化的樂趣,讓古典樂多了點親民的色彩,亦讓各角具有專屬的「主題」,增強了戲劇和音樂之間的連結。

除了樂團所提供的大片氛圍、角色主題之外,音效藝術師又以新製的樂器或簡易的日常道具,如鋼絲絨,手套等,模擬了圖畫場景中所發出的諸多聲響,更加準確、細微地表現出動作進行中各種層次的聲音質地,如人鞋走路、野狼嚎叫、鴨子逃跑、鳥隻拍翅、相機快門、鐵鍊拉動、貓踏草和爬樹等,不僅讓人一聽化腐朽為神奇的聲響魔法,也透過這樣的現場擬音,彷彿實地再現了一場電影後製過程,呼應了故事的好萊塢背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次演出為親子節目,觀眾群裡有不少小朋友,但說書人並沒有刻意童言童語、表演浮誇,而是相當平實地以其音質中低、音色單純的嗓音將故事娓娓道來,並以不慍不火的語調及簡約節制的肢體,揣摩著各角色迥異的口吻及情緒,精準地順著音樂的節奏起伏,帶領著台下不分老少的聽眾,一同安靜地進入故事的路徑。如此自然而沉穩的詮釋,將說書人的角色轉為故事與聽眾之間的中介,讓位給了影像和音樂,其清澈且誠懇的聲線,一方面給彩度斑斕的音樂添上了一點原色,與故事中極度展開的想像和拉出了對比,另一方面提供了全場活潑跳躍的調性一個可以著力的底盤,使得故事就算超現實而奔放,也不致於過度甜膩。

與台上同步「合奏」的,是台下充滿情緒、此起彼落的眾聲雜音,不論興奮、期待、雀躍、驚訝、害怕、失落,都忠實地呈現出了孩子們的即時反應。於是,台上有了現場樂團、即時擬音、說書念白等多重聲音的交響,台下有了大小朋友的立即迴響,兩兩齊放之下,串起了整個演出場地,音場從影像中、舞台上、舞台前,一直延伸繚繞到整個觀眾席,使得已然豐富的聲景更加立體且更有層次。更難能可貴的是,演出願意選擇相信觀眾也相信劇場,讓所謂的兒童劇場能再次看見最原初且純粹的敘事力量。

《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演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吉博‧瓦格(指揮)
時間|2017/12/07 19: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雖然這些樂曲大概都只呈現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但對於樂團來說仍然是具有挑戰性的。其情緒的轉換是需要樂團小心處理的。當晚北市交在首席指揮瓦格的帶領下,有著完整的演奏。樂曲中應有的氛圍、情緒,或是與畫面的配合,都處理得相當順暢。(武文堯)
12月
14
2017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