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唱生與死,瑪麗亞的救贖傳奇——皮亞佐拉輕歌劇《被遺忘的瑪麗亞》
9月
23
2021
被遺忘的瑪麗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攝影陳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3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原本在街頭巷尾的酒館響起的探戈音樂,是市井小民、異鄉遊子的精神寄託,皮亞佐拉用探戈聲響敘事的核心,結合音樂與文學,讓庶民文化與精緻藝術產生關聯,進而將提升到古典音樂的殿堂。這是皮亞佐拉將藝術的公共性,回歸給社會的過程,他賦予聖母瑪麗亞更立體飽滿的生命,用音樂為民喉舌,安慰著每一個惴惴不安的迷失靈魂,這一切的來龍去脈該如何解釋呢?

María de Buenos Aires照字面上來看,應翻譯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麗亞》,是一部蘊藏宗教、文化、社會、藝術、生命等等多元隱喻的作品,暗指在西方本位主義視角的阿根廷,長期被邊緣化,影射了1960年代的光景。此時,連上帝都醉茫了,瑪麗亞的生命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各種矛盾與衝突。這樣的遭遇就像探戈的發源地拉博卡(La Boca),是繁華迷人布宜諾斯艾利斯都會區之外的邊緣區,那裡曾住著一群弱勢族群,多半為農民、工人、船員、異鄉人。然而那些窮苦勞動者與妓女們,經常聚集在妓院、咖啡館、酒吧,以吉他音樂為伴奏所跳的舞蹈,就是探戈。

今年適逢皮亞佐拉百年誕辰紀念,衛武營與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聯手共製,為音樂、舞蹈、文學、劇場的跨海、跨領域、跨文化合作,並將中文名稱定為《被遺忘的瑪麗亞》,試圖精簡傳達主人翁瑪麗亞的命運,直搗故事的核心。


  被遺忘的瑪麗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攝影陳建豪)

但這是一部難以定義作品,除了探戈音樂本身的複雜度,歌詞也帶有許多隱喻的意義,就連作品本身的形式也可以從各方面來解釋,雖被稱為「輕歌劇」(operetta; operita),但從字源來看,opera一詞最早指的是劇本(libretto),也就是以文字敘事為重心的藝術,opera也是opus的複數形式,1650年代就被定義為用音樂為背景的戲劇作品。根據《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的解釋,在1597年的佛羅倫斯同好會(Florentine Camerata)主張再現希臘戲劇的本質,【1】以文學為底蘊,音樂是為強化歌詞的抑揚頓挫而存在。到了1639 年,義大利文opera就是最早被定義為詩歌、舞蹈、音樂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因此《被遺忘的瑪麗亞》就是回歸了opera的原始意涵,也回望古希臘的公眾性的本質,更強調文學性的敘事。因此在四百年後,皮亞佐拉透過探戈,含英咀華費雷爾(Horacio Ferrer)的詩詞語韻,勾勒出細節豐富、立體飽滿的瑪麗亞的故事,讓音樂充滿彭巴草原「草根性」的聲響美學,昇華為救贖的傳奇,成就了一部經典之作。

這部作品的難以定義,就連皮亞佐拉本人也認為這就是一件作品(Obra),很像神劇,又像是清唱劇。【2】因此在劇中所出現的歌者與說書人,很少有直接的對話,譬如〈給女孩瑪麗亞的米隆加〉之中,雖是城裡的小無賴唱著對瑪麗亞的傾慕之心,但更像是各自表述內心情感與糾結。

