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焦慮——《江/雲.之/間》在留白補足或開放詮釋之間
4月
06
2021
江/雲.之/間(表演工作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66次瀏覽

陳正熙(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果陀是誰?」

世世代代《等待果陀》的人,也這樣不斷地問著,直接問了作者,作者回說:「如果我知道,我早就在劇本裡寫出來了」,是避重就輕,閃躲逃避,還是包容開放,不畫地自限(或限人)?不得而知,但,《等待果陀》因此成為恆久的提問,不懈的追索。

從1986年的首演,到之後的不斷重演,曾經〈暗戀〉的所有人,一定都在問:江濱柳和雲之凡自上海一別,到終於再見最後一面,這之間都各自經歷了什麼?

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故事,最為動人的部分,確實就在那段1948年至1990年之間的空白,短暫重逢時,「這些年天冷了,我一直穿在身上」、「結婚第二年就剪了」、「好大的上海⋯⋯小小的台北」、「我寫了好多信到上海」、「我大哥說: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我先生人很好。他真的很好」,景美、永和、天母、民生社區,這些充滿暗示性,卻又不落實人實事的線索,讓觀眾自己想像填補,感受那無法填補的遺憾,加上〈桃花源〉的對照互文,〈暗戀〉導演無法重現回憶的失落無助,兩個演員的疏離困惑,更反映出這群流亡台灣者的無奈,凸顯外在政治環境與個人生命情境的荒謬。

對於往後不同世代〈暗戀〉(《暗戀桃花源》)的閱讀者與演繹者來說,這段空白,成為一種思考的刺激與辯證的起點:解嚴開放,顛簸的民主化,兩岸關係冷熱交替,乃至於隨著選舉週期發作的認同爭議,成為如何理解江、雲兩人的生命歷程,重要的參考架構,也因此豐富了不同詮釋的可能。

這段空白,因此讓「江雲之間」,成為恆久的提問,想像的開端。如原創者賴聲川自己所說:「它(《暗戀桃花源》)為什麼能這麼長久?是不是因為它有點像是一個謎?」

2021年的現在,原創者卻決定親自且明確地回覆這個提問,解開這個謎,為我們填補上1948年到1990年之間的這段空白,讓我們真正知道、了解江濱柳和雲之凡。

為什麼?

表面上看來,《江/雲.之/間》是為了填補空白,讓兩人的故事更加完整豐富,但就只是這樣嗎?原創者為什麼不能讓大家繼續提問、嘗試解謎、填補自己的人生,想像出各自不同版本的「江雲之間」?

《暗戀桃花源》之所以成為台灣當代劇場的經典之作,除了「江雲之間」的空白之外,還因為賴聲川不僅準確掌握時代脈動,特定族群的生命情愫,更重要的,是透過〈桃花源〉與〈暗戀〉的互文,以批判性的角度審視有關族群、歷史、傳統的議題。

柯慶明認為賴準確地指出「明居世外『桃花源』;『暗戀』世上雲之凡—這就是劇中主角們的心靈上的終身隱痛與最終認同」;【1】劉紀蕙認為賴將劇中導演的懷鄉,視為一種疾病,「一種有難言之隱、無法觸摸的內在疾病,一種會痛的嘲諷,甚至是一種沒有感覺的笑話」;【2】沈曉茵說《暗》的舞台劇版本,提示「追想及美化過去所可能帶來的浪費及幻滅,提示忘卻及重新開始的必要及無奈」,電影版本則指出解嚴開放的政策,沒有化解身份認同問題,反而導致「族群間的緊張」,更「懷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有著欲言又止,又似乎無話可說的曖昧」。【3】

對我來說,這些研究者的論述,更加印證了保留「江雲之間」那段空白的必要:懷鄉的隱痛,認同的難言,幻滅的必然,語言的曖昧,和無可避免的緊張,都因為「留白」而有了豐富的辯證可能,也更能凸顯江濱柳、雲之凡、和他們同樣命運的人們,那真的放不下的顛沛流離之感。

這些可能,在《江/雲.之/間》》中,卻都消失不存。

在《江/雲.之/間》中,雲之凡不僅可以保有自己的感情秘密,還有個「剛好」出身「典型」本省家庭、愛好古典音樂、不顧父母反對,堅持與她成婚、全心愛護她的醫師丈夫,因此,妹妹雲之真就「應該」跟一路照顧雲家的裴大哥成婚,說是報恩可能太過,但不能說沒有這樣一點意思;太過浪漫、沈溺回憶的江濱柳,身邊「剛好」有個務實的好友老韓,和一路向前直衝的小姑,帶著他放下過去(夢中情人),娶「典型」的台灣婦女美如為妻,之後「意外」發現美如也有活潑一面,而意識到自己的虧欠,至於那終究放不下的浪漫,就交由同事蘇老師和她的先生王教授幫忙滿足;白色恐怖的歷史不能不提,但可以一筆帶過就好;兩岸分治的歷史事實,國共兩黨都要承擔部分責任;共同生命體的族群互動,可以在本外省混居的街市,霞海城隍廟、上揚唱片,和波麗路西餐廳、三六九、點心世界、青葉餐廳、銀翼餐廳、滷肉飯、德瑞餐廳的美食地圖中展現;明星咖啡、周夢蝶、哥倫比亞咖啡館、艾迪亞餐廳,乃至於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的歌曲和獨白,與「江雲之間」的戲劇主線關係更淡,卻恰當地妝點了幾分懷舊的氣息。

