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剪輯、再現後的限制《西元二○七○》
10月
05
2020
西元二○七○(盜火劇團提供/Jaomas Photo Studio 商業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93次瀏覽
藍舸方(臺中國家歌劇院舞監助理)

在龐大的時間流裡,在接連不斷的新興與破敗之後驀然回望,你期盼能倖存下來的那件事物,會是什麼?

《西元二○七○》起源於一場災難:1959年的八七水災,一場大水淹沒一切。那是彰化人的共同記憶(或從長輩口中反覆聽到的老故事),過去建立的全部皆毀滅,而故事從這裡開始,跨度超過百年,結束於2070年另一場淹沒所有的大洪水。這設定極易讓人聯想到《諾亞方舟》,當上帝看到人類的荒誕而決定降下洪水,讓一切重新開始之時,2070年的八卦山下,又因何導致大災難的來臨?在多達十九幕的戲劇當中,從對過去時光的緬懷、對漸漸消逝風景與技藝的珍視,慢慢跨度到現在與未來,生態問題開始浮現,如第十九幕〈洞〉中,將過去的繁榮轉化為牆壁中隱約的哭聲,人力造成的滄海桑田,也隱約帶出開場的預言、結局洪水的來臨。

或許因為工作坊的形式,每位學員關心、採集的故事方向各有偏重,每一幕故事中,有些段落被拆散成二至三幕,依整齣戲的先後時間序座落在前、中、後段,被拆散的故事約莫有六至七個,有的可從標題如〈永樂街I〉、〈永樂街II〉等等看出明確延續性,有些如〈埤頭鄉的回憶〉、〈埤頭退休生活〉中,藉由該幕故事主角口述的回憶中找到連結的線索,另外如〈民俗信仰〉、〈線上求籤〉當中,藉由相同的演員、兩幕故事中角色的相似性找到些許連結。在這幾個故事中,其處理手法帶來觀看過程的一些樂趣,例如發現人們長大後與過去產生的矛盾與詼諧,也能模糊明確的時間線,產生魔幻效果。無奈劇場本身仍得照著時間進行,雖能解讀成八卦山下本就同時進行著各式各樣的故事,在納入同齣劇時,難免產生一些消化不良、或者對角色感情淡薄的現象。此外,雖然收集的素材本身動人且有趣,但《西元二○七○》長達兩小時,多少也造成一種單純資訊的輸出感。

不過,這形式背後所隱含的問題,創作者顯然是有意識的。無論在戶外演出地點的選擇、表演中忽在觀眾席前、忽在席後的方式,以及嘗試融合播放影片與破框的演出、邀請故事中的真實人物軋一角等,都是相當用心與嘗試突破的安排。《西元二○七○》在社區紀錄這塊,團隊與受訪者之間恰如其分的融合與表現,有其美好的純粹自然流露,但劇場這一塊,或許是材料過多難以取捨、或許是設定的末日主題過於龐大,來不及在兩小時的劇中鋪陳與深化。現在的人們,對末日預言已不陌生,面對末日,人類該如何應對?如何自處?不同的觀點,或許是讓人更迫切渴望看到的。從紀錄跨度到未來的想像間,如設定五十年後〈未來百貨〉重新開幕的喬友百貨,與現實中喊出要使用AI智慧無人櫃檯即將開幕的喬友百貨,多少讓人有些混亂之感,劇中五十年後所展示的未來景觀,似乎許多也已是現在進行式,由於「五十年」的設定過程並不夠說服人,導致末日結局稍失力道。該如何引誘觀眾情感的投入,以及在戲劇結束後給予人們一拳重擊,或許是下一次的社區紀錄劇場中,會期待看到的層面。

《西元二○七○》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20/09/20 19:00
地點|彰化八卦山銀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後段的虛構無法聚焦議題,前面的回憶似乎記憶也跟著鬆脫。觀演到最後,我有點迷失不知道這齣戲確切想要處理與探問什麼?倒是鮮明著阿嬤現身的磚窯故事、燈籠師傅實際編織的畫面與演員手持的盞盞燈籠,兩者在扮演的虛構將踏實了真實,為湮滅的敘事找到了紀錄的意義。(黃馨儀)
9月
30
2020
以紀錄劇場形式進行關乎「未來」的想像,正如《西元二○七○》概念所言:「卦山下,齊聚十一組學員們真實的想像共同體」然,未來奠基於現在以及過往,土地上切身的經驗故事和過往記憶,似極劇中開頭末尾出現的象徵物件──《諸葛四郎》漫畫,它存在於不同場域中,橫跨過去、現在、未來。(陳麗君)
9月
30
2020
今年藝術祭添上一個新主題——未來冒險王,不難了解策展團隊所有規劃的藝術行動欲關懷的目標,是彰化的下一步與可能性。然而,是想要誰來冒險彰化的未來?誰的未來有冒險的空間與膽識?紀錄劇場《西元二O七O》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楊智翔)
9月
28
2020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