因此在聽覺上,《被遺忘的瑪麗亞》是以探戈為土壤的音樂律動,使得內斂深沈與豪邁熱情得以並存在音樂裡,尤其在說書人與聲樂家身上,擔綱敘事的責任。整齣劇的靈魂人物就是說書人,康嘉鐸著實表現把費雷爾的詩詞韻味表現的淋漓盡致,每個抑揚頓挫都帶著深厚的哲思,費雷爾本身除了是一名詩人之外,也是播音員,他深諳每一個字裡行間的語韻美學,用文字的張力賦予瑪麗亞與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鮮活的生命力,就像是在夢幻與現實之間載浮載沉的靈魂之詩。康嘉鐸是學有專精的音樂學者,他精準而流暢的朗誦費雷爾的詩詞,在當下猶如一名「文俠」,不慍不火、沉穩深刻的向所有人口述瑪麗亞命運多舛且戲劇化的一生。

從發想、籌備、排練到演出,這一切都是全新的嘗試。其中很特別的是這場演出是以「一個製作、兩地執行」的方式進行,舞蹈家陳秋吟透過線上方式協同合作,在疫情的衝擊下,順利完成前期排練,固然稀釋了部份的實體能量,但也促使全體演出人員開始更積極的思考、更努力的溝通,要如何在不同的時空下共同打磨,完整呈現一部作品。

黎海寧的編導,呼應了皮亞佐拉的時代精神,她對藝術的真知灼見,將探戈賦予濃郁的文學內涵,用舞蹈表現在抽象的場景調度,使得探戈的韻律與現代舞蹈盤旋交纏,彷彿是用東方哲學的視野看待褪盡鉛華的滾滾紅塵,在雙人共舞的姿態,時為親密、時為仇慨的互動,既像是搏鬥,又像是挑逗,令人目眩神迷。就像是舞者們用身體勾勒出瑪麗亞複雜的內心世界,那種亦正亦邪、哀而不傷的情緒,拿捏的恰如其分,更富有超現實、唯美的詩意。


  被遺忘的瑪麗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攝影陳建豪)

的確,舞者用身體敘事,跨越了藝術的框架,闡述了瑪麗亞對生命的質疑,展現黎海寧獨特的敘事風格,也就是成熟細膩的場景調度,恪遵古典形式來實踐現代舞的維度,如同帶領觀眾進入一場擺盪於虛幻之間的魔幻寫實世界。

值得嘉許的是,舞者們除了要表現精湛的舞技,還必須擔綱朗誦者,足以見得舞者們的專業與用心。男生為老賊、眾精神分析師、三個石匠魔法師,女生為三個喝醉的木偶、老鴇、被揉捏的麵團。舞團的存在,無疑是回歸希臘悲劇的合唱團,在一旁擔任說書者,也是敘事者、旁觀者,有時也擔綱與劇中人對話的角色。

更令人欣喜的是,整部製作啟用了臺灣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包含舞台設計陳威光、服裝設計范懷之、燈光設計郭建豪,用極簡低調的黑白色系,捨棄燈紅酒綠的紙醉金迷,利用燈光色溫的反差細膩的表現瑪麗亞內心的矛盾,在服裝設計上也顛覆了瑪麗亞底層的、污穢不堪的形象,用潔白的色調代表瑪利亞善良的純淨之心,在單一的黑白色調中,更能帶領眾人看見瑪麗亞與這個世界的各種反差,延伸了眾人對世俗與神聖的想像,所有的視覺感官是回應,也是敘事,讓意涵、對比、陰鬱、隱喻在光影中流動,映照出社會集體在現實之中的矛盾與共存。

Circo樂團的專業演奏十分亮眼,是臺灣少數以班多鈕手風琴為特色的小型樂團,每位樂手都是業界的佼佼者,與指揮簡文彬的合作無間,使得「新探戈」(Nuevo Tango)所強調精湛的演奏技術得以徹底的發揮,增添許多複雜的技巧,透過音樂家的演繹,使得每件樂器皆能揮灑自如,就像是爵士樂團的演出,既擁有即興的獨奏空間,亦保有重奏的和諧性。

