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共鳴與爆發《路吶》
12月
04
2019
路吶(布拉瑞揚舞團提供/版權、攝影拉風影像工作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4次瀏覽

楊智翔(高雄大學專任助理)


是誰在黑暗中指引我望向前方?成長於臺東、養成自臺北、餵養於世界,又回到臺東創作生產、將作品推向世界的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2014年於家鄉臺東創立「布拉瑞揚舞團」,成團將屆滿五週年之際,首演於2018年的作品《路吶LUNA》舞作終於回到家鄉演出,這一場彷彿「慶功宴」式的集體歡騰,直指一股信念足以將人帶向多麼遙遠/鄰近的,連自己也不認識的自己面前,開始對話。

藍光罩滿大地,月輕曳於天,一道刺目光線探出舞台,低鳴緩響。奇怪的是,聲音的包覆度不絕於台上,又不傳自兩側喇叭,許多人開始左右旋轉,在黯夜裡試圖探尋鳴聲傳來的方向,觀眾席四周陸續傾洩出飽滿又乾淨的鳴唱,相互羅織一股越發堅定的聲脈,此刻一人、兩人、四人,頭戴探照頭燈、模樣曖昧不明的舞者現身/聲,聲線隨著舞者游移席位四周忽遠忽近,好似層疊山巒那一道道起伏不定的稜線,最終朝向舞台登台群聚,這樣的山谷之音及各道光線飄移造成身體線條顯現的殘影,將劇場空間建構出飽含人、獸、草、神、靈,吸氣與吐起之間夾有陰冷霧氣、肅穆深邃的山林深處,將觀者帶往無以界定、無時間性、極具個人私密的封閉角落,開啟一段自我參照/觀照,辨認方向感的溯源旅途。很長一段時間,舞者的身軀呈現弓姿,雙手扶膝俯身不斷前行,敬畏、謙卑地好似向上坡行走的模樣。變換多種移動路線的過程裡,時而裂分多群各自移動、時而群聚魚貫斜走,引身動能來自不絕於耳的「身聲」,舞者所唱源自舞團向南投羅娜部落習得的布農族古謠,綿延不絕的合音膨脹了觀者身體所能認知的世界樣貌,化開這個世界之大的事實。

突然聲音湮滅,所有人縱列躺於地面,舞者高旻辰取下探照燈蹦起,開始在舞台延伸舒展四肢、翻跳狂舞,另一名舞者逼近,兩人逐步對峙、控制、擺弄、甩翻,迸發有別前段和緩、虔敬的慍怒氛圍,如此箝制的狀態令人產生「想歌不得出聲、想舞不得而動」的無可奈何之痛,懷想究竟是什麼力量足以誘引本能地脫離群體,展現自我?又是誰在自由的光彩背後,不斷地將他拉回體制之內?

失去了光、失去路徑、失去歌聲,信念該要如何實踐,如何還能驕傲地展演身軀?舞者王傑亮相,以慘白的姿態描述一段「獵人」打獵的經歷:「四個人/兩把槍/兩把刀/霧氣很重/路面很濕⋯⋯」,舞者許培根提出質疑:「大潤發那麼近,什麼肉都有,幹嘛一定要打獵?」,舞作自此來到高潮,兩人為「獵人存續/物種絕跡」何者較重要而爭辯,近似瘋癲、怵目驚心,答辯過程卻又不時令人莞爾。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而言,「何以為獵人」似乎比「獵殺的必要性」更需要先被探究,而獵人養成的關鍵便在於「如何和山林共處共生」,這樣的辯思正呼應《路吶LUNA》欲拋出的提問:你從哪裡來,想往哪裡走?我們不一定是獵人,足以感同身受身為獵人卻無法打獵的苦痛;但我們都是「一個人」,需要面對「何以為人/何以為我」釐清究竟自己是誰的困題。

2016年於同一場地演出的《阿棲睞Qaciljay》是舞團首度回到臺東演藝廳演出的節目,舞台上牽繫舞者的是從頭到尾彼此緊握不放的雙手,觀眾與舞者之間隔了一層曖昧不明的投影黑紗,票房並不樂觀。2019年二度回來演出的《路吶LUNA》舞者雙手不再緊握,牽繫彼此的「多部合音」掠過觀眾身旁,擁抱、關照,將觀眾的心凝聚得加倍緊密,滿場的觀眾正與舞團歡慶榮獲今年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榮耀,一如作品裡令人熱血、能量滿溢的「報戰功」(Malastapan)【1】,舞者訴說自己內心的同時,《路吶LUNA》也正分享著自己的英雄事蹟給家鄉的每一個人。

看不看得懂,始終是舞蹈作品如何親近觀眾的一道課題,如何將自身族群文化轉譯或融入成為現代舞蹈作品的素材更是不易,從《路吶LUNA》的經驗來看,編舞家及舞者向我們展現的力度來自「相信一件事的力量」,這股力量體現在舞台上即是真誠到足以撼動人心的純粹感動。這樣的感動/舞動無關「看不看得懂」,而是來自「有沒有在乎」、「相信不相信」自己心裡的聲音,有時候單純的相信,力量也可以很大。

舞作最後,舞者將頭燈戴上,回歸俯身姿態魚貫離場。他們將走向何方?開場吟唱的他們,是否正是從結尾的地方走來的呢?是誰在黑暗中指引我望向前方/走向遠方?無疑地,那個人就是自己。


註釋

1、據節目單所介紹,「報戰功」為布農族獵人們向族人報告戰功的儀式,是一首具有節奏性的呼喊而沒有音高的曲子。報戰功時,男子們以半蹲姿勢圍成圓形,女人則站在男子後面。唱法為每報一句功績,大家一起複誦一遍。歌詞內容因人而異,多以誇張的口氣敘述出草的地點、過程及獲得的戰利品。由於舞團舞者多無打獵經驗,創作即以「各人成長經歷與收穫」為內容來報告功績,此方式與「報戰功」精神相似,獲長老認同,作品即以此方向創作。

《路吶》

演出|布拉瑞揚舞團
時間|2019/11/16 19:30
地點|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結構畫面構成《路吶》核心畫面,除了最後一幕聚攏為三角形可見強烈的圖像之外,《路吶》像一群夜行動物,忽焉在前,忽焉在後,說著族語,全心全意「住」在他們的部落。(紀慧玲)
6月
22
2018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