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歷史與個體生命之間《國姓爺之夢》
12月
22
2021
國姓爺之夢(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鄭雅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3次瀏覽

洪伊君(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


暌違七年後,三缺一劇團推出土地計畫的第二部曲《國姓爺之夢》。不同於首部曲的《蚵仔夜行軍》與《還魂記》,以明確故事反映當代臺灣社會議題,探討鄉土社會應如何在工業化帶來的生態、信仰等衝擊下置身自我、看待生命;這次的《國姓爺之夢》有了更大的企圖,時序上一路從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穿越明鄭、日本、國民政府遷台時期,至面對南洋移工與新住民的今日,呈現出臺灣四百年來多族群混雜的基底。現場的五位演員在時代情境的拼接下,靈活轉換角色,交替使用荷蘭語、西拉雅語、閩南語、日語、印尼語、國語等,直至劇末每位演員身上皆已覆疊多位不同族群、語言的角色,最後一場戲,演員們共聚在一張大餐桌旁,彼此談笑風生自然切換不同角色語境,語境的流動如風如浪,一波便是一個輕巧的翻身,在不斷翻躍中呈現這齣戲多元族群記憶並存的核心圖像。最後對觀眾拋出一個訊息:你我身上可能都留著一部分其他族群的血液。

我欣賞三缺一劇團處理臺灣歷史記憶的企圖,這確實是今日臺灣社會在摸索自身主體性時不可忽視的關鍵。這篇評論基於肯定此意圖的立場,並進一步討論,這齣戲以什麼手法處理臺灣歷史記憶,帶來什麼感受,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

面對四百年的巨幅歷史圖像,這齣戲的主要手法可分為二:一是以脫軌者身分窘境呈現時代變遷;二是將不同時代的角色附身於演員身上,以演員能量串接時代。脫軌者如荷蘭撤退仍堅持留臺苦等情人而終致悲劇的瑪麗亞;擁有日本認同並代表日軍至南洋雨林打仗、十餘年後歸臺卻在中華民國認同為主流的社會中格格不入的青年等,他們是時代縫隙的孤魂,理念、夢想與執著不變,然而原有的庇護與依據已瓦解,不復當初。觀眾就在這些變與不變交錯形成的輾痕中,體會到時代之輪的存在。


國姓爺之夢(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鄭雅文)

四百年的時代之輪相當巨大,然而演員以驚人的高能量流暢地推動了。每位演員身上都承載了多個時代的多位角色,由他們回憶、做夢、穿越、跳接,演員個人或集體的能量成為了時代快轉與拼接的動能,在繁複的時代剪接中,過往的角色偶爾短暫再現,致使劇末每一個演員的肉身皆已飽含、共存著紛雜的角色。

若與劇末給觀眾的訊息一起解讀,整齣戲對歷史的處理高度依賴於個體(角色的、演員的)的生命與肉身,將追尋放至個體的身分,而在個體的身分問題上又未拆解語言、體質和文化的層次殊異,導致這齣戲無可避免地走向虛弱無力的結尾,在大量的時代拼接下觀眾只能依靠演員肉身前行,雖有幾段脫軌者處境暗示著時代性,但最終時代有形的載體僅有演員的肉身,勉強附著,但又很容易切換、滑落,就連由人化為英雄、神祇的「國姓爺」也墜回肉身,進入選舉時間而失去其穩固。

整齣戲的立意是處理歷史,然而卻弔詭地帶出一種無歷史感。終場,我因看了一場精采飽滿的表演而滿足,但同時也因找不到自身與這齣戲、個人與集體連結的路徑而感到失落。歷史時間在場上只能肉身化、個體化,變幻無常,破碎而無從依附,如果消解歷史是這齣戲的立意,這齣戲確實給予觀眾這種消極的歷史感,由血液探詢更加深這種歷史僅能以肉身為證的荒誕。

但若是希望為觀眾搭建一座橋樑,連接歷史與現在、集體與個人,這齣戲則需要在肉身以外,尋找作為時代媒介的其他可能,尤其是場上的物質性存在。時代會在某些狀態下具形呈現,得以讓人保留、傳承、延續,由不同時代、族群、文化脈絡的人們疊加、翻轉意義,甚而摧毀,其具體的物質性將是關鍵的時代載體,能夠在與演員的肉身互動之間,開啟更豐富的有形與無形、變與不變的辯證,拓寬觀看歷史的可能性。而今場上有功能性轉變空間組成的木箱與桌子,有時而被賦予生命力的頭顱與花鹿偶,卻缺少在歷史洪流中用來錨定、承載文化多聲的核心之物。

《國姓爺之夢》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21/12/05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國姓爺之夢》也有相似的問題,雖然不過份集體感傷與療癒,但卻依然「政治正確」,揭露歷史,卻失去主體;探尋著失落的記憶,卻少了些歷史眼光——特別是最後一場,四百年來所有角色如同《最後的晚餐》同桌而食、相笑而語,並置也調解了所有的歷史恩怨。(黃馨儀)
12月
15
2021
雖然我認為這齣戲有其成功之處,但或許就像導演自己在臉書上的訪問片段所說,這齣戲的文本是從排練場上長起來的,編劇必須反覆修改劇本以配合演出。因此,⋯⋯當觀眾試圖梳理釐清整齣戲的骨架紋理時,卻發現段落之間的衝突矛盾⋯⋯(吳依屏)
12月
13
2021
《國姓爺之夢》建基在「『假如』這些角色真實存在」的雙重後設手法:讓假的劇場演出,演繹了假的角色生命故事,進而弄巧成真,讓劇場重新回歸其應有的敘事價值⋯⋯民族主義因此不再只是一種意識形態或政治運動,而是一種更複雜深刻的文化現象,或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丁家偉)
12月
13
2021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