尤其是〈賦格與神秘〉」猶如每一位獨奏家同場飆戲,在古典嚴謹的形式中,融合了激情的探戈語彙,一次次的高潮起伏都像是催情激素,風情萬種。此外,〈破曉的探戈〉一開始由班多尼翁與鋼琴所奏出的第一主題,就充滿了落寞與奇幻的感覺,用音樂敘述瑪麗亞的影子躑躅於漫長的十字架之路;印象最深刻的是〈探戈似的快板〉,擔任演奏班多尼翁的李承宗,琴音是充滿靈巧與自信的,彷彿真的是受到精靈之託,急欲將受孕的奇蹟告知瑪麗亞的影子,並且引導大家為她找到受孕的種子。

兩位年輕聲樂家,女高音蔣啟真與男中音葉展毓首次與衛武營合作,在劇中挑大樑,表現可圈可點。葉展毓可謂演出能量大爆發,一人分飾多角,包括吟遊詩人、小無賴、老賊頭子、第一個分析師、那個星期日的聲音,從頭到尾表現皆四平八穩。蔣啟真也不遑多讓,足以見得她的用心揣摩。但筆者認為之所以會選擇蔣啟真飾演瑪麗亞,是希望用抒情女高音的明亮音色,將瑪麗亞在世俗的刻板印象昇華成為聖母的形象。最大的挑戰的除了遠距排練之外,探戈音樂與西班牙咬字對於聲樂家是高難度的任務,在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能收放自如,在聲音的整體呈現也要能面面俱到,而且擔綱演出瑪麗亞要能歌善舞。雖然在上半場有些部份略顯吃力,如〈我是瑪麗亞〉,似乎是受限於場地、音域、速度或其他因素,很多歌詞無法清晰的被聽見,某些狂野激情、高潮起伏的樂段其實還可以更到位,但進入到下半場就穩定很多,漸入佳境。

綜觀以上因素,《被遺忘的瑪麗亞》之所以能夠精彩,是透過音樂、舞蹈、文學、劇場完美的結合,且一次到位,梳理出錯綜複雜的意識形態,非僅劇情使然,是藉由文字刻劃瑪麗亞的各種形象。對於鑽研古典音樂技法多年的皮亞佐拉而言,探戈不僅是單純的大眾娛樂,更是傳遞意識形態的重要媒介,所以他用探戈冰火交融的異質性,產生多重感官美學,他用切分的節奏一再扣問命運、詰問上帝,進而救贖生命。瑪麗亞所誕下的耶穌,其實也代表瑪麗亞的重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也代表一個階段的結束。黎海寧舉重若輕的用非線性思維,彷彿呼應老莊思想的「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因此在開放式的結局中,帶來更多對於生命與信仰的省思。

總之,《被遺忘的瑪麗亞》是一部短小精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難以定義的作品,全長僅一小時半,卻蘊含豐富的元素、藝術的厚度、文學的深度。因此不論是在製作及現場的展演都是極具挑戰的,尤其對於東方人,實屬不易。整體來說這是成功的國內首演,也讓國人能在戲劇院現場欣賞皮亞佐拉的輕歌劇,見證了臺灣新生代藝術家的軟實力與製作單位的嚴謹,為今年中秋節連假增添些許幽微念想的同時,相信不論是現場或是線上觀賞,也對於所有困在疫情裡動彈不得的人們而言,無非是一則浴火重生的心靈寓言。

註釋

1、在16世紀晚期,由巴迪(Giovanni de' Bardi, 1534-1612)領導一群學者文人所成立的藝術討論會,成員包括詩人、音樂家等等知識份子,討論音樂與戲劇的發展趨勢,與歌劇藝術起源有直接關係。