簡言之,《江/雲.之/間》就是一個讓以江濱柳和雲之凡為代表的「我們這一群人」(1949年前後來台的外省族群),在台灣的生命歷史更「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努力,是一個嘗試在族群與歷史的矛盾中,建構一個抗拒「政治正確」(台灣認同),卻同時既是「政治不正確」(中國認同)、又是「政治正確」(族群和諧共處)的敘事。

換一個說法:這就是一個確認「話語權」的表坊(官方)版本。

表坊(官方)版本當然不是唯一的版本,卻是具有份量的版本,對於未來要重製《暗戀桃花源》的創作者,《江/雲.之/間》必然成為重要的參照點,很難忽略無視,這是不是就代表著,對於江濱柳和雲之凡的生命故事,無需再有任何提問或想像?他們就能不再顛沛流離,而終於安身立命於此嗎?《暗戀桃花源》的大謎終於解開?那些難言、曖昧、緊張,都得以廓清化解?

我想這之所以編導賴聲川雖不否認《江/雲.之/間》和《暗戀桃花源》的密切關係,卻又希望前者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作品,試圖保留相互參照、但仍能各自發展的空間,問題是:可能嗎?或者,創作者真的希望如此嗎?

第一代雲之凡、此次也參與創作的丁乃竺,在節目單的〈時代的故事〉中寫:「《江/雲.之/間》說的故事就是我父母那一代的故事⋯⋯重現父母親那一代的勇敢、善良、犧牲與奉獻的精神」,因此這部作品是要:「向深愛我們的父母親,還有那即將被遺忘、被刪除的勇敢年代致敬」。【4】這段文字的關鍵在「那即將被遺忘、被刪除的勇敢年代」:被誰遺忘?為何遺忘?被誰刪除?為何刪除?

對我而言,這些問題才是《江/雲.之/間》真正的創作動機,但也正因為這些問題,暴露了《江/雲.之/間》真正的問題,無關選角(電影與舞台表演真的沒有差別嗎?)、無關表演(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為什麼都要摔在地上?)、無關舞台視覺(火柴盒?)、無關空間(雲之凡要走上平台、穿過半個舞台才終於離開病房?)、無關結構(最後那一段《暗戀》和「白色山茶花」是怎麼回事?),甚至無關胡德夫之「無關」(穿過台灣海峽,如何能吹得到「太平洋的風」?《橄欖樹》是鄉愁還是自由?),而是那放不下的認同焦慮,那被遺忘、被刪除的恐懼,那不被接納的空虛之感。

在台灣的戰後歷史中,這樣的焦慮、恐懼、空虛,並非特定族群所專有,在隱然對立的社會氛圍中,也很難落為言說,更常被對立雙方互指操弄,透過戲劇呈現,似乎比較安全,但因事關記憶,終究無法不著痕跡,記得的,不記得的,都鑿痕累累,處處隙縫,為免不可承受之重,只好選擇性記憶。

因此,記憶既不是盒子,也不是魚塘,而是劇中人創造出來自我安慰的美好。在〈暗戀〉(《暗戀桃花源》)中,曾經是多少世代人們的共同記憶,在《江/雲.之/間》,卻讓人不勝唏噓。


註釋

1、柯慶明:〈傳統、現代與本土:論當代劇作的文化認同〉,收於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2、劉紀蕙:〈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的展演〉,收於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1995年)。

3、沈曉茵:〈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份演繹〉,收於劉紀蕙編:《他城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4、《江/雲.之/間》節目單。

《江/雲.之/間》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21/04/0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導賴聲川在《暗戀桃花源》首演三十五年後,於2021年完成最新劇作《江/雲.之/間》,補齊了江濱柳與雲之凡在失散後重逢中間的留白。(陳麗君)
4月
12
2021
《江/雲.之/間》是自〈暗戀〉後對臺灣戰後歷史的補遺與溢出,在當代臺灣絲毫不減殘酷的政治現實下,賴聲川沒有選擇將所有情感投注於補遺,卻仍保留了溢出作為重寫時間、記憶、臺灣的溫柔;2021年國家兩廳院同樣展露了臺灣人文藝術的制高點,《江/雲.之/間》》製作了過去十年以及回望三十五年臺灣當代戲劇的一段補遺與溢出。補遺幫助我們重新整理歷史,而溢出則提供了臺灣想像一個更多元而共融的未來。(汪俊彥)
4月
06
2021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