2、吳毓庭,〈在新聲中新生淺談〉,《被遺忘的瑪麗亞》節目冊,18。

《被遺忘的瑪麗亞》

演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 共同製作
時間|2021/09/18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亦有線上直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人合作上的從容自信,讓人深感舒適愉悅。這使得觀眾在接下來長笛獨奏之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卡珊德拉夢之曲》(Cassandra's Dream Song)體會到什麼是嗆辣的反差。這首新繁複風格的樂曲,使獨奏家埋首於樂譜,如火如荼地跟作曲家進行跨時空對談,但無法理出頭緒的觀眾,礙於困在座位上無法逃脫,產生無法「讀懂」任何語彙的急躁:孩子扭頭窸窣、大人拾起手機。而普里米亞尼(Leanna Primiani)《未決,給短笛/長笛與電聲》(Uncertain for Piccolo/Flute and Elextronics )更是另一挑戰,相比齊賓《第一號音樂會快板》(Concert Allegro No. 1)有夥伴加持,句法銜接清晰、整體融洽合一的表現,《未決》預錄好的電子音樂隨著秒數播放,有別於真實樂器的互動,長笛家追趕拍點的吹奏不如先前悠閒,加上擴大機出來的聲響乾扁,長笛音色受之影響也漸漸少了靈活的光輝,顯得有些落寞。
3月
11
2024
在二人之間,周善祥的演奏尤其令人驚艷。他不帶一絲仿古風格,而以現代的句法演奏,彈起維也納古典主義的莫札特卻渾然天成。例如,在K. 305第二樂章變奏曲,他指尖下的音符及樂句連綿不止,色彩近乎浪漫主義;最後一首K. 526第二、三樂章則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共同線條之外拉出精巧旋律,再度展現他高超的多聲部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卡普松承襲著他招牌的溫暖音色以及濃情樂句,用有些過度深情的方式演奏,慢板樂章尤其;這雖在末兩首的K.481、K. 526有動人的情緒堆疊,但在E小調K. 304第二樂章則稍嫌濫情。此外,他也穿插嘗試質樸的古典風格,使用減少抖音、音色平實的奏法(如K. 380),這則顯示了他自由嘗試多樣方法、隨興而至的詮釋思維。
3月
04
2024
鋼琴合作家的彈性表現在不同的時機,即使面對同一首樂曲,當合作對象從聲樂轉為器樂、遇上不同音樂家各自的詮釋想法,大家對音樂的期待不同,造就了合作間的無數浪漫與挑戰。《漫遊歐陸》為長號與鋼琴之間的對話,除了瞥見銅管樂器與擊弦樂器如何協和共存,更展現了聽覺與氣息間的眉眉角角。
2月
08
2024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2月
06
2024
當眾樂器發出聲響的一瞬,舞台上的人們僅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將音樂發揮到最理想的狀態。《迴旋匈牙利》來自「黃俊文與好朋友們」,當中純擊樂與純絃樂的兩首室內樂曲帶給聽眾不同滿足,令人醉心於室內樂的美妙存在。
1月
24
2024
演奏會開頭以《夜深沉》拉開序幕,林瑞斌將京胡曲牌重新移植,編製為中音加鍵嗩吶獨奏與鋼琴搭配之版本。可以在曲間聽見傳統戲曲夜深沉中嶄露楚霸王項羽哀戚的經典樂句段落不斷重複,同時設置時不時閃爍的藍色舞臺燈光,帶入即將面臨亡國深沉的氛圍;伴奏鋼琴以爵士形式的編曲配置,透過更加當代的語彙結合東西方元素,以展現虞姬歌舞的情景,並給予本曲復古又優雅的面貌。
1月
23
2024
要說反田有一項當年賴以致勝、並不斷延續至今的技藝,我想是他「修辭」(rhetoric)的詮釋技巧。若說音樂是一種語言,那麼樂譜就像是一張充滿空白與間隙的講稿,等待著朗讀者/演奏者的想像、填補以及實現。
1月
12
2024
身為室內樂的一分子,除了能夠傳遞自身散發出的能量,更需要在專注且主動的聆聽下,誠懇接收搭擋的聲音與情感,並具備影響他人的能力,鼓舞彼此繼續在音樂裡前進。
1月
01
2024
但,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現象是,對於音樂組織性與形式本身的實驗創新,其程度在《一剎》中相當不穩定、甚至有一路縮減的趨勢
12月
27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